A.双侧踝部,大隐静脉 B.双侧足背静脉 C.双侧股静脉 D.双上肢大静脉 E.颈内静脉
A.丙泊酚 B.芬太尼 C.舒芬太尼 D.氯胺酮 E.依托咪酯
A.洛美芬 B.纳曲酮 C.美沙酮 D.哌替啶 E.纳洛酮
A.长期静脉滴注葡萄糖 B.幽门梗阻 C.急性阑尾炎 D.食管梗阻 E.弥漫性腹膜炎
A.连续性方程B.泊肃叶方程C.伯努利方程D.牛顿粘滞定律方程E.以上都可以
A.12次/分左右 B.12~16次/分 C.16~25次/分 D.25~30次/分 E.30~50次/分
A.交感神经阻滞平面 B.温觉阻滞平面 C.痛觉神经阻滞平面 D.运动神经阻滞平面 E.压力感觉神经阻滞平面
A.氟烷 B.安氟烷 C.异氟烷 D.七氟烷 E.地氟烷
A.氯胺酮 B.咪达唑仑 C.丙泊酚 D.地氟烷 E.七氟烷
A.细胞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A.反复行气管内吸引 B.静注维生素K C.使用止血剂 D.补充鱼精蛋白 E.复查ACT
A.来回吸收密闭式装置 B.半密闭式装置 C.循环吸收密闭式装置 D.简单活瓣装置 E.开放式和无活瓣装置
A.2/3 B.1/2 C.3/4 D.1/3 E.2/5
A.症状为出生后无规律性自主呼吸 B.Apgar评分包括心率、呼吸、肌张力、神经反射、皮肤色泽5项指标 C.7~10分为正常,4~6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D.1分钟评分表示窒息程度,5分钟评分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E.1分钟评分差时,立即开始复苏
A.Na B.K C.尿素 D.葡萄糖 E.白蛋白
A.虽脊柱侧弯畸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小儿 B.气管内全麻为首选麻醉方法 C.为防止术中脊髓损伤,有时需做术中唤醒试验 D.术中出血较少 E.手术有损伤胸膜造成气胸的危险
A.肺 B.肾上腺皮质 C.肾上腺髓质 D.肾 E.肝
A.颜面、肢端、肌肉微小抽搐 B.心悸、眩晕、多语或嗜睡 C.红疹、瘙痒、起泡 D.寒战、气短 E.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A.>15kg小儿,可用成人麻醉机作闭式麻醉 B.术中应做血气分析,防止呼吸性酸中毒 C.体重<10kg,可用MaplesonD呼吸装置 D.呼吸机螺纹管可与大人通用 E.小儿应作控制呼吸,不宜存在自主呼吸
A.为防止患者紧张,强调镇静剂的使用 B.麻醉前常规应用阿托品 C.通常需用麻醉性镇痛药 D.常规禁水 E.麻醉前用药以肌注或静注为宜
A.可使左右总支气管的通气暂隔开 B.可仅用健侧管长时间施行麻醉和通气 C.可随时分别吸除其中的分泌物 D.可按需将患侧管敞开以引出肺内分泌物 E.可按需对两侧肺进行不同方式通气
A.鼻前庭 B.下鼻道 C.中鼻道 D.鼻咽部 E.鼻后孔
A.低温 B.控制血糖 C.巴比妥类药 D.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 E.兴奋性氨基酸
A.麻醉过深 B.喉痉挛 C.麻醉过浅 D.下颌松弛 E.舌后坠
A.11%~12% B.3%~4% C.5%~6% D.7%~8% E.9%~10%
A.常温手术室内 B.常温手术室外 C.低温4~8℃水浴中 D.低温4~6℃水箱内 E.以上都不是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Ⅴ型变态反应
A.发绀 B.嗜睡 C.苍白 D.抽搐 E.心动过速
A.颈深丛阻滞 B.臂丛肌间沟阻滞 C.臂丛腋路阻滞 D.臂丛锁骨上阻滞 E.以上均不是
A.夹尾 B.切皮 C.翻正反射 D.电刺激皮肤 E.意识
A.血流速度 B.红细胞比容 C.血浆粘度 D.营养毛细血管内径 E.血液pH
A.利尿药首选甘露醇 B.速尿与甘露醇合用可起协同作用 C.过度通气,维持PaC020~25mmHg D.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E.应用硫喷妥钠、依托咪酯等脑血管收缩药
A.热 B.水 C.碳酸钙 D.酸性物质 E.与氧化亚氮接触产生有毒物质
A.分泌胆汁 B.凝血功能 C.解毒功能 D.吞噬和免疫作用 E.以上都对
A.摆动呼吸 B.成串呼吸 C.反常呼吸 D.失调呼吸 E.长吸呼吸
A.颅内手术 B.体外循环 C.低温麻醉 D.控制性低血压 E.判断神经通路传导的完整性
A.ID3.5或4.0不带气囊导管 B.ID2.5不带气囊导管 C.ID5.0带气囊导管 D.ID5.0不带气囊导管 E.以上均不正确
A.C3 B.L1 C.L3 D.T6 E.T10
A.放囊内液速度宜慢 B.后负荷突然减低可至血压骤降、心率增快 C.右心回心血量下降 D.搬出肿瘤后应作腹部加压 E.右心回心血量增加
