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痉挛型 B.强直型 C.不随意运动型 D.共济失调型 E.肌张力低下型
A.30% B.40% C.50% D.60% E.70%
A.八诊八纲 B.四诊四纲 C.四诊八纲 D.八诊四纲 E.辨证施治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皮层 D.颞叶皮层 E.岛叶皮层
A.左侧多于右侧 B.女性多于男性 C.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受限 D.三角肌可有轻度萎缩 E.多见于青少年
A.视感知发育 B.听感知发育 C.味觉和嗅觉发育 D.直觉发育 E.皮肤感觉的发育
A.倾听 B.解释 C.鼓励 D.保证 E.指导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舌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A.小脑或脑干内传导病变 B.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C.锥体外系病变 D.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E.脊髓病变
A.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 B.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 C.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D.预防各种致残因素 E.康复医疗
A.腹胀 B.呃逆 C.肛门排气过多 D.呼吸加快 E.以上均对
A.主要用于意识障碍的评定 B.言语不通、聋哑人、精神病人等使用受限制 C.量表最高分15分,最低分3分 D.评分为3~6分说明患者预后差 E.量表也可用于判断昏迷前的意识障碍
A.手术 B.控制疼痛 C.休息 D.减轻炎症 E.恢复肩的正常活动
A.直拳 B.全拳 C.半握拳 D.勾拳 E.握玻璃杯状
A.术后第二天开始在矫形器保护下伸IP关节 B.在MP、PIP关节屈曲位轻柔地进行DIP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 C.在MP屈曲位,被动完全伸直PIP关节 D.在MP屈曲90度位,被动屈伸IP关节 E.3周时调整矫形器维持腕关节0度,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
A.旋磁场对急性扭伤优于贴磁片 B.年老体弱者从弱剂量开始 C.勿使手机靠近磁场 D.磁疗疗程依病情决定 E.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可做磁疗
A.其治疗原则是以非手术为主,减轻疼痛恢复活动度及生活和劳动能力 B.急性期患者宜卧床休息防止炎症加剧 C.腰围固定制动期间要做一定强度的腰腹部肌力训练 D.非甾体类药物、肌松剂及神经营养药是腰痛常用的药物 E.牵引治疗作用于重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用疗效显著
A.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B.阳性支持反应 C.Moro反射 D.卧位平衡反应 E.迷路反射
A.疗效差,病程长 B.恢复慢,预后差 C.致残率高,病情波动大 D.并发症多,易出现连锁反应 E.不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A.C6 B.L4 C.C8~T1 D.C7 E.L2
A.痉挛 B.神经衰弱 C.炎症性疾病 D.肌肉萎缩 E.斜颈
A.深静脉栓塞 B.脊髓痛 C.肩手综合征 D.尿潴留 E.大便困难
A.尽量一期修复全部肌腱 B.指浅屈肌腱争取一期修复,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二期修复 C.指深屈肌腱争取一期修复,指浅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二期修复 D.指浅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一期修复,指深屈肌腱切除一段,使其避开腕管 E.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一期修复,指浅屈肌腱切除一段,使其避开腕管
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A.脊髓背角 B.脊神经节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交感神经节 E.副交感神经节
A.改进适应不良的行为,减少对保健的利用 B.简化药物表 C.降低疼痛水平,使患者能增强功能 D.建立患者能自己应用的新的治疗疼痛技巧 E.减少痛苦,改进对付的技巧
A.血液透析 B.感染 C.肘部的一次直接打击 D.静脉内给药的误用 E.肘部直接受压的重复小创伤
A.旋前圆肌 B.背阔肌 C.肱三头肌 D.尺侧腕屈肌 E.斜方肌
A.交感神经阻滞术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B.该注射方法可用于不确定的局部皮肤感染、关节病变 C.损伤局部反复注射会引起色素沉着、皮下组织萎缩 D.反复关节腔内注射不会引起局部关节炎 E.1年不超过5~6次关节注射不会引起关节负重障碍
