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控制性详细规划 B.分区专项规划 C.修建性详细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A.①②④⑤⑥⑧ B.①②④③⑥⑧ C.①②④⑤⑥⑨ D.①②④③⑥⑨
A.行政管理应当是积极的行政管理 B.行政管理应当是以强制实行为手段的管理 C.行政管理应该是高效能的行政管理 D.行政管理应该是创新性的行政管理
A.组织单位 B.设计单位 C.审核单位 D.验收单位
A.全面保护、稳定建设 B.分类保护、确保重点 C.全面保护、重点保护 D.安全保密、确保重点
A.国家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结合 B.拍卖、招标或双方协议 C.城市人民政府出面拍卖、招标或与城市人民政府协议 D.一次性转让
A.城市人民政府 B.建设项目所在地政府 C.规划设计单位 D.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A.市内 B.城市中 C.整个城市 D.城市中心地带
A.明确清晰的职能目标 B.有条不紊的行政组织 C.行政管理的服务功能与管理功能 D.积极的、高效能的、创新性的行政管理
A.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B.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 C.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D.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A.七个 B.六个 C.五个 D.四个
A.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政府 B.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检察院 C.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 D.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上一级人民法院
A.适应工作需要原则 B.精简、精干原则 C.完整、统一原则 D.服从调剂原则
A.按工业建设比重 B.按性质与工业建设比重 C.按影响力大小 D.按历史性质
A.详细规划 B.用地统计 C.用地规划 D.内围规划
A.建筑物外轮廓线投影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B.建筑物外轮廓线投影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C.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率(%) D.建筑物基底总面积与用地红线范围的面积的比率(%)
A.6 B.7 C.8 D.9
A.行政管理者 B.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被管理者 C.政府官员 D.享有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当事人
A.土地所有权的转让 B.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让 C.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D.有期限的土地所有权和无期限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A.国务院 B.城市政府 C.人民代表 D.市民
A.占用一部分耕地 B.使用一部分农业用地 C.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D.在原有土地上兴建
A.国家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宪法所确定的四项基本原则 B.国家行政管理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坚持依法行政 C.国家行政管理必须依照中国基本国情、坚持从经济建设出发的原则 D.国家行政管理必须积极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
A.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B.引进外资,进行土地有偿出让 C.增建市政设施,提高市政设施容量 D.改善道路交通状况
A.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B.城市规划设计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D.城市规划审计部门
A.城市用地 B.规划用地 C.城市规划用地 D.城市建设用地
A.容积率 B.建筑密度 C.建筑高度 D.绿化率
A.20 B.30 C.40 D.50
A.现代化建设事业 B.行政管理形式 C.行政管理目标 D.行政管理功能
A.法律法规 B.城市管理机构 C.政府部门 D.城市建设部门
A.建筑许可证 B.施工许可证 C.管理许可证 D.安全管理许可证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兼有合法、合理性的原则 D.合法性、合理性原则的补充
A.国家法律 B.专业法律 C.城市规划和建设法律 D.城市法律
A.800~10001200~1500 B.1000~12001200~1500 C.1200~15001800~2000 D.1500~18001800~2000
A.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被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 B.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利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义务 C.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利和义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D.国家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
A.申请程序 B.推荐程序 C.检查程序 D.确认程序
A.国务院 B.国务院人事管理部门 C.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发改委
A.省、直辖市 B.市、镇编制城市 C.直辖市、市、镇编制的城市规划 D.地方性区域城市
A.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 B.水平体系和垂直体系 C.主干法和辅助法 D.主干法和次干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C.《城市规划条例》 D.《城建监察规定》
A.依据宪法,符合宪法,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依据法规,符合法规,不得与法规相抵触 C.依据规章,符合规章,不得与规章相抵触 D.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A.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即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的地位在国家行政管理状态中是平等的 B.行政法律关系是不断地产生、变化和发展的 C.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本国公民、外国公民、无国籍人 D.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同时具有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依法参加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才能成为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A.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要求 B.城市详细规划实施的要求 C.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要求 D.城市规划实施的要求
A.保障系统、管理系统、反馈系统 B.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 C.决策系统、保障系统、管理系统 D.执行系统、反馈系统、组织系统
