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脑性共济失调 B.大脑性共济失调 C.感觉性共济失调 D.前庭性共济失调 E.以上均不对
A.用右手摸左侧耳朵 B.用右手梳右侧头发 C.坐在汽车里推门下车 D.用右手扣左侧裤扣 E.听电话
A.步长 B.步速 C.关节力矩 D.步频 E.跨步长
A.恶性遗忘 B.良性遗忘 C.痴呆症 D.Alzheimer病 E.脑萎缩
A.是一种自发性的放电 B.通常为双相或三相 C.纤颤电位时限为0.5~3μs D.振幅为20~30mV E.以每秒1~20次的频率规财发放的形式出现
A.显示椎间盘 B.显示小关节 C.增加反衬度 D.缩短物一片距 E.减少曝光时间
A.椎间盘变性 B.椎体变性 C.关节脱位 D.椎骨构突关节变性 E.关节突关节变性
A.尿频 B.尿急 C.尿痛 D.尿潴留 E.以上均不对
A.鼓膜完整 B.骨传导功能正常 C.半规管功能有残存功能 D.有足够数量的残存听神经纤维 E.双侧大脑皮质听觉区保持完整功能
A.手臂"发死" B.疼痛从颈部放射至手部 C.肩"滑出关节" D.进行头顶上方的活动时无力 E.投掷速度减慢
A.肘关节损伤 B.肘关节术后训练 C.肘关节挛缩 D.屈肘肌麻痹 E.臂丛神经损伤
A.Bobath方法 B.Rood方法 C.运动再学习方法 D.PNF方法 E.Brunnstrom方法
A.来回振动 B.持续牵拉 C.麻醉下关节松动 D.旋转运动 E.来回滑动
A.拇指列 B.中间列 C.内侧列 D.手休息位 E.手功能位
A.股骨颈骨折 B.股骨粗隆间骨折 C.距骨骨折 D.胫腓骨骨折 E.脊柱椎体压缩骨折
A.肩外侧肩峰下注射 B.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 C.肩胛内上角注射 D.肱骨外上髁注射 E.腕管注射
A.穴位照射 B.局部照射 C.节段照射 D.运动点照射 E.全身照射
A.不完全性,损伤平面以下的任何感觉均保留,但无运动功能 B.完全性,无任何运动或感觉功能 C.保留运动,但无任何有用的功能,感觉可保留可不保留 D.完全恢复,运动和感觉完全恢复,但仍可有异常反射 E.不完全性,保留随意的有用的运动功能
A.应检查对侧膝以获得基线情况 B.检查时膝完全伸展 C.外旋反弓试验阳性 D.应评定神经血管 E.McMurray试验
A.频率70~100Hz,波宽<0.2ms B.频率>100Hz,波宽0.15~0.25ms C.频率1~4Hz,波宽0.2~0.3ms D.频率70~100Hz的方波经频率为1~4Hz的方波调制 E.经低频方波调制,被调制波宽大小不等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E.六级
A.基本上独立 B.有条件的独立 C.轻度依赖 D.中度依赖 E.重度依赖
A.1m B.1.2m C.1.5m D.1.6m E.以上均不对
A.降落伞反应 B.平衡反应 C.翻正反应 D.倾斜反应 E.保护性伸展反应
A.波士顿失语检查法 B.西方失语检查套表 C.汉语失语检查法 D.双语和多语失语检查 E.Wechslre智力表
A.牵引以减轻躯干活动性,髋屈肌、腘绳肌与小腿的病损 B.增强腹肌与背肌的肌力 C.教育、镇痛剂、抗炎药 D.初次出现症状后1个月内行腰椎融合手术 E.硬膜外注射类固醇
A.一定要完成具体的练习任务 B.将复杂的活动分解为一系列单个动作进行练习 C.利用视觉反馈,增加局部感觉输入 D.重复在学习控制和协调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E.以上均正确
A.根据患者的能力和需求来安排训练 B.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提高患者的兴趣和积极性 C.适当地使用辅助设施 D.进行必要的环境改造 E.以上全部
A.克服鼻音化 B.音量训练 C.克服气息音 D.克服费力音 E.语调训练
A.新语 B.杂乱语 C.回响语 D.语音错语 E.词意错语
A.是经过选择的、有目的的活动 B.常需协调地、综合地发挥躯体、心理、认知等因素的作用 C.可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不能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 E.可为患者配置辅助具
A.双膝跪位平衡 B.爬行位平衡 C.立位平衡 D.静态平衡 E.动态平衡
A.记忆缺陷 B.头痛 C.睡眠/觉醒紊乱 D.情绪不稳 E.上肢感觉异常
A.手的内侧两指 B.手的外侧3个半手指 C.拇指、示指与中指 D.手掌面掌骨区上 E.手的内侧3个半手指
A.膀胱的顺应性 B.膀胱最大容量 C.膀胱充盈初感觉 D.逼尿肌的稳定性 E.膀胱收缩压
A.不能区别男声和女声 B.术后听到的声音很贴近原声 C.人工耳蜗置入对于青少年患者,语前聋患者较语后聋患者更有价值 D.药物性耳聋的最佳选择是人工耳蜗置入 E.人工耳蜗置入后言语功能即可获得