A.1.5~2.0w/cm2 B.1.0~1.5w/cm2 C.0.5~0.7w/cm2 D.0.8~1.0w/cm2 E.2.0~2.5w/cm2
A.正常 B.优 C.良 D.中 E.差
A.移动法 B.接触法 C.水下法 D.连续法 E.水袋法
A.X线平片 B.CT检查 C.MRI检查 D.肌电图检查 E.神经反射检查
A.音频或超声波治疗 B.低、中频电刺激 C.超短波、低频率磁场 D.紫外线治疗 E.温热疗法
A.括约肌肌电图用于检测尿道外括约肌功能 B.正常排尿周期中,膀胱充盈时尿道外括约肌呈现持续性肌电活动,排尿时肌电活动突然停止,排尿完毕肌电活动重新恢复 C.逼尿肌收缩时,括约肌肌电活动同步增强,称为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D.膀胱充盈过程中,括约肌肌电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出现不自主性漏尿 E.以上均对
A.颈部肌力训练 B.环臂站立位 C.五点支撑法 D.全身性休克 E.俯卧撑运动
A.理解能力 B.表达能力 C.复述能力 D.命名能力 E.阅读能力
A.幼儿 B.体质虚弱 C.老人 D.心脏起博器 E.高血压患者
A.Broca氏失语症 B.传导性失语症 C.Wernicke氏失语症 D.语法性失语症 E.意义性失语症
A.肺活量 B.FEV1 C.功能残气量 D.吸气量 E.潮气量
A.改善记忆能力 B.改善口语能力 C.改善阅读能力 D.改善书写能力 E.以上都不是
A.F波 B.M波 C.H波 D.F波 E.P波
A.固定型步行器 B.交互型步行器 C.前方有轮型步行器 D.单侧步行器 E.腋窝支持型步行器
A.MRI B.CT C.头颅X光片 D.经颅多普勒 E.SPECT
A.深腱反射增高、感觉正常、肌张力正常 B.深腱反射增高、感觉低下、肌张力降低 C.深腱反射减弱、感觉低下、肌张力降低 D.深腱反射减弱、感觉正常、肌张力降低 E.深腱反射减弱、感觉正常、肌张力增高
A.感染 B.下肢深静脉栓塞 C.腓总神经损伤 D.关节不稳 E.假体松动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E.90%~100%
A.肌肉萎缩 B.肌力下降 C.肌肉体积减小 D.肌肉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下降 E.肌肉蛋白质的合成速率增高
A.学习好应用知识的能力 B.交流能力 C.个体的活动能力 D.家庭生活的能力 E.生活自理能力
A.出生时即有,终生存在的反射 B.出生后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C.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 D.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存在的病理反射 E.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
A.浅反射 B.深反射 C.病理反射 D.心理反射 E.以上均不属于
A.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B.较高的时间分辨率 C.无辐射损伤 D.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 E.以上全部
A.反射活动 B.动作电位 C.神经传导 D.肌肉收缩 E.腺体分泌
A.肘关节挛缩 B.肩关节周围炎 C.坠积性肺炎 D.尿路结石 E.病理性骨折
A.脊髓水平 B.中脑水平 C.脑干水平 D.大脑皮质水平 E.间脑水平
A.以骨折、身高变矮、驼背和疼痛为主 B.常见于脊柱、髋部和桡尺骨远端 C.由于骨强度下降,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 D.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较小 E.骨折愈合缓慢
A.降低肌肉张力,缓解痉挛 B.提高感觉神经的兴奋性 C.小剂量时非热效应明显 D.大剂量能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 E.超短波作用深度深于短波
A.残肢 B.接受腔 C.联接部件 D.人造关节 E.仿真假手或假脚
A.组胺 B.5-羟色胺 C.吗啡 D.缓激肽 E.乙酰胆碱
A.防止肌肉萎缩 B.促进血液、淋巴回流 C.促进血肿及渗出物吸收 D.会增加骨折处的应力刺激,促进骨痂形成 E.早期不适合开展
A.股四头肌静力性抗阻练习 B.干扰电膝关节対置治疗 C.为保证休息,完全制动 D.施关节松动术 E.低频脉冲电疗
A.观察患者内在的特征 B.完全反映患者丰富多彩的心理 C.反映的只是个性行为的一个片段 D.解释过去的所有的心理和行为 E.将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A.频率1.63MHz B.频率27.12MHz C.频率2450MHz D.频率37.5GHz E.频率915MHz
A.理解复杂和抽象的信息 B.基本生理需要的理解 C.生活实际需要的理解 D.复杂抽象的观念的表达 E.基本生理需要的表达
