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级 B.6级 C.9级 D.12级 E.15级
A.5%~10% B.10%~20% C.20%~30% D.15%~20% E.10%~12%
A.45~60步/分 B.60~95步/分 C.95~125步/分 D.125~150步/分 E.150~175步/分
A.C4 B.L1 C.T4 D.T12 E.T10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A.锋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动作电位 E.静息电位
A.经济状况 B.家居环境 C.定向能力 D.家庭成员 E.矫形器
A.理疗 B.作业疗法 C.言语疗法 D.运动疗法 E.心理治疗
A.术后剧痛 B.胆绞痛 C.胃肠绞痛 D.关节痛 E.胃肠痉挛
A.水泥技术只用于髋臼 B.无水泥或压合固定技术通常用于年老、活动较少者 C.适用於水泥或压合固定假体者可以在能耐受时立即负重 D.水泥固定技术能使股骨成分牢固固定 E.髋外展肌力增强训练在手术切开转子者必须积极进行
A.智力测验 B.认知障碍诊治仪ZM3.1检查 C.语言障碍诊治仪ZM3.1检查 D.关节活动度检查 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A.截肢 B.血管成形术 C.外科清创术+抗感染治疗 D.紫外线照射 E.红外线
A.头部 B.躯干 C.肩峰 D.肘部 E.拇指
A.18~10 B.36~53 C.72~89 D.54~71 E.19~35
A.锐痛 B.绞痛 C.空痛 D.钝痛 E.灼痛
A.被动屈腕 B.被动伸腕 C.抗阻屈腕 D.抗阻伸腕 E.被动屈肘
A.缓解疼痛 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C.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D.提高痛阈 E.制止炎症扩散或化脓
A.脑卒中 B.脑外伤 C.老年性痴呆 D.冠心病 E.脑瘫
A.争取早出院、早复工 B.改善心理障碍 C.提高工作和体能效率 D.不增加AMI的死亡率和合并症 E.不减少医疗费用
A.变形杆菌 B.副大肠杆菌 C.大肠杆菌 D.粪链球菌 E.葡萄球菌
A.视觉是刺激疗法的基础 B.刺激难度为使患者感到有一定难度但尚能完成 C.一次刺激得不到正确反应时反复刺激可能可以提高其反应性 D.评价刺激是否恰当的惟一方法是一项刺激应引出一个反应 E.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再建和恢复
A.胸出口综合征 B.骨软骨炎 C.网球肘 D.坐骨神经痛 E.类风湿性关节炎
A.肩关节 B.颈椎 C.膝关节 D.眼部 E.肘关节
A.胸椎间盘突出 B.恶性肿瘤转移 C.牵涉痛 D.胸神经根病 E.网球肘
A.早作踝关节与足趾的屈伸活动 B.尽早进行髋关节被动活动 C.尽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肌力练习 D.作直腿抬高运动 E.作矫形器固定
A.被动运动 B.等长运动 C.助力运动 D.主动运动 E.抗阻运动
A.T7 B.T10 C.T12 D.L1~5 E.S4~5
A.梅尼埃病 B.颈部生物力学与肌肉系统异常 C.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 D.颈神经根病 E.颈部瘘管
A.下运动神经元病损后所致肌肉萎缩 B.癔病性瘫痪 C.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所致肢体瘫痪 D.痉挛性瘫痪 E.帕金森病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前锯肌 E.冈上肌
A.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B.气胸 C.暂时的神经阻断 D.出血 E.神经肌肉刺激引起兴奋
A.揉法作用力向下,摩法作用力是水平回旋 B.揉法作用力水平回旋,摩法作用力是向下 C.摩法力量比较大,揉法力量比较小 D.揉法作用力比较浅表,摩法作用力比较深 E.揉法作用力向下,摩法作用力是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
A.肋凹 B.横突孔 C.棘突直伸向后 D.前弓和后弓 E.齿突
A.X线平片 B.MRI C.超声 D.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E.肌电图检查
A.长期使用夹板与支架 B.牵张 C.增强肌力 D.纠正异常步态 E.超声波治疗
A.前纵韧带 B.后纵韧带 C.项韧带 D.黄韧带 E.棘间韧带
