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朱砂 B.冰片 C.白术 D.大枣 E.苏子
A.粉碎 B.过筛 C.混合 D.制粒 E.干燥
A.牛黄 B.大黄 C.厚朴 D.山萸肉 E.桔梗
A.<5% B.<7% C.<8% D.<10% E.<15%
A.最低转速32倍 B.临界转速 C.临界转速的75% D.临界转速的90% E.最高转速的75%
A.串料法 B.串油法 C.低温粉碎法 D.蒸罐法 E.串研法
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 B.有利于炮制 C.有利于发挥药效 D.制剂的需要 E.利于浸出有效成分
A.不锈钢齿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B.旋锤高速转动的撞击作用 C.机械面的相互挤压作用 D.圆球的撞击与研磨作用 E.高速弹性流体使药物颗粒之间或颗粒与室壁之间的碰撞作用()
A.应先加入物料再开机 B.首先应根据物料选择适宜的机械 C.应注意剔除物料中的铁渣石块 D.粉碎后要彻底清洗机械 E.电机应加防护罩
A.内聚力不同 B.用药部位不同 C.密度不同 D.黏性不同 E.弹性不同
A.鹿茸 B.白芷 C.山药 D.熟地 E.防己
A.降低温度 B.加入粉性药材 C.加入少量液体 D.干燥 E.加入脆性药材
A.干燥 B.加入少量液体 C.加入脆性药材 D.低温粉碎 E.加入粉性药材
A.冰片 B.牛黄 C.麝香 D.樟脑 E.薄荷脑
A.粉碎过程中及时过筛 B.粉碎毒剧药时应避免中毒 C.药材入药部位必须全部粉碎 D.药物不宜过度粉碎 E.药料必须全部混匀后粉碎
A.沉香 B.硫酸铜 C.松香 D.蟾酥 E.五倍子
A.锤式粉碎机 B.球磨机 C.石磨 D.柴田式粉碎机 E.羚羊角粉碎机
A.柴田式粉碎机 B.锤击式粉碎机 C.流能磨 D.球磨机 E.万能粉碎机
A.五号筛 B.七号筛 C.六号筛 D.三号筛 E.四号筛
A.100目 B.80目 C.140目 D.20目 E.以上都不对
A.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60%的粉末 B.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C.全部通过6号筛,并含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D.全部通过7号筛,并含能通过8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E.全部通过8号筛,并含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A.细粉 B.中粉 C.粗粉 D.极细粉 E.最细粉
A.电磁式簸动筛粉机 B.手摇筛 C.旋风分离器 D.振动筛粉机 E.悬挂式偏重筛粉机
A.150μm±6.6μm B.125μm±5.8μm C.250μm±9.9μm D.355μm±13μm E.以上都不是
A.微粉轻质、重质之分只与真密度有关 B.堆密度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 C.微粉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 D.比表面积为单位重量微粉具有的表面积 E.真密度为微粉的真实密度,一般由气体置换法求得表面积
A.微粉的润湿性 B.微粉的粒密度 C.微粉的空隙度 D.微粉的流动性 E.微粉的比表面
A.粒子形态 B.流动性 C.疏松性 D.摩擦性 E.流速
A.便于制备制剂 B.利于浸出有效成分 C.有利于发挥药效 D.有利于环境保护 E.有利于药物溶解
A.外接圆径 B.长径 C.比表面积粒径 D.定方向径 E.有效粒径
A.45% B.48% C.53% D.0% E.56%
A.静脉滴注 B.皮下注射 C.肌肉注射 D.口服稀释液 E.以上都不是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多巴胺 E.异丙肾上腺素
A.多巴胺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去甲肾上腺素
A.正性肌力作用 B.兴奋β受体 C.兴奋α受体 D.对心率的影响 E.被MAO和COMT灭活
A.激动β2受体 B.激动M胆碱受体 C.使心肌代谢产物增加 D.激动α2受体 E.以上都不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阿拉明 E.普萘洛尔
A.皮肤、粘膜血管收缩强 B.微弱收缩脑和肺血管 C.肾血管扩张 D.骨骼肌血管扩张 E.舒张冠状血管
A.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B.兴奋β2受体 C.抑制组胺等过敏介质释放 D.促进CAMP的产生 E.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
A.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缓慢、持久升高 B.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稍下降 C.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脉压变小 D.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上升不明显,脉压增大 E.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A.血压过高 B.静滴部位出血坏死 C.心率紊乱 D.急性肾功能衰竭 E.突然停药引起血压下降
A.诱导肝药酶,使其代谢加快 B.受体敏感性下降 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递质排空 D.其代谢产物拮抗了麻黄碱的作用 E.麻黄碱被MAO和COMT破坏
A.不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B.性质不稳定,口服无效 C.性质稳定,口服有效 D.具中枢抑制作用E.作用快、强
A.麻黄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苯肾上腺素
A.抑制心脏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D.心律失常 E.血压升高
A.激动瞳孔开大肌上的α-R B.阻断瞳孔括约肌上的M-R C.明显升高眼内压 D.可产生调节麻痹 E.可产生调节痉挛
A.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B.激动β2-R C.收缩支气管粘膜血管 D.促使ATP转变为CAMP E.抑制组胺等过敏性物质的释放
A.腹泻 B.中枢兴奋 C.直立性低血压 D.心动过速 E.脑血管意外
A.α-R阻断药 B.β-R激动药 C.神经节N受体激动药 D.神经节N受体阻断药 E.以上均不是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麻黄碱
A.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 B.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C.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D.使局麻时间延长,减少吸收中毒 E.使局部血管扩张,使局麻药吸收加快
A.氯化钙 B.利多卡因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苯上肾腺素
A.为儿茶酚胺类药物 B.能激动α-R C.能增加心肌耗氧量 D.升高血压 E.在整体情况下心率会减慢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甲氧明 D.间羟胺 E.麻黄碱
A.麻黄碱 B.异丙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间羟胺 E.去甲肾上腺素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B.甲亢 C.过敏性休克 D.心脏骤停 E.局部止血
A.麻黄碱 B.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阿托品 E.去甲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