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应进行综合性康复 B.重点是改善患者生活自理和参加休闲活动的能力 C.应充分发挥患者剩余的功能 D.因人而异,按需康复 E.以改善患者记忆力为目标
A.滑膜或软骨损伤 B.积血或积液 C.关节炎或畸形 D.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粘连 E.肌肉迟缓性麻痹
A.肩关节 B.膝关节 C.髋关节 D.肘关节 E.腕关节
A.ADL活动 B.缝纫 C.矫形器制作 D.折纸 E.下棋
A.缺血性溃疡 B.缺氧性溃疡 C.压力性溃疡 D.营养不良性溃疡 E.维生素缺乏性溃疡
A.抽搐 B.认知评定 C.脑瘫 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E.脑卒中
A.结核 B.风湿 C.损伤 D.细菌感染 E.类风湿
A.肋凹 B.横突孔 C.棘突直伸向后 D.前弓和后弓 E.齿突
A.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障碍 B.常见类型是Alzheimer和血管性痴呆 C.Alzheimer为全面性痴呆,多在60岁左右发病 D.血管性痴呆以多梗死性痴呆和皮质下动脉硬化脑病为多见 E.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发病缓慢,隐袭起病
A.成人脑重约为体重的5% B.5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 C.新生儿的活动主要由大脑皮层调节 D.神经系统是胚胎时第一个形成的系统 E.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言约在5岁左右完成
A.椎间盘突出 B.颈背痛 C.腰背痛 D.腰腿痛 E.脊髓明显受压
A.头部 B.骨盆 C.胸骨柄 D.肩部 E.手指
A.用药基本原则是"宁少勿多,宁长勿短" B.一般感染、病毒性感染、免疫性疾病应慎用 C.应记录使用剂量、时间、长时间应用应逐渐减量 D.同类药物勿联合和重叠使用 E.硬膜外间隙、关节腔内不宜使用混悬剂
A.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 B.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掌心向下 C.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 D.患侧下肢在后,患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 E.健侧上肢放于体上或稍后方
A.头晕 B.步行困难 C.无力 D.手笨拙 E.手麻木
A.限制性 B.阻塞性 C.恶性 D.囊性纤维性 E.感染性
A.下腹部或上臂内侧 B.双手背 C.双足背 D.小腿外侧 E.头面部
A.神经节苷脂 B.神经生长因子 C.B族维生素 D.三磷酸腺苷 E.以上均是
A.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 B.皮质下失语综合征 C.轻度失语 D.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 E.重度失语
A.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B.颈牵引试验 C.椎间孔挤压试验 D.椎动脉压迫试验 E.深呼吸试验
A.耐力性项目 B.力量性项目 C.放松性项目 D.矫正性项目 E.机械性项目
A.哌替啶 B.阿法罗定 C.芬太尼 D.喷他佐辛 E.曲马多
A.神经麻痹 B.关节内粘连 C.皮肤疤痕挛缩 D.肌肉痉挛 E.关节骨折
A.指鼻试验 B.轮替试验 C.把握试验 D.跟膝胫试验 E.以上均正确
A.1000~5000μm B.1000μm~760nm C.760~400nm D.5000~100000μm E.400~180nm
A.辅助产品服务的是残疾人和老年人,医疗器械服务的是患者 B.辅助产品的目的是改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而医疗器械是治病和挽救生命 C.辅助产品是福利服务,医疗器械是医疗服务 D.辅助产品多为个人专用,医疗器械为公用 E.辅助产品为个人购买,医疗器械为机构购买
A.尖锐清除 B.机械清除 C.自溶清除 D.酶的清除 E.粘贴清除
A.增加疼痛 B.使局部血管扩张出血,渗出增加 C.伤员不愿接受 D.应多主动运动,而不是不是被动接受治疗 E.以上都是
A.Brunnstrom法 B.Fugl-Meyer法 C.Barthel指数法 D.Bobath法 E.上田敏法
A.1+级 B.2-级 C.2+级 D.3-级 E.3+级
A.移植物过多导致多巴胺的过量释放 B.壳核内移植组织的放置不同 C.缺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D.较长的术前组织的储存 E.移植使失神经的纹状体重新恢复缓冲多巴胺水平波动的能力
A.3~5分 B.6~8分 C.9~12分 D.13~14分 E.15分
A.胸长神经 B.胸背神经 C.肌皮神经 D.腋神经 E.正中神经
A.沸水 B.自来水 C.河水 D.矿泉水 E.去气水
A.无菌性关节炎 B.关节粘连 C.发育障碍 D.组织缺损 E.关节不稳
A.早期解除脊髓压迫 B.石膏固定 C.营养神经的药物 D.早期功能锻炼 E.预防褥疮
