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凡接触烟火药的机械传动部分要在主管的允许下使用金属塔扣胶带 B.有烟火药的生产车间可能积聚静电的金属设备、管道及其他导电物体应可靠接地;非金属设备、管道应间接接地 C.与烟火药直接接触的生产工具如勺、盆、筛等应使用铜、铝或木板,严禁使用塑料制品 D.工作台应垫以接地的导电橡胶板
A.在设计阶段采用措施消除机械危险的一种方法 B.在机械事故中,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 C.机械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D.采用本质安全的机械材料
A.接地 B.通风 C.防燥 D.防潮
A.在设计阶段采用措施消除机械危险的一种方法 B.设计者应保证机器发生事故时不出危险 C.把机器部件安置在不可够到的地方 D.车间内合理的布局
A.易燃、易爆炸 B.破裂 C.失效 D.漏氧气
A.上午8点到10点 B.下午2点到4点 C.上午8点到10点,下午2点到5点 D.上午10点到12点,下午5点到7点
A.人通过中间介质被带电体电击 B.人无意或有意与带电危险体接触 C.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D.正常工作中的触电事故
A.直接雷和间接雷 B.直击雷和雷电感应 C.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 D.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
A.压伤 B.绞伤 C.灼伤和烫伤 D.工件的打伤
A.50 B.40 C.30 D.20
A.小于30mm B.30~100mm C.130mm D.大于100mm
A.锯轮罩 B.分离刀和活动防护罩 C.防护栏杆 D.护板
A.直接和间接 B.轻度和中度 C.化学、物理、生物、生理与心理 D.内部和外部
A.可以代替设置 B.没有必要设置 C.不能代替设置 D.可以设置可以不设置
A.空间 B.照明 C.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D.员工的防护衣
A.具有爆炸危险的设备 B.易燃烧 C.振动 D.碰撞
A.漏气 B.破裂 C.失效 D.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
A.性别 B.年龄 C.身高 D.出入作业的地点
A.经常检查 B.提高易损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C.提高工人的技能 D.增强安全意识
A.通过短路把故障部分电源断开 B.增大导电电阻 C.通过阻流 D.切断电源
A.带电体相互接触 B.带电体的碰撞 C.两种物质的接触、摩擦 D.电磁感应
A.50% B.60% C.80% D.90%
A.0.5m B.2m C.2.5m D.3m
A.红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A.合成纤维工作服 B.防油污工作服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D.特殊化学纤维工作服
A.火灾 B.燃烧 C.破裂漏气 D.容器爆炸
A.火灾 B.潮湿 C.毒物 D.击毙
A.工件和刀具做垂直切割 B.工件和刀具固定卡牢并带动工件和刀具进行相对运动 C.刀具固定,工件做运动 D.工件固定,刀具做运动
A.运动形式 B.机床机构 C.机床的原理 D.工件和刀具
A.皮带接头处 B.皮带接头处和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 C.轴的地方 D.转动的过程中
A.本质安全 B.放松对员工的管理,靠其自觉性预防机械危害 C.增强管理 D.提高人员技术
A.轻度事故、重度事故 B.普通事故、特殊事故 C.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D.直接事故和间接事故
A.正常电流通过时通过大地代替导线 B.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电的金属连接 C.切断电路达到保护 D.在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其他点再次接触
A.避雷针 B.隔离 C.封闭 D.避雷器
A.断裂 B.飞出 C.绞手 D.温升异常、机床转速异常
A.常开式 B.常闭式 C.综合式 D.形式不限
A.95 B.90 C.85 D.80
A.1m B.2m C.1.5m D.0.5m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水平挂用 D.勾挂牢靠,挂位不受限制
A.破裂漏气 B.火灾爆炸事故 C.燃烧 D.窒息事故
A.轴 B.齿轮 C.链条 D.齿轮啮合处
A.50mm B.30mm C.20mm D.10mm
A.保护接零 B.保护接地 C.工作接地 D.保证带电体与人体的安全距离
A.不正常的带电 B.通常是指“漏电” C.特殊情况下的带电 D.带电体异常带电
A.2m B.2.5m C.3m D.3.5m
A.可以取代 B.不可取代 C.可设置可不设置 D.多余设置
A.安全连锁 B.安全屏蔽 C.安全障碍 D.密闭保护
A.六棱柱 B.四棱柱 C.多棱柱 D.圆柱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 D.二氧化碳固体粉尘
A.抑制电荷发生 B.抑制电荷积蓄 C.抑制电荷放电 D.采取屏蔽措施
A.标上机器制造商名牌 B.涂上警示颜色 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
A.戒指 B.手套 C.手表
A.着凉 B.被机器转动部分缠绕 C.被机器弄污
A.用汽油洗刷 B.用压缩空气喷 C.用抹布擦净
A.金属板 B.木板 C.金属网
A.手和手指 B.脚 C.眼睛
A.光线强度 B.湿度变化 C.以上两项都能影响
A.取用不方便 B.会造成工作台超负荷 C.工具易与坠落伤人
A.操作着站在砂轮的正面 B.使用前检查砂轮有无破裂和损伤 C.用力均匀磨消
A.围裙 B.防潮服 C.护眼罩
A.不需理会,待擦洗机器时再清洗 B.关闭机器后清洗 C.不需停机,用铁钩清理
A.佩带防尘口罩 B.排放废气,远离密闭场所 C.打开电扇吹风
A.戴褐色眼镜从事电焊 B.操作机床时,戴防护手套 C.借助推木操作剪切机械
A.5% B.10% C.20%
A.400-500 B.500-600 C.600-700
A.设计 B.制造 C.使用 D.维修
A.相同 B.相反 C.相同或相反均可 D.没有要求
A.只要是作业指挥人员发出 B.只要是直接作业人员发出 C.不论何人发出 D.只要是领导发出
A.圆周面正前方,避免侧面方向 B.侧面方向,避免圆周面正前方 C.最好侧面方向,其次圆周面方向 D.最好圆周面方向,其次侧面方向
A.没有安全员在场 B.机器在开动中 C.没有操作手册
A.固定式护罩 B.互锁式护罩 C.触摸式护罩
A.用夹钳取送模具 B.气锤开动前,先空锤试打 C.切断金属毛丕时轻击
A.断开电源,并在显眼处挂上”停机维修”标示牌,方可工作 B.将机器护罩拆除,方便修理 C.即可进行维修工作
A.0.5 B.0.7 C.1
A.通知主管 B.检查过所有安全护罩是否安全可靠 C.机件擦洗
A.实验 B.空车 C.实际
A.直线运动 B.旋转运动 C.切削运动 D.进给运动
A.防护栏杆 B.防护罩 C.防护挡板 D.保险装置
A.最低 B.最高 C.平均值
A.操作者戴护目镜 B.在车床上安装防护挡板 C.脆铜卷屑车刀 D.断屑
A.顶尖 B.卡盘 C.中心架 D.鸡心夹
A.升到最高位置、靠近 B.升到最高位置、远离 C.降到最低位置、远离 D.降到最低位置、靠近
A.扭转 B.弯曲 C.压缩 D.拉伸
A.手动、机动 B.机动、手动 C.机动、机动 D.手动、手动
A.工件 B.切屑 C.铣刀 D.防护罩
A.工人应穿紧身工作服 B.女同志要戴防护帽 C.操作时要戴手套 D.铣削铸铁时要戴口罩
A.极限速度 B.额定转速 C.安全速度
A.一 B.二 C.三 D.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