A.1989年10月13日 B.1989年12月26日 C.1990年1月1日 D.1990年4月1日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⑦
A.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性、完整性 B.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性、历史延续性 C.保护该地区的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历史风貌完整性 D.保护该地区的主体建筑,外围要保护性更新
A.集体所有的土地 B.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C.全民所有的土地 D.农村用地
A.规划设计单位 B.选址规划单位 C.人民政府 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A.8章46条约1万字 B.8章72条约7800字 C.6章46条约6600字 D.6章72条约7900字
A.城市总体规划 B.流域或者区域 C.专项规划 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A.实施监督检查时,只有在人员特别紧张时才能一人前往 B.实施监督检查时,若与被检查人发生争执,应立即出示证件,表明身份 C.实施监督检查时,不必通知被检查人,以免对方不配合 D.只要检查合法正当,即使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监察单位也不承担责任
A.行政效率 B.行政效益 C.行政效能 D.行政能率
A.组织结构 B.组织方法 C.组织环境 D.组织意识
A.行政的方法 B.法律的方法 C.交流的方法 D.咨询的方法
A.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中介 B.管理目标、管理程序、被管理者、管理组织、管理机制 C.管理目标、管理人员、被管理者、管理法规、管理监督 D.管理目标、管理程序、被管理者、管理实施、管理审批
A.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是对个人或者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一种制裁,促使其下次履行,不再重犯 B.行政处罚既可对外,也可对内 C.行政处罚具有行为违法的确定性的特点 D.城市规划行政处罚,是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城市规划及其法律规范和规划许可、尚未构成犯罪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A.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规划许可证
A.城市辖区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 B.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 C.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 D.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
A.加强法制观念,提高公务员索质,适应社会发展 B.加强行政法制建设的需要,培养国家公务员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C.实施法治的需要,扩大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适应体制改革的需要 D.适应法治的需要,满足公务员的要求,适应新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A.公平、公开、公正、及时、便民 B.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 C.有错必纠、有法必依 D.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A.进行规划 B.分派使用权 C.转让 D.实行征用
A.制定城市规划 B.核发规划许可证 C.对违法建设作出处罚决定 D.对违法行政人员进行处理
A.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B.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C.编制城市规划各个 D.编制综合规划
A.建设部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C.土地利用建设规划 D.控制城市土地总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由全国人大制定,由国家强制实施,是国家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国家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C.由国家制定的,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国家用来规范行政行为的 D.由国家制定的,由国家通过各级政府实施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
A.环境规划 B.水资源的规划 C.防灾 D.防洪
A.35%;30% B.不应低于35%;不宜低于30% C.30%;25% D.不应低于30%;不宜低于25%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C.《国家基本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D.《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A.总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法律责任和附则 B.总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城市规划的实施、法律责任和附则 C.总则、城市规划的制定、法律责任、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城市规划的实施和附则 D.总则、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规划的实施、法律责任、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和附则
A.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B.城市规划设计单位 C.城镇体系规划部门 D.城镇规划设计单位
A.规律性和能动性 B.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C.专业和综合 D.管理阶段性和长期连续性
A.指国家制定的有普遍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B.指各级政府制定的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C.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D.国家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A.退回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表 B.说明理由并给予书面答复 C.改变选址地点并发给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D.不予答复
A.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 B.行政行为的客体不同 C.行政行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 D.行政行为的结果不同
A.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后 B.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 C.在调查取证之后 D.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后
A.建筑容积率 B.建筑容量 C.建筑密度 D.城市人工环境容量
A.选择建设用地地址 B.核定土地使用性质 C.核定建筑密度 D.确定建设用地范围
A.三个基本层次 B.四个基本层次 C.五个基本层次 D.六个基本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