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ms±3.0ms B.1.2ms±2.5ms C.1.3ms±2.0ms D.1.4ms±1.5ms E.1.5ms±1.0ms
A.日常生活作业 B.创造性和消遣性作业 C.步行训练 D.教育性作业 E.矫形器和假肢训练
A.意识完全清醒 B.嗜睡 C.昏睡 D.浅昏迷 E.深昏迷
A.急性化脓性炎症 B.神经根炎 C.高血压病 D.血栓性静脉炎 E.慢性盆腔炎
A.症状多由下肢开始 B.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 C.常表现为抬腿无力、行走不稳等 D.多采用手术治疗 E.较少累及到上肢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E.7级
A.手足徐动 B.舞蹈样徐动症 C.偏身投掷症 D.肌张力低下 E.肌痉挛
A.诱发膀胱反射 B.增加括约肌张力 C.降低逼尿肌张力 D.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 E.促进尿液分泌
A.手的内侧两指 B.手的外侧3个半手指 C.拇指、示指与中指 D.手掌面掌骨区上 E.手的内侧3个半手指
A.古罗马帝国 B.古埃及18王朝 C.中国南北朝 D.古印度 E.中国东周时期
A.改善功能的个人医疗设备 B.个人移动设备 C.用于改善生活自理的设备 D.个人护理的器具和设备 E.功能评测测器具和设备
A.我过的年发病率为55.4/10万人口 B.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C.最常发生于15~24岁以及75岁以上 D.原发的损伤是在创伤突发时的组织损伤 E.继发的损伤是原发的损伤后所发生的生物化学或生理损害
A.各种康复疗法是按先后顺序排列,不是并列安排 B.康复医学主要注意功能障碍处理的研究 C.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影响康复医学的发展 D.康复开始得越早,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 E.早康复治疗则费时少,经济、精力耗费少
A.TENS B.音频疗法 C.功能性电刺激 D.电体操疗法 E.痉挛肌电刺激
A.空吞咽 B.交互吞咽 C.侧方吞咽 D.点头样吞咽 E.声门上吞咽法
A.C4 B.C5 C.C5~C6 D.C6 E.C7
A.有头痛、面痛症状 B.疼痛为主要主诉 C.跌倒或创伤后发病 D.大小便功能障碍 E.有下肢症状
A.缝匠肌 B.半腱肌 C.肱三头肌 D.臀大肌 E.臀中肌
A.相差无几 B.大一倍 C.大两倍 D.大三倍 E.皮肤量的1/2
A.与颈争力 B.环臂站立位 C.五点支撑法 D.全身性休克 E.俯卧撑运动
A.以训练肌肉力量和消除局部脂肪为目的 B.以放松肌肉和调节神经为主要目的 C.以纠正躯体解剖结构异常为目的 D.以健身,改善心脏和代谢功能为目的 E.以增加韧带、肌腱柔韧性为目的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损伤当时
A.痉挛型构音障碍 B.弛缓型构音障碍 C.失调型构音障碍 D.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 E.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
A.氢气 B.氯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E.氧气
A.频率1.63MHz B.频率27.12MHz C.频率2450MHz D.频率37.5GHz E.频率915MHz
A.亚红斑量 B.弱红斑量 C.中红斑量 D.强红斑量 E.中心重叠照射
A.Ⅰ度 B.浅Ⅱ度 C.深Ⅱ度 D.Ⅲ度 E.Ⅳ度
A.年龄大 B.循环差 C.吸烟 D.用咖啡因 E.血压高
A.脑瘫是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 B.脑瘫又称Little病 C.脑瘫是一种进行性脑脑损害导致的运动障碍综合症 D.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症 E.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A.维生素C B.氯 C.透明质酸酶 D.溴 E.碘
A.砸伤 B.暴力 C.高空坠落 D.运动损伤 E.交通事故
A.能降低发热者体温 B.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 C.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有效 D.镇痛部位主要在中枢 E.对体温的影响与氯丙嗪相同