A.向心收缩 B.离心收缩 C.等张收缩 D.等长收缩 E.等速收缩
A.骶尾部 B.坐骨结节部 C.股骨粗隆部 D.两侧小腿 E.双肩胛部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A.10%~30% B.40%~50% C.60%~80% D.75%~90% E.99%以上
A.床上运动 B.步行 C.进食 D.交流 E.打电话
A.畸形 B.抗阻试验阳性 C.可触及肌肉凹陷 D.肌肉痉挛 E.肌肉萎缩
A.颈膨大损害 B.腰膨大损害 C.不完全损害 D.完全损害 E.预后较好
A.EMG评定神经损伤 B.肩部MRI C.不作其他检查 D.骨扫描寻找闭合性骨折 E.锁骨X光摄片
A.骨折断端局部无压痛 B.局部无纵向叩击痛 C.骨折断端无异常活动 D.解除外固定后向前伸手持重1Kg达1分钟 E.解除外固定后连续行走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A.心尖区 B.左肩部 C.胸骨体上中段胸骨后 D.没有固定的疼痛部位 E.以上均不对
A.主要为关节退行性改变 B.多呈非对称性 C.不可能引起关节畸形 D.不可能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E.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和缓解
A.T7 B.T6 C.T12 D.L1~5 E.S4~5
A.肌张力高一定是痉挛 B.强烈的痉挛即是挛缩 C.痉挛常见于颈髓损伤患者 D.偏瘫恢复过程中不会出现肢体痉挛 E.外界刺激可以使痉挛明显缓解
A.颈痛 B.肩胛间痛 C.枕下区头痛 D.手感觉异常 E.臂痛
A.无任何运动 B.可诱发联合运动 C.可随意引起协同运动 D.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模式 E.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
A.L1~L5 B.L2 C.S1 D.S2~4 E.S4
A.加粗笔 B.长臂洗澡刷 C.肥皂手套 D.鞋拔 E.吸管固定器
A.避免上身向术侧倾斜 B.保持术侧肢体外展 C.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外旋伸展位 D.保持术侧肢体内收位 E.保持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
A.基于加以控制暴露在恐惧事件或环境中,在这种条件下获得成功的体验 B.基于加以控制暴露在恐惧事件或环境中即可 C.只求获得成功的体验 D.需在孔距事件或愉快事件中,分别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 E.以上均不是
A.维持和扩大下肢关节活动 B.改善平衡能力 C.改善协调能力 D.维持和增加上肢肌力 E.维持和提高身体耐力
A.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 B.是局部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最中引起血流受阻,导致局部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溃疡和组织坏死 C.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D.特大压疮经久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E.以上说法都对
A.受压部位加衬垫 B.减少局部受压 C.避免局部受潮 D.减少翻身次数 E.保持床铺干洁
A.浮髌试验 B.抽屉试验 C.膝关节侧向试验 D.回旋挤压试验 E.股四头肌抗阻试验
A.解决生存障碍、安全和个人医疗的辅助产品优先 B.以提高生活质量的辅助产品优先 C.以参与社会活动以体现自我价值的辅助产品优先 D.以改善个人形象提升自尊心的辅助产品优先 E.以提高职业能力的辅助产品为优先
A.可每日1次或每日2~3次 B.可隔日或每2~3天1次 C.每年1次 D.每月1次 E.每2~3年1次
A.膀胱是否膨胀 B.导尿管是否阻塞 C.粪块有否嵌塞 D.上述3项 E.上述均不对
A.骨折 B.气温变化 C.巴氯芬 D.紧张 E.局部肢体受压
A.180nm>280nm>380nm B.254nm>297nm>340nm C.260nm>310nm>350nm D.220nm>290nm>360nm E.270nm>320nm>400nm
A.3~5分钟 B.5~10分钟 C.10~15分钟 D.15~20分钟 E.30分钟
A.制止出血 B.加速渗出水肿吸收 C.肿痛加重 D.加速组织修复 E.防止感染
