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当事人选择的乙国法,仅指该国的实体法,既不包括其冲突法,也不包括其程序法 B.如乙国不同州实施不同的法律,人民法院应适用该国首都所在地的法律 C.在庭审中,中国当事方以乙国与该纠纷无实际联系为由主张法律选择无效,人民法院不应支持 D.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即将结束时决定将选择的法律变更为甲国法,人民法院不应支持
A.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 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
A.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要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 B.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应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范围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D.提升备案审查能力,有助于提高备案审查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
A.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法治保障 B.推进反腐败立法,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机制 C.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应当加快社会组织立法 D.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A.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和提高司法公信力 B.有助于消除审判权运行的行政化问题 C.有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原则 D.有利于就地化解纠纷,减轻最高法院本部办案压力
A.从符合条件的律师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 B.实行招录人才的便捷机制,在特定地区,政法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担任法官 C.建立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 D.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员优先选拔至领导岗位
A.不违背法律的民俗习惯可以作为裁判依据 B.只有在民事案件中才可适用诚实信用原则 C.在司法判决中,诚实信用原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加以适用 D.诚实信用原则可以为相关的法律规则提供正当化基础
A.法学学说在当代中国属于法律原则的一种 B.在我国,法学学说中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 C.一般而言,只能在民事案件中援引法学学说 D.参考法学学说有助于对法律条文作出正确理解
A.“徐某作案时辨认和控制能力存在,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这句话包含对事实的法律认定 B.法院判决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但未体现评价作用 C.该案中法官运用了演绎推理 D.“徐某被何某侮辱后一直寻机报复,某日携带尖刀到何某住所将其刺成重伤”是该案法官推理中的大前提
A.解释法律时应首先运用文义解释方法 B.法官对条文作了扩张解释 C.对条文文义的扩张解释不应违背立法目的 D.一般而言,只有在法律出现漏洞时才需要进行法律解释
A.并非由某个个案裁判而引起 B.仅关注语言问题而未涉及解释结果是否公正的问题 C.具有法律约束力 D.不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A.在性质上属于组织性规范 B.通过《民法通则》中有关姓名权的规定得到了间接实施 C.法院在涉及公民名誉权的案件中可以直接据此作出判决 D.与法律中的有关规定相结合构成一个有关人格尊严的规范体系
A.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文化制度包含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B.国家鼓励自学成才,鼓励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C.是否较为系统地规定文化制度,是社会主义宪法区别于资本主义宪法的重要标志之一 D.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A.乙县选民有权罢免受贿的该县人大代表 B.乙县受贿的人大代表应向其所在选区的选民提出辞职 C.甲市人大代表候选人行贿行为属于破坏选举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 D.在选举过程中,如乙县人大主席团发现有贿选行为应及时依法调查处理
A.村民会议有权撤销该方案 B.由该村所在地的乡镇级政府责令改正 C.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法院予以撤销 D.村民代表可以就此联名提出罢免村委会成员的要求
A.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该决定不适当,可以提请上级人大常委会撤销 B.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发现该决定与上位法不一致,可以作出合法性解释 C.与文化部有关文化保护的规定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D.与文化部有关文化保护的规定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A.建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B.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规范和减少政府立法活动 C.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加强立法后评估,引入第三方评估 D.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A.该执法机构应责令三企业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 B.丙企业举报有功,可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C.如丁因垄断行为遭受损失的,三企业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D.如三企业行为后果极为严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A.乙公司侵犯了甲公司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B.乙公司将“飞鸿”登记为企业字号并突出使用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C.甲公司因调查乙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应由乙公司赔偿 D.甲公司应允许乙公司在不变更企业名称的情况下以其他商标生产销售合格的酱油
A.以课税对象为划分标准,个人所得税属于动态财产税 B.非居民纳税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 C.居民纳税人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D.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实行加成征收
A.该厂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B.因田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无论是否在规定的医疗期内该厂均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C.如该厂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成立,无需向田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D.如该厂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违法,田某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2倍的赔偿金
A.友田公司作出扣减工资的决定,应就其行为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 B.如此案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有权向法院起诉 C.李某既可向甲区也可向乙区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D.对于友田公司给李某造成的损害,友田公司和金科公司应承担连带责任
A.甲向乙转让时应报经有批准权的政府审批 B.乙向丙转让时,应已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C.丙受让时改变土地用途,须取得有关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的同意 D.丙取得该土地及房屋时,其土地使用年限应重新计算
A.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 B.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C.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重点污染物监管不力 D.当地重点排污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
A.化工厂 B.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C.污水处理设施维护机构 D.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A.具有中国国籍,除非其出生时即具有甲国国籍 B.可以同时拥有中国国籍与甲国国籍 C.出生时是否具有甲国国籍,应由甲国法确定 D.如出生时即具有甲国国籍,其将终生无法获得中国国籍
A.国务院总理与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无需出具全权证书 B.由于中国已签署《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该公约对我国具有拘束力 C.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有冲突的,均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D.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或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公布
A.二人可约定其财产关系适用韩国法 B.如诉讼离婚,应适用中国法 C.如协议离婚,二人没有选择法律的,应适用中国法 D.如协议离婚,二人可以在中国法、韩国法及德国法中进行选择
A.甲国的行为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 B.乙、丙两国可向上诉机构申请强制执行 C.乙、丙两国经授权可以对甲国采取中止减让的报复措施 D.乙、丙两国的报复措施只限于在同种产品上使用
A.只要该企业有关“香槟”的商标注册申请在先,商标局就可以为其注册 B.如该注册足以使公众对该产品的来源误认,则应拒绝注册 C.如该企业是在利用香槟这一地理标志进行暗示,则应拒绝注册 D.如允许来自法国香槟的酒产品注册“香槟”的商标,而不允许中国企业注册该商标,则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
A.里德是甲国人,中国不能对其征税 B.因里德在中国停留超过了183天,中国对其可从源征税 C.如中国已对里德征税,则甲国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对里德征税 D.如里德被甲国认定为纳税居民,则应对甲国承担无限纳税义务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B.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有利于他们形成共同的法律信仰、职业操守和提高业务素质、职业技能 C.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度体系、教育培训及考核机制 D.为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和鼓励志愿者发挥作用,可采取自愿无偿和最低成本方式提供社会法律服务
A.赵法官参加学术研讨时无意透露了未审结案件的内部讨论意见 B.钱检察官相貌堂堂,免费出任当地旅游局对外宣传的“形象大使” C.孙律师在执业中了解到委托人公司存在严重的涉嫌偷税犯罪行为,未向税务机关举报 D.李公证员代其同学在自己工作的公证处申办学历公证
A.与当事人(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是法律职业人员共同的回避事由 B.法律职业人员的回避,在其《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均有明文规定 C.法官和检察官均有任职回避的规定,公证员则无此要求 D.不同于其他法律职业,律师回避要受到委托人意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