A.最大自主收缩 B.80%自主收缩 C.60%自主收缩 D.40%自主收缩 E.与平时一样的收缩
A.访谈法 B.观察法 C.评估法 D.询问法 E.自我报告法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椎退行性变 C.有马尾神经综合症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 D.腰椎滑脱 E.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A.对肝的毒性限制了其使用 B.主要直接作用于横纹肌与平滑肌 C.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 D.不适用于脊髓性痉挛 E.是中枢性抗痉挛药
A.截肢术是指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的外科手段 B.截肢术的最终目标是将无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 C.截肢术的目的将严重危害健康的肢体截除 D.截肢后应通过康复训练及安装假肢 E.截肢术的最终目标是重建具有生理功能的残肢
A.腋神经 B.肌皮神经 C.桡神经 D.胸长神经 E.副神经
A.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 B.皮质下失语综合征 C.轻度失语 D.外侧裂周失语综合征 E.重度失语
A.浅反射 B.深反射 C.病理反射 D.心理反射 E.以上均不属于
A.干扰电疗法 B.间动电疗法 C.音频电疗法 D.电体操疗法 E.法拉弟电疗法
A.坐骨结节 B.足跟 C.背部棘突 D.骶部 E.肩背部骨突处
A.电解作用 B.神经肌肉兴奋作用 C.内生热作用 D.机械振荡作用 E.促进维生素D形成
A.0分 B.5分 C.10分 D.15分 E.20分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皮层 D.颞叶皮层 E.岛叶皮层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舌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A.共济失调型 B.肌张力低下型 C.不随意运动型 D.痉挛型 E.强直型
A.长期卧床可减少胃液分泌 B.胃内食物排空的速率减慢 C.食欲增强 D.胃肠蠕动减弱 E.容易造成便秘
A.脑卒中溶栓药 B.运动兴奋性药物 C.神经营养类药物 D.脑卒中止血药 E.抗抑郁药物
A.穿过梨状肌 B.在梨状肌之下 C.在梨状肌之上并穿过梨状肌 D.在梨状肌之下并穿过梨状肌 E.与梨状肌的关系因人而异
A.拉长位 B.松弛位 C.中立位 D.过伸位 E.过屈位
A.锋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动作电位 E.静息电位
A.与颈争力 B.环臂站立位 C.五点支撑法 D.综合治疗 E.俯卧撑运动
A.髂腰肌 B.股四头肌 C.胫前肌 D.腓肠肌 E.腹肌
A.Bobath方法 B.Rood方法 C.运动再学习方法 D.PNF方法 E.Brunnstrom方法
A.听理解 B.阅读 C.讲话 D.呛咳 E.复述
A.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 B.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 C.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D.预防各种致残因素 E.康复医疗
A.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面 B.前弓长,后弓短 C.上连枢椎 D.由椎体和椎弓构成 E.有横突孔
A.酚制剂 B.乙醇 C.酚甘油 D.A型肉毒毒素 E.皮质类固醇
A.制动可使皮肤及其附件产生萎缩和压疮 B.皮下组织和皮肤的坚固性下降 C.皮肤感染和甲沟炎的发生率增加 D.皮下脂肪增加 E.容易出现下肢皮肤水肿
A.传导阻滞(神经阻滞) B.髓鞘完整,但轴索变性 C.轴索离断 D.髓鞘离断 E.轴索与髓鞘离断
A.Bobath技术 B.Brunnstrom技术 C.PNF技术 D.Rood技术 E.以上都不是
A.至少要休息10分钟,水温不宜超过40° B.至少要休息15分钟,水温不宜超过40° C.至少要休息15分钟,水温不宜超过35° D.至少要休息10分钟,水温不宜超过35° E.至少要休息20分钟,水温不要超过42°
A.短波 B.超短波 C.红外线 D.热敷 E.蜡疗
A.冻肩 B.方肩 C.圆肩 D.平肩 E.翼肩
A.固定型步行器 B.交互型步行器 C.前方有轮型步行器 D.单侧步行器 E.腋窝支持型步行器
增强耐力训练,不采用的方法是 A.散步 B.慢跑 C.园艺 D.游泳 E.登山
