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0400÷(1+17%)×17%=20400元 B.128700÷(1+17%)×17%=18700元 C.140400×17%=23868元 D.11700÷(1+17%)×17%=1700元
A.赔偿损失 B.罚款 C.返还财产 D.罚金
A.承租商铺的张某 B.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某市政府 C.接受房屋捐赠的某学校 D.转让厂房的某企业
A.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B.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C.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劳动报酬 D.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A.16000元 B.14000元 C.4000元 D.12000元
A.12个月 B.9个月 C.18个月 D.6个月
A.5个工作日内 B.3个工作日内 C.3日内 D.5日内
A.本票 B.银行汇票 C.商业承兑汇票 D.支票
A.企业生活区用地 B.国家机关自用的土地 C.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D.市政街道公共用地
A.可在发卡机构拓展、签约的特约商户中使用 B.可用于提取现金 C.可用于购买、交换非本发卡机构发行的预付卡 D.卡内资金可向银行账户转移
A.粘单上的第一手背书的被背书人 B.票据上最后一手背书的背书人 C.票据持票人 D.粘单上第一手背书的背书人
A.报刊发行里位和订阅单位之间书立的凭证 B.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C.门市部零星修理业务开具的修理单 D.农林作物保险合同
A.销售货物开具发票时,可按付款方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B.经单位财务负责人批准后,可拆本使用发票 C.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保存期满后,开具发票的单位可直接销毁 D.收购单位向个人支付收购款项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A.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 B.在账簿上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少缴应纳税款的 C.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 D.假报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
A.M县人民法院 B.M县人民政府 C.M县国家税务局 D.M县地方税务局
A.(80+10)×17%=15.3万元 B.(80+20)×17%=17万元 C.80×17%=13.6万元 D.(80+20+10)×17%=18.7万元
A.(30-2)×5%=1.4万元 B.30×5%=1.5万元 C.10×5%=0.5万元 D.(10-2)×5%=0.4万元
A.植物园门票收入 B.网吧上网费收入 C.旅游景区观光电车收入 D.游艺场项目收入
A.工龄补贴 B.加班补贴 C.差旅费津贴 D.岗位律贴
A.业务招待费支出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5%的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B.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 C.向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扣除 D.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与生产经营费用混合并难以划分的,准予全额扣除
A.[(4200-300)-800]×20%=620元 B.4200×(1-20%)×20%-300 C.[4200×(1-20%)-300]×20%=612元 D.4200×(1-20%)×20%=672元
A.抚恤金 B.军人的转业费 C.保险赔款 D.年终加薪
A.最惠国税率 B.普通税率 C.协定税率 D.特惠税率
A.获得住房奖励的个人 B.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企业 C.继承父母汽车的子女 D.出售房屋的个体工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