A.相当于最高心率的80%以上 B.相当于最高心率的70% C.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 D.相当于最高心率的50% E.相当于最高心率的40%
A.肌肉张力降低 B.痉挛 C.铅管样强直 D.去大脑强直 E.肌束震颤
A.物理治疗师 B.作业治疗师 C.康复医师 D.运动医学医师 E.神经内科医师
A.间脑、中脑 B.中脑、脑桥 C.脑桥、延髓 D.间脑、脑桥 E.间脑、脑桥、延髓
A.近治 B.长治 C.外治 D.正治 E.大治
A.焦虑症 B.焦虑反应 C.焦虑状态 D.焦虑综合症 E.躯体性焦虑
A.会话和自发性言语 B.听觉理解 C.构音功能评定 D.书面语言理解 E.双语检查
A.扭伤 B.挫伤 C.挤压伤 D.撕裂 E.断裂伤
A.紫外线治疗 B.直流电治疗 C.超短波治疗 D.红外线治疗 E.超声波疗法
A.改善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功能 B.改善糖和脂肪代谢 C.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D.改善心理状态 E.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A.健全人 B.伤病员 C.残疾人 D.亚健康人 E.老年人
A.社会、经济支持 B.文化背景 C.康复护具 D.家人的支持 E.建筑环境
A.脊柱 B.髋部 C.前臂 D.肋骨 E.锁骨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面神经 E.三叉神经
A.患者的康复愿望和期望值 B.评价患者的客观病情并与其主观愿望进行对比 C.鉴别和治疗任何可以治愈的病损 D.确定康复治疗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康复器材,根据需要进行环境改造 E.设立与康复目标一致的训练进程
A.非治疗部位注意保暖,防止受冻 B.防止因过冷发生皮肤冰灼伤和冻伤、红肿疼痛、甚至水泡、坏死 C.皮肤出现潮红、痒、荨麻疹、血压下降、虚脱时,立即终止治疗。 D.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对寒冷过敏者禁用 E.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患者慎用
A.增加运动技巧 B.降低肌痉挛 C.改善关节活动度 D.增强肌肉力量 E.增加肌肉耐力
A.长期卧床可减少胃液分泌 B.胃内食物排空的速率减慢 C.食欲下降 D.胃肠蠕动减弱 E.容易造成便秘
A.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等症状 B.有客观证据显示椎间盘突出是疼痛的原因 C.纤维环完整 D.椎间盘高度<70%正常椎间盘高度 E.经其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
A.关节角度 B.年龄和性别 C.体重 D.心理因素 E.肌肉的收缩方式
A.指鼻试验 B.轮替试验 C.握拳试验 D.跟膝胫试验 E.拍地试验
A.压抑 B.失眠 C.悲观失望 D.食欲下降 E.性欲减低
A.感应电疗法 B.音乐疗法 C.功能性电刺激法 D.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E.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A.消除重力 B.神经促进促进技术 C.离心、向心和等长收缩 D.肌电生物反馈 E.功能性电刺激
A.痉挛 B.疼痛 C.感觉缺失 D.抑郁 E.焦虑
A.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B.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C.有睡眠-觉醒周期 D.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E.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A.外侧裂周失语 B.非流畅性失语 C.流畅性失语 D.皮质下失语 E.运动性失语
A.减轻疼痛的作业 B.增强肌力的作业 C.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 D.增强协调能力的作业 E.改善整体功能的作业
A.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 B.在2秒内将气体快速呼出 C.增加呼气时的阻力 D.防止支气管和小支气管过早塌陷 E.可有助于减少肺内残气量
A.听觉系统 B.视觉系统 C.本体感觉系统 D.前庭系统 E.高级中枢对平衡的整合能力
A.发音器官神经反射 B.发音器官的感觉功能 C.发音器官的运动功能 D.言语功能 E.认知功能
A.局部组织持续受压 B.营养不良 C.神经麻痹 D.皮肤卫生差 E.败血症
A.肩胛下肌 B.胸大肌 C.背阔肌 D.大圆肌 E.小圆肌
A.强力过伸或过屈引起疼痛 B.单腿下蹲试验阳性 C.关节间隙压痛 D.抽屉试验阳性 E.麦氏(McMurray)试验阳性
A.尿频 B.尿急 C.尿失禁 D.尿潴留 E.尿痛
A.上、下肢肌力 B.关节活动度 C.步态 D.手术肢体的长度 E.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