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B、0.4 C、0.5 D、0.6
A、4 B、5 C、6 D、7
A、2 B、3 C、4 D、5
A、等角横切圆锥投影 B、等角竖切圆锥投影 C、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D、等角竖切椭圆柱投影
A、3W×3M B、4W×4M C、5W×5M D、6W×6M
A、6 B、9 C、12 D、15
A、±5 B、±10 C、±15 D、±20
A、±6 B、±8 C、±10 D、±14
A、20 B、30 C、40 D、50
A、72.289 B、72.260 C、71.289 D、71.260
A、平均海水面 B、大地水准面 C、似大地水准面 D、理论最低潮面
A、±10 B、±15 C、±20 D、±25
A、±1 B、±2 C、±3 D、±4
A、温度 B、潮流 C、深度 D、声速
A、光学 B、无线电 C、卫星 D、水声
A、半测回结束前再观测一次起始方向 B、半测回结束后将度盘位置调到0'00''00'' C、一测回结束后将度盘位置调到0'00''00'' D、一测站结束前在观测一次起始方向
A、三角高程测量 B、地面激光扫描 C、精密水准测量 D、GPS-RTK测量
A、1/54000 B、1/50625 C、1/40500 D、1/28928
A、1.50 B、2.00 C、2.50 D、3.00
A、联系测量 B、贯通测量 C、西部测量 D、检核测量
如右图,a、b、c为一条直线上册3个点,经过测量a、b间的长度Sab和a、间的长度Sac来获得b、c间的长度Sbc。已知Sab、Sac的测量中位差分别为±3.0mm、±4.0mm,则Sbc中的误差为()mm。
A、±1.0 B、±2.6 C、±5.0 D、±7.0
A、野外巡查 B、交叉测量 C、资料对比 D、开挖验证
A、基准点 B、工作基点 C、变形点 D、连接点
A.可同时获得大量变形点信息 B.可获得不同周期的变形量 C.可测定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形 D.不需要设置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A.甲 B.乙 C.丙 D.丁
A.错开表示 B.交替表示 C.用丘界线表示 D.用房屋权界线表示
A.4 B.12 C.23 D.34
A.房屋间无上盖架空通廊 B.无顶盖室外楼梯 C.利用高架路为顶盖建造的房屋 D.房屋天面上的露天泳池
A.房屋扩建,层数发生变化 B.房屋附属门廊拆除 C.房屋门牌号变化 D.房屋用地权界截弯取直
A.±1.2 B.±1.4 C.±1.6 D.±1.8
A.4 B.5 C.6 D.7
A.20 B.15 C.10 C.5
A.住宅餐饮用地 B.商务金融用地 C.农村宅基地 D.城镇住宅用地
A.一 B.二 C.三 D.四
A.±0.2 B.±0.3 C.±0.4 D.±0.5
A.7 B.7—1 C.9 D.9—1
A.福江线 B.江福线 C.闽赣线 D.赣闽线
A.WGS84坐标系 B.任意坐标系 C.地方坐标系 D.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A.8 B.10 C.12 D.14
A.分区界线应与图廓线相一致 B.首末航线应在分区边界线上成边界线外 C.摄区内地貌类型应尽量一致 D.应充分考虑航摄飞机飞行的安全距离
A.200 B.150 C.100 D.50
A.1 B.2 C.3 D.4
A.航摄仪主距 B.摄区代号 C.地面分辨率 D.航摄时间
A.航向 B.旁向 C.基线 D.相邻
A.数据处理 B.数据获取 C.数据建库 D.数据分析
A.激光测地雷达 B.卫星测高雷达 C.合成孔径雷达 D.地下管线探测雷达
摄影测量中,相片上地物投影差改正的计算公式为,当进行高层房屋的投影差改正时,指的是()。
A.屋顶到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B.屋顶到城市平均高程面的高度 C.屋顶到地面的高度 D.屋顶道纠正起始面的高度
A.亮度 B.饱和度 C.色调 D.色温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空中三角测量有不同的像控点布点方式,右图表示的布点方式为()布点,(要点为高程控制点,圆圈点为平高控制点)
A、全野外 B、单墨星 C、区域网 D、航线网
A、圆山顶 B、房顶墙角拐点 C、电杆顶 D、尖山顶
A、投影基线 B、核线 C、方位线 D、主光轴线
A、垂直与飞行方向 B、平行与飞行方向 C、成45°夹角 D、成135°夹角
A、圆柱 B、方位 C、圆锥 D、球面
A、范围法 B、点值法 C、质底法 D、动线法
A、平均比例尺 B、基本比例尺 C、局部比例尺 D、主比例尺
A、地图的用途 B、地图比例尺 C、地图区域形状 D、地图表示方法
A、平面坐标X B、平面坐标Y C、磁北 D、真北
A.固定两端位置。中间内插房屋符号,不合并为街区 B.固定两端位置,外围选取房屋符号,中间合并为街区 C.固定两端位置,全部合并为街区 D.不固定两端位置,按密度选取房屋符号
A.等高线形状不应随细部的删除而改变 B.同一斜坡上等高线图形应协调一致 C.等高线应显示地貌基本形态特征 D.等高线应反映地貌类型方面的特征
A.地图学是GIS的基础 B.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 C.GIS强调空间数据分析 D.GIS是地图学研究的前提
A.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 B.通视分析、缓冲区分析 C.网络分析、叠加分析 D.网络分析、缓冲区分析
A.调整优化空间E-R图 B.映射空间E-R图到数据表 C.转化空间E-R图到数据模型 D.用空间E-R图展示现实世界
A.重要性法 B.中心归属法 C.长度占优法 D.面积占优法
A.最短路径分析技术 B.缓冲区分析技术 C.空间叠加分析技术 D.资源定位和配置技术
A.可以定期进行全面更新,也可以进行动态局部更新 B.可以全要素更新,也可以一种或几种要素更新 C.更新后成果整体精度高于原数据精度 D.可以按图幅进行更新,也可以按区域进行更新
A.是面向用户需求的特定地理信息 B.可分为专题空间数据和专题非空间数据 C.专题空间数据包括点、线、面三种类型 D.只能反映可见的自然、社会、经济现象
A.道路名称 B.道路起止点 C.道路日常养护单位 D.道路数据生产单位
A.确定GIS软件系统选型 B.分析GIS项目风险 C.培训GIS项目用户 D.明确GIS数据用途
A.系统效率 B.系统效益 C.可扩展性 D.可靠性
A.具有相关交通信息 B.具有实时导航功能 C.具有地图高程信息 D.具有兴趣点信息
A.产品开发任务编制、样品制作、规格设计、产品设计、工具开发 B.产品设计、规格设计、工具开发、样品制作、产品开发任务编制 C.产品开发任务编制、产品设计、规格设计、工具开发、样品制作 D.工具开发、产品设计、规格设计、样品制作、产品开发任务编制
A.提供地理信息浏览查询 B.一般采用C/S模式 C.一般采用SOA架构 D.基于开放的标准
A.数据文件命名规则设计 B.数据分层原则设计 C.数据空间索引设计 D.数据关联方式设计
A.服务发布软件 B.服务管理软件 C.数据采集软件 D.数据维护软件
A.信息搜索技术 B.地图瓦片生成技术 C.Ajax/Flash技术 D.动态地图投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