A.适当剂量的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骨形成和矿化,并抑制骨吸收 B.活性维生素D对增加骨密度有益,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C.活性维生素D包括骨化醇和骨化三醇两种 D.治疗骨质疏松症时,不必和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 E.使用时,要定期检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A.骨扫描 B.全套血细胞计数与血沉检查 C.以夹板使关节制动 D.更积极地活动关节 E.关节上用冰敷,每日三次或必要时用
A.刺激频率 B.兴奋性 C.锋电位强度 D.不应期长短 E.刺激强度
A.由于重力的作用血容量从中心转到外周,即血液由肺和右心转向下肢 B.交感肾上腺系统反应不良,不能维持正常血压 C.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头晕 D.可表现主要为收缩压下降及心率加快,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E.出现体位低血压后,让患者平躺常常不能缓解症状
A.股四头肌步态 B.剪刀步 C.胫前肌步态 D.臀大肌步态 E.前冲步态
A.骶1~骶4 B.骶2~骶4 C.骶2~骶3 D.骶3~骶4 E.骶3~骶5
A.单光子发射体层扫描 B.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 C.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D.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扫描时 E.磁共振成像
A.非侵害性 B.全脑可视性 C.速度快 D.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 E.要在麻醉状态下进行
A.0.1~0.5W/cm2 B.0.6~1.5W/cm2 C.1.5~2.0W/cm2 D.2.0~2.5W/cm2 E.2.5~3.0W/cm2
A.股内收肌 B.股四头肌 C.腘绳肌 D.胫前肌 E.腓肠肌
A.C4 B.C5 C.C6 D.C7 E.T10
A.万能电表 B.紫外分光光度计 C.交直流高斯计 D.示波器 E.声功率测定器
A.遗传因素 B.脑外伤、铝中毒、吸烟等环境因素 C.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的减少 D.神经递质受体的减少 E.与免疫功能缺陷无关
A.休息 B.冰敷法 C.松动法 D.压缩 E.抬高
A.张口受限,但下颌骨左右侧移正常 B.下颌骨左右侧移受限 C.对侧侧移受限 D.同侧下颌骨侧移正常 E.左侧面部疼痛
A.50° B.60° C.70° D.80° E.90°
A.膜内电位为正 B.K+的净扩散为零 C.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 E.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A.痉挛型构音障碍 B.弛缓型构音障碍 C.失调型构音障碍 D.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 E.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
A.脊椎侧弯 B.轻度椎间盘突出 C.腰椎的骨折 D.类风湿性脊柱炎 E.以上都不对
A.注意力障碍 B.记忆障碍 C.知觉障碍 D.思维运作能力障碍 E.吞咽功能障碍
A.常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B.社交需要包括爱情、归属、接纳、友谊的需要 C.安全需要包括保护自已免受身体和感情伤害,同时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需要 D.每个需求层次必须得到实质性的满足之后,才会激活下一个目标 E.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之后,仍具有激励作用
A.红外线和低频电疗仪 B.超声波和紫外线 C.热敷袋和磁疗 D.短波和低频电疗仪 E.红外线和紫外线
A.关节炎 B.恶性肿瘤 C.活动性出血 D.青光眼 E.肺结核
A.主动运动 B.被动运动 C.主动-辅助运动 D.抗阻运动 E.促通技术
A.T10以下 B.T6以上 C.不完全损伤 D.马尾损伤 E.头部损伤
A.BrunnstromⅠ期 B.BrunnstromⅡ期 C.BrunnstromⅢ期 D.BrunnstromⅣ期 E.BrunnstromⅤ期
A.①标本兼治;②经络辨证 B.①经络辨证;②辨证施治 C.①辨证施治;②标本兼治 D.①辨证施治;②经络辨证 E.①标本兼治;②辨证施治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Ⅴ期
A.肋间内肌 B.膈肌 C.胸大肌 D.胸小肌 E.肋间外肌
A.术后2周 B.术后3周 C.术后4周 D.术后6周 E.术后8周
A.引起大脑性共济失调的原因主要是肿瘤,其次为血管性及炎性病变 B.额叶性共济失调出现于额叶或额桥小脑束病变时 C.顶叶性共济失调与深感觉损害有关 D.颞叶性共济失调一般较严重,容易早期发现 E.大脑与小脑半球之间有额桥束和颞枕桥束相联系,故大脑损害时可出现共济失调
A.加粗把手的勺 B.加长的把柄的勺子 C.持物器 D.多功能袖套 E.加厚的软底鞋
A.冰 B.夹板 C.NSAIDs D.局部注射类固醇 E.手术
A.人身体以外都属于"环境" B.建筑物属于人造环境 C.建筑物属于自然环境 D.建筑物属于物质环境 E.气候属于自然环境
A.由肱骨头和关节盂构成关节面 B.关节囊薄而松弛 C.有关节盘 D.囊内有肱二头肌的长头通过 E.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A.会话 B.单词 C.音节复述 D.文章水平 E.构音类似运动