A.10~20mmHg B.20~25mmHg C.25~80mmHg D.40~100mmHg E.80~120mmHg
A.心室肌 B.房室交界 C.浦肯野纤维 D.房室结 E.窦房结
A.尿素及肌酐的清除率比体外血液透析低 B.腹膜透析对磷的清除比血液透析差 C.腹膜透析更适于血管功能不稳定者 D.腹膜透析可增加住院病人肺不张的倾向 E.曾经有腹部外科手术者不宜做腹膜透析
A.表面麻醉下清醒气管插管 B.表面麻醉下清醒支气管插管 C.快速诱导气管插管 D.快速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 E.快速诱导右侧支气管插管
A.卡托普利 B.酚妥拉明 C.乌拉地尔 D.可乐定 E.普萘洛尔
A.琥珀胆碱前应先用小量非去极化肌松药 B.麻醉深度不够 C.琥珀胆碱的首次剂量偏小 D.恶性高热 E.用吸入诱导
A.严重过敏反应 B.全身性紫癜 C.荨麻疹 D.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加 B.促进糖原分解、血糖升高 C.血流重分布 D.儿茶酚胺增多 E.支气管扩张
A.既有免疫原性,也有反应性 B.有免疫原性,但无反应性 C.既无免疫原性,也无反应性 D.有反应性,但无免疫原性 E.大多数为蛋白质
A.凝血功能不良 B.高血压 C.脑血栓 D.休克 E.糖尿病
A.保持不变 B.略有升高 C.显著升高 D.略有降低 E.显著降低
A.50~60min B.20~30min C.30~40min D.10~20min E.5~10min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A.静注芬太尼0.1mg B.静注利多卡因100mf C.表面麻醉 D.吸入1.0MAC恩氟烷 E.静注丙泊酚
A.异氟烷 B.恩氟烷 C.丙泊酚 D.氯胺酮 E.以上都可以
A.0.2% B.0.8% C.2% D.2.2% E.2.5%
A.μ型 B.α型 C.σ型 D.δ型 E.κ型
A.机械死腔 B.解剖死腔 C.生理死腔 D.肺泡死腔 E.以上均不是
A.主要表现是产妇在仰卧位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伴头晕、恶心、胸闷、出冷汗、打哈欠、脉率加快、面色苍白等 B.一般在妊娠28周之后,特别是32~36周时最容易发作 C.一般只在麻醉后出现 D.预防方法为采用左侧倾斜30°体位 E.预防性扩容也可防治
A.颈交感神经 B.颈迷走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喉返神经
A.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B.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血压 C.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 D.可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参考指标 E.其正常值变动范围为4~12mmHg
A.功能余气量下降 B.静息通气量的增加与体重及体表面积无关 C.存在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频率增加,肺活量下降 E.补呼气量下降
A.胸部听诊 B.鼻孔气流听诊 C.螺纹管听诊 D.食管听诊 E.腹部听诊
A.增加心率可减少返流而增加心输出量 B.减慢心率可减少返流增加心输出量 C.最常发生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D.LVEDV明显增加EF明显下降 E.麻醉中应增加循环阻力,减少返流
A.每昼夜不足50ml B.每昼夜不足100ml C.每昼夜不足250ml D.每昼夜不足150ml E.每昼夜不足200ml
A.与呼吸器官将气体吸入体内 B.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 C.在细胞内部的呼吸 D.气体在血液内的传递 E.在体内发生的呼吸
A.增加 B.减少 C.正常 D.高钾 E.高钠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机体失水过多 D.循环血量增加 E.大出血
A.吸入纯氧 B.避免上侧肺受压 C.保证下侧肺通气良好 D.气道压不宜过低 E.过度通气
A.螺纹管 B.Y接头 C.呼吸机风箱 D.二氧化碳吸收罐 E.贮气囊
A.吸入异氟烷 B.静注芬太尼 C.增加硝普钠输注速度 D.加用六甲溴铵 E.加用拉贝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