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B.风险分析、提出方案、实施方案 C.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D.风险调查、原因分析、整改、评审
A.仪器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A.l2O B.110 C.116 D.106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 C.危险性与危险源 D.可能性与严重性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A.竣工安全审查 B.专项安全评价 C.安全验收价 D.安全现状评价
A.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 B.危险识别与分析 C.编制评价报告 D.定性、定量评价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坍塌 D.起重伤害
A.安全检查表法 B.系统危险性分析法 C.事件树分析法 D.作业安全分析法
A.最小割集是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起码基本事件 B.顶上事件发生需要所有的基本事件都发生而后发生 C.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²²²²²²if”提出问题 D.故障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对基本事件给出“0或1”
A.因果分析法 B.故障树分析法 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D.危险指数法
火灾是安全生产中重大灾害,它的发生不仅烧毁建筑物,而且诱发其他灾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下图为安全人员编制的失火死亡事故事件树,括号内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则失火死亡发生的概率是()。
A.0.1 B.0.02 C.0.2 D.0.3
A.危险和可操作分析(HZOP) 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C.离差分析法 D.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A.安全预评价 B.安全评价 C.系统安全分析 D.安全验收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A.系统分析实际案例 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 C.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导致事故的间接因素 D.导致事故的原因相关事故的借鉴
A.建筑物坍塌,员工被水泥板砸伤 B.员工不慎坠落,撞击到脚手架导致死亡 C.起吊的重物脱落,将员工击伤 D.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打击员工头部,导致其死亡
A.割集 B.径集 C.最小割集 D.最小径集
A.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C.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D.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A.可行性报告前 B.建设中 C.竣工验收时 D.建设前
A.事故树方法 B.LEC法 C.因果关系分析法 D.危险指数方法
A.或门 B.与门 C.与或门 D.非门
A.最大危险原则 B.概率求和原则 C.重大危险源原则 D.最小伤害原则
A.每一年 B.每三年 C.每二年 D.每四年
A.封面、目录 B.页眉、页角 C.前言、正文 D.著录项、附录
A.被评估单位 B.评估单位 C.当地政府财政 D.国家财政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检查表法 C.安全验收评价 D.预先性安全评价
A.发生过程 B.关联 C.因果关系 D.结果及范围
A.坍塌 B.其他爆炸 C.爆破 D.操作错误
A.20B.17C.21D.24
A.危险性不太大 B.可能危险,需要观察 C.极其危险,停产整顿 D.比较安全,可以生产
A.危险和可操作性方法是一种逻辑定量分析方法 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可以寻找控制发生事故的基本事件 C.事故树分析要求评价人员用“What„„if”提出问题 D.HAZOP是不同专家领域的“头脑风暴法”
A.10、500 B.50、1000 C.10、1000 D.50、500
A.消防综合评价 B.管理安全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专项安全评价
A.确定危险因素的种类和存在的部位 B.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C.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建议 D.收集调查工程、系统的相关技术资料
A.起重机的电线老化,造成的触电伤害 B.员工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 C.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D.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A.可靠性分析 B.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C.LEC法 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A.X1X3 B.X2 C.X1X2X3 D.X1X2
A.结构重要度 B.事故百分比 C.临界重要度 D.关键重要度
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D、当事故可能性不变时,危险与事故严重性有关
A.危险性预先分析 B.致命度分析 C.事故树分析法 D.意外事故分析
A.类比法分析法 B.对照、经验法类比法 C.直接法系统分析法 D.直观经验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
A.设备 B.物质 C.工艺 D.单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工作计划 B.安全责任制 C.领导值班制度 D.安全检查表
A.并联设计 B.串联设计 C.最坏情况设计 D.冗余设计
A.最高事件 B.最低事件 C.顶上事件 D.随机事件
A.人机工程 B.卫生工程 C.系统安全工程 D.管理工程
A.试生产正常运行投产 B.验收完成生产 C.验收完成投产 D.投人生产验收
A.0.15 B.0.005 C.0.05 D.0.06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 D.设计说明书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仅进行危险度分析 C.前者是定量分析,后者是定性分析 D.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定性分析
A.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B.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C.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D.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小于700 B.小于500 C.小于800 D.小于400
A.制药设施 B.石油加工设施 C.采掘设施 D.烟花爆竹生产设施
A.形态数量 B.生产方式储存类型 C.协调性干扰性 D.危险特性数量
A.同时使用了乙炔和氢 B.同时使用了氢和甲烷 C.同时使用了乙炔和甲烷 D.都未达到临界量,无重大危险源
A.爆炸性物质 B.易燃性物质 C.活性化学物质 D.有毒物质
A.Majorhazard(重大危险源) B.Majorrisksources(重大危险源) C.Majorhazardinstallations(重大危险装置或设备) D.其他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D.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A.信息系统全面 B.信息网络全面 C.信息系统宏观 D.信息网络宏观
A.2002年12月3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1年4月1日 D.2001年12月1日
A.监督 B.统一监督 C.分级监督 D.专项监督
A.142种 B.56种 C.72种 D.37种
A.核电站的核反应堆 B.高瓦斯煤矿 C.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D.贮存1000吨汽油的油罐
A.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 D.危险化学品仓库
A.1 B.2 C.3 D.4
A.数量 B.种类 C.危险度 D.能量
A.卫生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 B.安全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 C.环保部门和安全部门 D.环保部门和商业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