A.肌力 B.共济失调 C.心肺功能 D.关节活动范围 E.精神心理状况
A.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B.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C.95%的高血压原因不明 D.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 E.原发性高血压与年龄、遗传、行为、饮食等因素有关
A.避免长时间使用支具 B.避免接触热、冷和尖锐的物品 C.抓握物品不宜过用力 D.经常检查该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热等情况 E.如果皮肤破损应及时处理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妊娠期糖尿病 D.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E.儿童糖尿病
A.呼吸功能评估 B.运动能力评定 C.日常工作能力评定 D.心理状态评估 E.生活质量评估
A.住院期间完成"替代护理"到"自我护理"的过渡 B.心理护理贯穿始终 C.出院后不需要再继续康复锻炼和护理 D.加强二便的管理教育 E.制定出一个长远的康复训练护理计划
A.轴心:髂前上棘 B.固定臂:与身体纵轴一致 C.移动臂:与股骨纵轴一致 D.移动臂:与胫骨长轴一致 E.正常范围0~30度
A.采用多层次、多方式、连续的综合治疗 B.针对呼吸疾病的病理、病生、精神病理和功能障碍进行训练与再训练 C.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和精神病理学变化 D.提高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E.预防或延缓呼吸功能障碍发展,降低住院率,减少经济耗费。
A.可逆转呼吸困难与失调的循环 B.提高运动耐量 C.提高生活质量 D.肺功能检查正常化 E.功能性活动改善
A.腹肌训练 B.吹蜡烛法 C.吹瓶法 D.暗示呼吸法 E.全身训练
A.神经炎 B.慢性炎症 C.急性湿疹 D.瘢痕粘连 E.慢性关节炎
A.外周神经麻痹 B.肩关节骨折 C.肩关节术后 D.偏瘫软瘫期 E.腋神经麻痹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腔隙性脑梗死 E.蛛网膜下腔出血
A.一个运动神经元 B.该神经元的神经纤维(轴突) C.该神经元的树突 D.该神经纤维所分布的所有肌肉纤维 E.该运动神经元与周围神经元的连接
A.骨代谢主要依赖于日常的加压和牵伸,站立时的重力使骨受压,肌腱的作用在于牵伸,以上两力共同影响到骨的形态和密度 B.沿长骨纵轴的压力的减小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C.固定可明显降低骨-韧带-复合体的结构特性和韧带的力学特性,同时显著减少附着区的结构特性 D.长期制动可产生严重的关节退变 E.长期制动可使关节活动度降低
A.注意训练强度,避免患者劳累 B.平衡训练时,防止跌倒 C.做较费力动作时提醒患者不能憋气 D.ADL穿脱衣训练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E.治疗环境应保持清净,避免喧闹
A.重复受伤动作 B.静力收缩 C.冷敷 D.抗阻运动 E.热敷
A.胸6平面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往往会发生自主神经反射紊乱 B.其特点是突然出现的血压升高、面部潮红、头痛、心动过缓和出汗 C.自主神经反射紊乱是由于损伤平面的伤害性刺激引起自主神经活动亢进所致 D.常见的诱因包括膀胱或直肠胀满、膀胱感染和大便填塞等 E.处理方面首先是尽快找出和消除诱因
A.控制异常的姿势反射 B.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 C.控制关键点 D.利用感觉系统的刺激诱导正常的运动 E.以上均是
A.骨愈合 B.拆除内固定 C.足够的肌力 D.应用外固定器 E.一定范围的关节ROM
A.解决患者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B.帮助患者逐渐适应并接受残疾这一客观现实 C.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D.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合理的思维方式 E.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并创建自己的新生活
A.体感诱发电位 B.肌电图 C.头部CT D.脑电图 E.心电图
A.拍捶法 B.击法 C.弹法 D.搓法 E.抖法
A.神经生长因子 B.神经营养因子 C.神经节苷脂 D.直流电刺激 E.磁场
A.将失去生存能力的肢体截除 B.将严重危害健康的肢体截除 C.将没有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 D.将影响外观的肢体截除 E.将生理功能差的肢体截除
A.准备活动 B.训练活动 C.结束活动 D.讲解期 E.药物治疗
A.用力叹气 B.用冰块或细软毛刷直接刺激软腭 C.双唇尽量向前撅起,然后尽量外展唇角做龇牙状 D.用压舌板辅助软腭抬高 E.舌尖抵住上腭,由外向内滑动
A.腋杖把手的位置 B.手杖的长度 C.手杖把手的位置 D.前臂杖把手的位置 E.平台杖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