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可无任何症状 B.大多数于4岁前自愈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 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提高中性粒细胞数量 E.骨髓移植是常规的治疗方法
A.提供能量 B.提供必需脂肪酸,有些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C.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防止散热 E.机械的保护
A.血细胞分析 B.血电解质 C.胸片 D.心脏彩超 E.肝功能
A.中药灌肠 B.血液透析 C.腹膜透析 D.连续动静脉液滤过 E.静脉高营养
A.多晒太阳 B.补充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 C.口服维生素D400IU/d D.肌注射维生素D30万IU E.肌注射维生素D60万IU
A.心脏炎 B.心律失常 C.冠状动脉瘤 D.主动脉瘤 E.肺动脉狭窄
A.叫出物品名称 B.会说2~3字构成的句子 C.弯腰拾东西 D.会表示大、小便 E.指出自己的手、眼
A.主要改变复合分子及细胞膜的结构,为高度分化组织的发育所必需 B.多余部分可迅速从尿中排泄 C.易溶于脂肪和脂肪溶剂中,故可储存在体内,不需每天供应 D.缺乏时症状出现较迟,但过量易致中毒 E.分子特异性不高,均有前体
A.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B.严重喘憋或呼吸衰竭 C.合并心力衰竭 D.合并中毒性脑病 E.出现脑水肿
A.黄疸于生后24小时后出现 B.黄疸持续不超过2周 C.黄疸消退后又再出现 D.血清胆红素>205μmol/L E.结合胆红素>25μmol/L
A.呕吐后不爱吃奶 B.喷射样呕吐 C.有胃蠕动波 D.摸到橄榄样包块 E.生后3~4后出现呕吐
A.左心室肥大 B.右室流道梗阻 C.右心室肥大 D.室间隔缺损 E.主动脉骑跨
A.出生时已有较好的吸吮能力 B.唾液分泌较少 C.食管较短且下端贲门括约肌控制能力差 D.胃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且植物神经调节较好 E.肠道较长,固定差
A.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0.9/umol/L(50ug/dl) B.铁粒幼红细胞小于0.15 C.血清铁小于8.95/umol/L(50ug/dl) D.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小于0.9/umol/L(50ug/dl) E.总铁结合力大于62.7/umol/L(350ug/dl)
A.心包炎 B.冠状动脉炎 C.冠状动脉瘤 D.心律失常 E.瓣膜病
A.先天储铁不足 B.铁摄入量不足 C.铁丢失过多 D.铁吸收障碍 E.生长发育快
A.肾小管酸中毒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肾功能衰竭 D.长期进食不足或吸收不良 E.腹泻病史碱性液从消化道丢失
A.小儿生后应尽早户外活动 B.在人多、空气新鲜的地方 C.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D.接受日光照射可防止维生素D缺乏病的发生 E.开始时每天1~2小时,每次10~15分钟,再逐渐延长
A.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不足 B.Th1细胞功能高于Th2细胞功能 C.产生干扰素-r的能力与成人相似 D.产生白细胞介素-4的能力低下 E.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能力低下
A.抗"O"升高 B.血浆白蛋白下降 C.血清补体下降 D.胆固醇升高 E.血沉正常
A.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减少 B.血清铁蛋白减少 C.血清铁减少 D.总铁结合力减少 E.转铁蛋白饱和度减少
A.1,25(OH)2D3 B.促红细胞生成素 C.前列腺素 D.肾素 E.肾上腺素
A.清理呼吸道 B.头罩吸氧 C.机械通气 D.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 E.吸入一氧化氮
A.血小板减少 B.血小板功能不足 C.凝血因子生成不足 D.感染和浸润使毛细血管是渗透性增加 E.DIC
A.生后2~5天出现 B.一般情况好,不伴有其他症状 C.足月儿2周消退 D.足月儿血清胆红素<12.9mg/dl E.血清结合胆红素>1.5mg/dl
A.无心脏炎的急性风湿热患儿需卧床休息至少2周 B.急性期有心脏炎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C.伴有心力衰竭者,则应在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 D.当急性心脏炎症状完全消失,血沉正常时,可逐渐起床活动 E.不需休息
A.生后2周,添加浓鱼肝油和维生素C B.生后1~3个月,添加浓鱼肝油好鲜果汁 C.生后4~6个月,添加泥状食物 D.生后7~9个月,添加末状食物 E.生后10~12个月,添加各种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