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4岁,发热3天,无尿1天,查体:体温:37.2℃,神清,结合膜水肿严重,上胸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全腹压痛明显,双肾区叩击痛,血常规:WBC32×109/L,N0.60,L0.40,PLT6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严格控制入水量 B.大剂量速尿静脉推注 C.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 D.血液透析 E.导泻疗法
如图,关于登革热的传播,错误的是()
A.伊蚊吸血后传染期最长可达174天 B.伊蚊吸血后10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 C.登革病毒主要是在伊蚊消化道内复制 D.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 E.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
如图所示,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
A.类肝素物质增多 B.尿毒症致凝血功能异常 C.血管壁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减少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E.血管因子消耗缺乏
A.病毒感染对T细胞的直接破坏 B.被感染T细胞膜因其表达gp120,而与其他细胞相互融合,细胞被破坏 C.HIV可以感染干细胞,使免疫细胞生成减少 D.HIV感染B细胞,能使其大量破坏,抗体生成减少 E.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乙类传染病,但其预防、控制措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方法执行 E.丙类传染病,但其预防、控制措施采取乙类传染病的方法执行
如图所示,恙虫病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A.弛张热 B.淋巴结肿大 C.神经系统症状 D.暗红色斑丘疹 E.焦痂与溃疡
A.全身迟缓性瘫痪 B.恐水 C.怕光 D.因肌痉挛 E.肌肉痉挛
A.4~5个月 B.1~2个月 C.5~8年 D.2~5年 E.5~10年
A.丙肝 B.戊肝 C.丁肝 D.甲肝 E.乙肝
A.经常食生莱 B.钩蚴通过飞沫及痰传播 C.蚊虫叮咬 D.进食熟的虾蟹 E.丝状蚴经皮肤而感染
A.α2球蛋白 B.α1球蛋白 C.白蛋白 D.β球蛋白 E.γ球蛋白
男,44岁,有乙肝病史,现腹胀,右上腹痛,消化不良,消瘦、乏力、贫血、黄疸,血清转氨酶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CT、MRI检查如下图,最准确的诊断是()
A.肝硬化并腹水 B.肝硬化并腹水、再生结节 C.肝硬化腹水、肝癌 D.肝硬化并再生结节 E.肝硬化并腹水、脂肪肝
A.HAV B.CMV C.HBV D.风疹病毒 E.腺病毒
A.百白破疫苗 B.乙型脑炎疫苗 C.钩体菌苗 D.乙型肝炎疫苗 E.风疹疫苗
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伴抽搐1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缩小,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22×109/L,N0.90L0.10,PT110×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 B.吸O2 C.降温 D.镇静 E.立即腰穿送脑脊液检查
3岁患儿,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半天,于9月1日入院。体查:体温40℃,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有时不等大,膝反射活跃,巴氏征阳性,血象WBC15.0×109 /L,N0.75,L0.25,脑脊液无色透明,WBC120×106 /L,N0.80,L0.20,糖2.9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定量0.5g/L,可能的诊断为()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虚性脑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脑型疟疾
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抽搐1天,于7月12日入院。体查:T40.5℃,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呼吸40次/分,不规则,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15×109 /L,中性粒细胞0.8,淋巴0.2,在其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甘露醇快速静滴 B.控制在38℃左右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洛贝林 E.腰穿
7月间,3岁男孩,突起高热、抽搐、昏迷5日,脑膜刺激征阳性,血象:WBC17.0×10/L,N0.80,L0.20,脑脊液常规:WBC5.0×106/L,蛋白0.5g/L,首先应作什么检查()
A.培养+药敏 B.血抹片找疟原虫 C.乙脑特异性IgM抗体 D.显凝试验 E.肛拭子或冷盐水灌肠送大便常规及培养
患者稽留高热五天,伴意识障碍、颈硬、克氏征(+),脑脊液白细胞数150×106 /L,多核0.54,单核0.46,蛋白1.24g/L,糖2.34mmol/L,可排除下列哪一种情况()
A.结核性脑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未充分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 D.钩体病脑膜炎型 E.虚性脑膜炎
A.恐惧不安 B.胡言乱语 C.幻视幻听 D.曾被病犬咬伤而未做特殊处理 E.心率增快
A.对进口动物进行必要的检疫 B.焚毁或深埋病死犬 C.禁止食用犬肉 D.对家犬定期免疫 E.捕杀野犬