A.膝关节 B.髋关节 C.近端指间关节 D.肘关节 E.肩关节
A.肱肌 B.肱三头肌 C.肱桡肌 D.三角肌 E.胸大肌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
A.结构性失用 B.意念性使用 C.运动性失用 D.意念运动性失用 E.以上均不正确
A.将患者置于平卧位 B.去除疼痛刺激 C.巴比妥类药物 D.维持通气给氧 E.静脉输液
A.股内侧皮神经 B.腓肠感觉神经 C.隐神经 D.腓前感觉神经 E.股前感觉神经
A.6个月 B.7~8个月 C.8~9个月 D.10个月 E.12~21个月
A.桡神经麻痹 B.伸肌腱损伤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尺神经损伤造成的手内肌麻痹 E.外科手术后辅助
A.肌力 B.前负荷 C.后负荷 D.肌纤维走向 E.运动单位
A.传导性失语 B.命名性失语 C.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D.运动性失语 E.完全性失语
A.脑出血 B.脊髓损伤 C.脑梗死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运动神经元病
A.热敷、抬高 B.冷敷、按摩、加压包扎 C.热敷、敷药、包扎 D.加压包扎、理疗 E.冷敷、加压包扎、制动
A.矫正畸形 B.获得稳定 C.维持平衡 D.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 E.以上均是
A.巴氯芬 B.丹曲林 C.替扎尼定 D.可乐定 E.地西泮
A.推拿按摩 B.止痛药 C.理疗 D.完全卧床休息 E.腰背肌锻炼
A.社会保障缺乏 B.传染病 C.意外事故 D.突发事件 E.烧伤
A.碱性磷酸酶 B.三相骨扫描 C.X光平片 D.尿钙 E.超声
A.超短波,无热,10分钟 B.超短波,温热,10分钟 C.超短波,微热,15分钟 D.微波,微热,15分钟 E.微波,温热,10分钟
A.Bobath方法 B.Brunnstrom方法 C.PNF方法 D.Rood方法 E.运动再学习法
A.颈椎CT B.颈椎MRI C.颈椎平片 D.肌电图检查 E.肌力检查
A.三足手杖 B.单足手杖 C.肘杖 D.腋杖 E.以上均不正确
A.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B.优势侧颞枕顶叶结合区 C.优势侧颞上回后1/3区域及其周围部位 D.大脑左半球前部语言中枢Broca区附近 E.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皮质或皮质下
A.无热量 B.微热量 C.温热量 D.热量 E.以上都不对
A.重手法按摩 B.针灸 C.红外线 D.超短波 E.蜡疗
A.皮肤 B.肌层 C.骨髓 D.皮下组织 E.筋膜
A.L2 B.L3 C.L4 D.L5 E.S1
A.瘫痪 B.疼痛 C.骨折后功能障碍 D.健康体检 E.老年病人
A.主要通过刺激骨形成发生作用 B.肠道吸收良好 C.无胃肠副作用 D.可减少椎体与非椎体骨折 E.与激素替代疗法、降钙素相比,对减少骨折没有更好的效果
A.肩痛 B.手肿 C.手麻 D.皮温上升 E.关节畸形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副神经 D.舌神经 E.嗅神经
A.股四肌等长收缩 B.健侧卧位直腿抬高和髋外展 C.仰卧位直腿抬高 D.屈膝小于30度角度伸膝练习 E.髋内收练习
A.提高机体能量储备,改善或维持体力,增强运动耐量 B.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增加最大肺通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 C.改善或促进痰液排除 D.阻肺患者需进行其它手术治疗 E.改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障碍
A.1区 B.2区 C.3区 D.4区 E.5区
A.治疗前评定 B.治疗后评定 C.应同时使用相反方向运动 D.治疗师体位要方便控制关节运动 E.患者体位舒适
A.食物的形状 B.食物的气味 C.与食物有关的声音 D.食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E.胃中食物的多少
A.个性化 B.使用人群广 C.多样性 D.讲实际 E.价格合理化
A.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 B.露齿口角向病灶侧偏斜 C.流涎 D.不能鼓腮,露齿欠佳 E.病灶对侧额纹消失
A.锥状握矫形器 B.肩吊带 C.铰链式屈肘矫形器 D.腕伸展矫形器 E.肩外展矫形器
