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报表
A.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相关的 B.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匹配的 C.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无关的 D.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独立的
A.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每个样本单元不是随机抽取的 B.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30名学生不是在所有的组都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 C.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同被抽中的机会 D.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学生是被随机抽取的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实验法 D.观察法
A.30分以下,31分-60分,61分-80分,80分以上 B.50分以下,50分-70分,70分-90分,90分以上 C.40分以下,40分-60分,60分-80分,80分以上 D.40分以下,41分-59分,60分-79分,80分以上
A.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是150 B.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比同龄人平均收缩血压高1.5个标准差 C.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是他同龄人收缩血压平均值的1.5倍 D.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比他同龄人收缩血压平均值高1.5
A.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 B.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总体的参数 C.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等于被估计总体的参数 D.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
A.调查中有4%的被调查者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想法 B.在615人中大约会有4%的人拒绝访问 C.在615人中大约会有4%的人没有电话 D.样本比例与总体比例之间的差异绝对值小于4%
A.肯定会犯错误 B.肯定会犯第一类错误 C.可能会犯错误 D.会同时犯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A.假设检验是一种测量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拒绝原假设的方法 B.备择假设是针对样本统计量设计的 C.当原假设被拒绝时,说明原假设是错误的 D.一个好的假设检验应该能够说明原假设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A.3.3度 B.16.5度 C.25.2度 D.41.7度
A.回归平方和是由于x与y的变化引起的变化部分 B.残差图中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水平的带状区域中,说明选用的模型比较合适 C.两个模型中残差平方和越小的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 D.y的变差平方和可表示为
A.选取接近1的值 B.选取接近0的值 C.选取0.5值 D.选取大于0.5的值
A.115.0% B.114.0% C.116.0% D.115.8
A.某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减少 B.某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增加 C.消费者收入增加,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消费者的偏好改变,某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D.消费+投资+净出口
A.货币乘数 B.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C.税收乘数的相反数 D.平衡预算乘数
A.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 B.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均衡 C.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均衡 D.非均衡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商业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C.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A.出口减进口 B.资本流出减进口 C.资本流出减资本流入 D.GDP减资本流出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有单位弹性 D.具有无限弹性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恒等于1
A.L=f(p) B.L=f(r) C.L=f(y) D.L=f(y,r)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A.增加和利率上升 B.减少和利率上升 C.增加和利率下降 D.减少和利率下降
A.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B.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C.繁荣、复苏、衰退、萧条 D.衰退、复苏、萧条、繁荣
A.实物 B.货币 C.黄金 D.白银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B.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以上三个机构共同
A.细目 B.子目 C.明细分类科目 D.总分类科目
A.右方 B.贷方 C.借方 D.减方
A.生产成本4200元 B.制造费用4200元 C.生产成本—A产品2100元,生产成本—B产品1400元,制造费用700元 D.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200元
A.一次开设、多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 B.多次开设、一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 C.一次填制、一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 D.一次填制、多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
A.制造费用4000元,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5000元 B.管理费用4000元,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5000元 C.营业外支出4000元,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5000元 D.管理费用1000元,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5000元,营业外支出3000元
A.期末余额 B.期末余额扣除其所属明细科目中反映的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金额后的余额 C.期末余额扣除其所属明细科目中反映的本年内到期偿还金额的余额 D.期末余额扣除本年内到期偿还的金额后的余额
A.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B.资产负债表后事项 C.财务报表列报 D.合并财务报表
A.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B.企业的负债结构以及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C.债权人的资产结构及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D.债权人的负债结构及其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A.245250/[(6568000+7658000)/2]*100%=3.45% B.(245250+32000)/[(6568000+7658000)/2]*100%=3.90% C.165250/[(6568000+7658000)/2]*100%=2.32% D.(165250+32000)/[(6568000+7658000)/2]*100%=2.77%
A.45687000/42345000*100%=107.89% B.(45687000–1500000–1000000)/42345000*100%=101.993% C.(45687000–1500000)/42345000*100%=104.35% D.(45687000–1000000)/42345000*100%=1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