A.Ⅰ区、Ⅱ区 B.Ⅲ区、Ⅳ区 C.Ⅳ区、Ⅴ区 D.Ⅴ区、Ⅵ区 E.Ⅵ区、Ⅶ区
A.关节周围韧带的刚度降低,强度下降 B.滑膜粘连 C.关节挛缩 D.关节活动范围增加 E.关节软骨变薄,骨小梁吸收
冠心病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 A.运动强度 B.运动时间 C.训练频率 D.运动方式 E.服药情况
A.运动强度 B.运动时间 C.训练频率 D.运动方式 E.服药情况
A.上运动神经元不完全性损伤 B.上运动神经元完全性损伤 C.下运动神经元完全性损伤 D.下运动神经元不完全性损伤(感觉为主) E.下运动神经元不完全性损伤(运动为主)
A.个体化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持之以恒原则 D.兴趣性原则 E.全面性原则
A.主动运动 B.助力运动与被动运动 C.关节牵引 D.夹板、石膏托及弹性支架 E.物理治疗
A.分别轻柔、被动屈曲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主动屈曲上述关节 B.在屈腕和掌指关节下,轻柔、被动伸展近侧指间关节 C.主动伸展上述关节 D.被动握拳 E.手指抗阻肌力训练
A.患者各种功能、能力和社会参与水平约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水平 B.实施康复的人员、分工和协作 C.康复实施的地点 D.潜在的康复风险和对策 E.所需的主要康复项目和手段
A.关节活动障碍 B.运动功能障碍 C.畸形 D.日常生活能力受限及作用能力下降 E.心理、认知及行为能力障碍
A.床上翻身 B.进食 C.修饰 D.上厕所 E.管理钱财
A.口部运动训练 B.注意力训练 C.定向力训练 D.语言训练 E.计算力训练
A.使患者集中所有的注意力 B.使用视觉或听觉暗示并持续使用 C.确定每次只进行一项认知或运动任务 D.在日常生活中解释和加强认知和运动策略的使用 E.练习和重复
A.气胸 B.血胸 C.肺水肿 D.心律失常 E.致死性肺大出血
A.大脑皮质已经开始有活动,但反应较低 B.有时有反应,有时没有反应 C.对较强刺激有反应,对较弱刺激没有反应 D.反应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 E.以上均不对
A.记忆障碍 B.认知障碍 C.精神症状 D.病程早中期查体一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病理征 E.晚期逐渐出现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体征
A.主动运动时应遵循序渐进的原则 B.对僵硬关节可配合热疗进行手法松动 C.刚去除外固定的患者应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 D.存在较牢固的关节挛缩粘连时,作关节功能牵引,特别是热牵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E.对于中度或重度关节挛缩者,可在运动与牵引的间歇期,配合使用夹板,以减少纤维组织的弹性范围内发生移动
A.小腿三头肌 B.趾长伸肌 C.趾长屈肌 D.胫骨前肌 E.腓骨长肌
A.肌肉松弛 B.平衡训练 C.综合基本动作训练 D.训练下肢肌力 E.训练上肢肌力
A.依赖、被动性增加 B.主观感觉异常 C.疑心重、自卑感强 D.易怒、易激惹、焦虑、恐惧、抑郁 E.行为幼稚化,要求别人关心自己
A.产生位移 B.发生在离体骨骼肌 C.是单收缩 D.可做功 E.可维持姿势
A.脊柱矫形器 B.姿势训练 C.侧方电刺激 D.矫正体操 E.引导式教育
A.仰卧位 B.俯卧位 C.右侧卧位 D.左侧卧位 E.半卧位
A.语音训练 B.听理解训练 C.阅读理解及朗读训练 D.口语表达的训练 E.书写训练
A.增强肌力 B.解除压迫 C.缓解肌肉痉挛 D.防止关节僵硬 E.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A.主诉 B.现病史 C.功能史 D.既往史 E.系统回顾
A.骨性关节炎 B.半月板损伤 C.关节积液 D.内侧副韧带损伤 E.髌骨骨折
A."闸门控制"学说 B.脑内吗啡样多肽释放 C.强啡钛含量增高 D.中枢神经系统泛化性抑制 E.干扰疼痛记忆过程
A.关节出现僵直 B.滑膜粘连 C.纤维连接组织增生 D.关节挛缩 E.韧带弹性降低
A.髋关节伸展练习 B.髋屈曲练习 C.骨盆左右摇摆练习 D.股四头肌等张练习 E.步态练习
A.动态的原则 B.启发的原则 C.支持性原则 D.服务性原则 E.交往的原则
A.晨僵(持续时间) B.疲劳感(出现时间) C.疼痛程度 D.肌力低下程度 E.血沉(1小时值)
A.早期进行腰部肌力训练 B.腰围制动 C.药物治疗 D.大力牵引 E.超短波温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