A.不认识其疾病 B.两点辨别觉缺失 C.不能分辨有颜色的视觉刺激 D.因嗅觉刺激发生癫痫的危险增加 E.不能从三维方向对物体定位
A.皱缩袜 B.β受体阻滞剂 C.坚硬的化妆修饰系统 D.术后即刻装假肢 E.心理安慰
A.前臂绷带(反作用力矫形器) B.抗炎药物 C.进行性抗阻练习 D.局部注射 E.超声药物投入
A.增加1倍 B.减少1倍 C.增加2倍 D.增加0.5倍 E.不变
A.肩关节注射 B.肘关节注射 C.肱骨外上髁注射 D.腕管注射 E.肘内上髁注射
A.三角肌 B.冈上肌 C.冈下肌 D.肩胛下肌 E.小圆肌
A.直线模式 B.对角线模式 C.总体模式 D.双向模式 E.平行模式
A.重症和虚弱不能排空膀胱的患者 B.尿潴留或尿失禁 C.应用间歇性导尿术有困难 D.上尿路受损或膀胱、输尿管反留患者 E.肾功能衰竭
A.患者的重心比正常人靠后 B.患者的重心比正常人靠前 C.患者站立突然受到干扰时,下肢肌肉激活反应延迟 D.预调整障碍 E.躯干控制的其他反射机制障碍
A.改善脊柱柔韧性 B.增强肌力 C.矫正姿势 D.改善协调功能 E.改善呼吸功能
A.脑震荡 B.颅骨骨折 C.脑挫裂伤 D.脊髓损伤 E.硬膜外血肿
A.确定拔罐方案 B.选择合适罐具 C.清理拔罐部位 D.全部采取平卧位 E.必须采取俯卧位
A.高频电疗 B.中频电疗 C.低频电疗 D.传导热疗 E.辐射热疗
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B.功能障碍情况 C.失用和误用综合征 D.对康复治疗和预防有影响的伴发病及并发症 E.社会背景情况和生活质量
A.冠状轴 B.垂直轴 C.额状轴 D.矢状轴 E.水平轴
A.直肠给药 B.静脉PCA C.硬膜外PCA D.神经阻滞 E.针灸
A.基底节失语 B.丘脑性失语 C.完全性失语 D.传导性失语 E.命名性失语
A.手的完整性 B.有无瘢痕 C.畸形 D.关节活动度 E.皮肤感觉
A.根据有经验的耳鼻喉专科医生在诊室进行选配 B.平均听力损伤在41~80dBHL听力障碍者可通过助听器验配一般可获得满意的助听效果 C.平均听力损伤在81~90dBHL听力障碍者可通过助听器验配也获得较满意的助听效果 D.平均听力损伤在90~95dBHL者也可通过助听器获得大部分听觉 E.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5dBHL应首选人工耳蜗置入
A.坐骨 B.骶骨 C.足跟 D.耳廓 E.肋骨
A.痉挛型 B.强直型 C.不随意运动型 D.共济失调型 E.肌张力低下型
A.早期开始 B.及时评定 C.循序渐进 D.及时给予反馈 E.患者主动参与
A.腹式呼吸 B.胸式呼吸 C.浅快呼吸 D.缩唇呼吸 E.快呼吸
A.胸部X线检查 B.B超检查 C.胸部CT检查 D.肺功能试验 E.血气分析
A.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消炎 B.小剂量促进神经再生 C.缓解平滑肌、横纹肌痉挛 D.小剂量促进肉芽结缔组织增生,促进伤口愈合 E.大剂量有利尿作用
A.生理功能 B.二便是否正常 C.个体活动 D.GCS评分 E.社会功能
A.感染 B.注射后炎症 C.发热 D.过敏反应 E.组织萎缩
A.骨 B.骨骼肌 C.血管 D.软骨 E.骨连结
A.可以分为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 B.生活自理属于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C.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不包括做家务 D.药品使用属于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 E.打电话属于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
A.社会康复 B.康复工程 C.教育康复 D.医学康复 E.职业康复
A.每天定时保持易于缩短的肌群和软组织处于伸长位 B.骨骼和软骨的负重 C.活动肢体以保持关节、软组织和肌肉的柔韧性 D.卧床休息 E.对有疼痛的肢体和关节进行制动以减少运动损伤
A.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大 B.横隔活动降低,患者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 C.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加 D.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滞性相对增加 E.心脏射血阻力降低
A.膨出型 B.突出型 C.退变型 D.游离型 E.脱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