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C.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D.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A.签订采购合同 B.资本的增减 C.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D.财物的收发
A.合法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A.记载和储存会计信息 B.分类和汇总会计信息 C.核查和校正会计信息 D.编报和输出会计信息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A.出现严重财务困难 B.大规模削减业务 C.涉及诉讼 D.转产生产新产品
A.本期销售商品一批,并已收款 B.本期预收购货款 C.本期预付购货款 D.本期计提的短期借款利息
A.发放现金股利 B.用银行存款购买办公用品 C.用现金发放职工工资 D.用银行存款支付应交的所得税
A.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没有监督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核算就失去了依据 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A.利润分配 B.利润的计算 C.亏损弥补 D.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核对 C.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结存数与财产物资实存数核对 D.各种应收款项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单位或个人核对
A.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插入空白账页 B.可以防止账页散失 C.可以防止记账错误 D.便于分工记账
A.丁公司若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1次,金额为8800元 B.丁公司若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3次,金额分别为3000元、2000元、3800元 C.丁公司若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且采用全月一次汇总法,“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1次,金额为8800元 D.丁公司若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且采用全月一次汇总法,“原材料”总分类账户3月份的借方登记次数为3次,金额分别为3000元、2000元、3800元
A.企业已收款记账而银行尚未收款记账 B.企业已付款记账而银行尚未付款记账 C.银行已收款记账而企业尚未收款记账 D.银行已付款记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A.备用金 B.其他货币资金 C.银行存款 D.库存现金
A.外埠存款 B.银行本票存款 C.信用卡存款 D.存出投资款
A.X企业收到该票据时,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0000元 B.3个月后,该应收票据到期,X企业收回款项11700元,应借记银行存款11700元 C.如果票据到期,Y企业无力偿还,则X企业应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D.无需确认增值税额
A.借:预付账款——甲公司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 B.借:原材料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预付账款——甲公司702000 C.借:原材料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预付账款——甲公司400000 应付账款——甲公司302000 D.借:预付账款一甲公司302000 贷:银行存款302000
A.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C.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D.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