A.起病急,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B.起病急,呼吸道症状较重,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C.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D.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重,而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E.起病缓慢,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全身中毒症状也较轻
A.流感病毒毒力强 B.流感病毒易变异 C.人群中新生人口比例增加 D.老年人慢性器质性疾病增多 E.侵入机体的流感病毒数量多
A.起病缓慢 B.上呼吸道症状、卡他症状相对较轻 C.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呼吸困难 D.头痛、乏力、全身酸痛 E.高热
A.新生儿 B.二月龄婴儿 C.四月龄婴儿 D.六月龄婴儿 E.八月龄婴儿
A.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B.口服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 C.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D.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 E.无须处理
A.肺水肿及心肌损害 B.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 C.继发感染 D.肾囊肿 E.腔道出血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缺血性肾小管变性、坏死 B.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 C.肾小管中管型形成 D.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
A.HIV感染临床分为三大类,每类根据CD4+T淋巴细胞数和总淋巴细胞数又可分为三级 B.A类包括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 C.B类为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D.C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各种机会感染、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及并发其他疾病 E.1级为CD4+T淋巴细胞数>0.5×109/L,总淋巴细胞数>2.0×109/L
A.CD3分子 B.CD4分子 C.CD8分子 D.CD19分子 E.CD25分子
A.ELISA检测HIV抗体连续两次阳性者 B.乳胶凝集试验和ELISA检查均阳性者 C.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查均为阳性者 D.任何两种免疫学方法检查HIV抗体均阳性者 E.ELISA连续两次阳性进一步免疫印迹法证实者
A.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B.巨噬细胞吞噬病原 C.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D.中和抗体 E.ADCC
某女视力急剧下降5天,测视力双眼均0.1左右,血检抗-HIV(+)、抗CMV(+),CD4+T淋巴细胞0.2×109/L,应选择何种治疗()
A.氟康唑 B.α-干扰素 C.HAART D.更昔洛韦 E.HAART+更昔洛韦
A.CD4蛋白 B.HIVRNA C.CCR5受体 D.CXCR4受体 E.gp120和gp41
A.骨髓抑制 B.神经毒性 C.消化道症状 D.血脂代谢异常 E.肝毒性
A.gp120和gp41由env基因编码 B.p24由gag基因编码 C.rev能上调gag与env的表达 D.nef能抑制HIV的增殖 E.U蛋白由HIV-2所含基因编码
如图所示,HIV基因变异主要发生在()
A.env基因,特别是gp120编码区 B.pol基因 C.vpr基因 D.gag基因 E.rev基因
A.拉米夫定 B.齐多夫定+拉米夫定 C.更昔洛韦或α-干扰素 D.螺旋霉素+乙胺嘧啶 E.HAART+螺旋霉素+乙胺嘧啶
A.脊液涂片染色镜检 B.脑电图+脑脊液常规 C.颅脑CT检查 D.脑脊液PCR+CT检查 E.HBV-DNA
A.氟康唑 B.复方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E.青霉素
A.不用隔离 B.接触隔离 C.肠道和呼吸道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肠道隔离
A.脑干型 B.脑桥型 C.混合型 D.脊髓型 E.脑型
A.血沉增快 B.肢体瘫痪 C.血沉增快肢体弛缓性瘫痪 D.鼻咽分泌物分离出病毒 E.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A.为裸露的小核糖核酸病毒 B.耐碱不耐酸 C.只侵犯肠道 D.核酸无感染性 E.以上均对
A.IgM阳性 B.IgG阳性 C.IgM和IgG均阳性 D.临床标本中分离到SARS病毒 E.PCR阳性
如图,下列哪项对SARS冠状病毒的描述是错误的()
A.是一种RNA病毒 B.基因和蛋白与已知的人类和动物冠状病毒基本相同 C.接种于猴子,可出现与人类相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 D.对外界的抵抗力和稳定性要强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 E.能在Veto细胞和猴肾细胞中培养繁殖
如图所示,恙虫病的病原体是()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罗氏立克次体 D.立氏立克次体 E.恙虫病东方体
如图所示,下列哪项不属于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皮疹特点()
A.开始为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继而变成暗红色或瘀点 B.多孤立存在,不融合 C.一般1周左右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至2周 D.常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 E.常遗留焦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