A.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发作期患者病情稳定即可开始 B.开始训练时强度不宜太大,时间不宜过长 C.早期训练应避免过度疲劳 D.进入缓解期后,应逐步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E.可完全遵循脑卒中的康复训练原则
A.残肢必须有足够强的肌电信号 B.能较随意地控制手的开合 C.身体运动不受限制 D.是体力劳动者最好的选择 E.重量大
A.Bobath疗法 B.关节松动技术 C.Brunnstorm疗法 D.PNF技术 E.运动再学习疗法
A.每次治疗时间应短 B.每次治疗时间应长 C.不须配合其他治疗 D.需要遵循"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原则 E.手法力度要强
A.脊柱感染、骨折和肿瘤者 B.游离的椎间盘脱出者 C.凝血功能不正常 D.伴有严重骨性椎管狭窄,而无椎间盘突出者 E.有精神异常者,不能进行交流者
A.关节炎 B.肌肉劳损 C.肌痉挛 D.神经痛 E.慢性溃疡
A.头晕 B.头痛 C.活动受限 D.斜方肌痉挛 E.上肢麻木
A.肌肉伤病及手术后 B.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 C.关节急性炎症期 D.关节内骨折未处理 E.神经系统疾患
A.肩胛骨沿肋骨尽可能向前移动 B.内侧缘远离脊柱 C.下角上移 D.外侧缘接近脊柱 E.下角下移
A.脑卒中 B.小儿麻痹后遗症 C.脊髓损伤 D.臂丛神经损伤 E.多发性硬化
A.呼吸系统感染、肌力减退 B.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C.直立性低血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D.压疮 E.早老性痴呆
A.意识状态 B.言语表达功能 C.面部肌肉活动 D.脑干功能 E.咀嚼肌功能
A.时间距离参数 B.运动学参数 C.力学参数 D.步行周期参数 E.肌肉电活动参数
A.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后脑发育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 B.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包括臂丛神经损伤、急性脊髓灰质炎、脊柱裂、脑炎等 C.临床上常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业失败统称为学习困难 D.智力落后不属于异常发育 E.自闭症是一组终生性、固定性、具有异常行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
A.脊柱侧凸,可凸出健侧或患侧 B.突出间隙的棘突旁可有压痛,并向同侧臀部及坐骨神经方向放射 C.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跟臀试验阳性 D.小腿前外侧、足背内侧感觉减退 E.第1趾背伸肌力减弱
A.软组织损伤 B.血肿 C.关节炎 D.肩周炎 E.骨折延迟愈合
A.发音游戏 B.接球游戏 C.打气球游戏 D.按数目顺序游戏 E.命名游戏
A.感染 B.疼痛增加 C.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D.心跳呼吸暂停 E.神经损害
A.简易神经状态量表 B.长谷川痴呆量表 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D.Hachinski缺血积分 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A.注意力障碍 B.记忆障碍 C.知觉障碍 D.思维运作能力障碍 E.失眠
A.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 B.肌张力异常 C.姿势异常 D.反射异常 E.颅脑影像学检查的异常
A.下颌、面部及腮部训练 B.唇部训练 C.舌训练 D.冷刺激 E.呼吸训练
A.电极下钙镁离子较多 B.组织兴奋性升高 C.电极下pH值呈碱性 D.细胞膜疏松 E.钙离子多增强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分解,膜电位超极化
A.心理恐惧期 B.心理休克期 C.心理退让期 D.心理冲突期 E.重新适应期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1°~3°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