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B.防火、消防是否满足要求 C.建筑材料来源有无保证 D.图纸是否符合监理规划所提要求
A.工程设计 B.工程施工 C.工程决策 D.工程竣工验收
A.隐蔽性 B.波动性 C.影响多样性 D.影响复杂性
A.以预防为主 B.以人为核心 C.质量第一 D.质量标准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A.业主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 B.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要求 C.承包单位施工组织的要求 D.监理单位监理规划的要求
A.勘察规划 B.勘察方案 C.勘察管理文件 D.勘察工作责任制
A.项目技术负责人 B.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C.总监理工程师 D.专业监理工程师
A.建设单位现场代表 B.项目技术负责人 C.监理工程师 D.项目经理
A.自检 B.抽检 C.交接检 D.专检
A.施工单位的试验室 B.建设单位指定的试验室 C.监理单位指定的试验室 D.与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的第三方试验室
A.未经技术资质审查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 B.采用未经审查认可的代用材料 C.施工中出现质量缺陷的异常情况 D.承包单位未经许可擅自施工
A.分为一、二级 B.分为一、二级和临时级 C.分为一、二、三级 D.不分级
A.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计量仪器检测设备的质量控制 B.对从事计量作业人员技术水平资格的审核 C.检查作业者的操作方法是否得当 D.检查现场检测的原始记录是否可靠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质量监督站 D.项目监理机构
A.旁站 B.专检 C.平行检验 D.巡视
A.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安装单位 D.供货厂商
A.专业监理工程师 B.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 C.设备供应商 D.总监理工程师
A.α<5%,β<5% B.α<5%,β<10% C.α<5% D.α<1%,β<10%
A.施工单位质检员 B.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C.专业监理工程师 D.质量监督站监督员
A.项目技术负责人 B.建设单位现场代表 C.项目经理 D.专业监理工工程师
A.由建设单位最终裁定 B.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协调处理 C.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D.由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协调处理
A.一般质量事故 B.严重质量事故 C.重大质量事故 D.特别重大质量事故
A.签发监理通知 B.签发工程暂停令 C.通知建设单位 D.报告政府主管部门
A.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B.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A.请专家论证 B.进行定期观测 C.做必要的试验和鉴定工作 D.请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可
A.相关图法 B.树枝图法 C.排列图法 D.直方图法
A.设计计算允许误差 B.材料规格品种使用错误 C.施工方法不当 D.机械设备出现故障
A.单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多次抽样 D.整群抽样
A.GB/T19000-2000 B.GB/T19001-2000 C.GB/T19004-2000 D.ISO19011
A.质量要求 B.质量水平 C.质量宗旨和方向 D.质量策划
A.有效性和效率 B.科学性 C.管理水平 D.创造价值能力
A.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 B.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 C.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 D.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
A.未明确项目的准备金和建设成本上升费用 B.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C.应急费和建设成本上升费用 D.未明确项目的准备金和不可预见准备金
A.成本计算估价法和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 B.成本计算估价法和概算指标法 C.分部组合估价法和百分比法 D.概算指标法和定额估价法
A.直接费 B.间接费 C.所得税 D.营业税
A.5930 B.5948 C.6090 D.6108
A.措施费 B.材料费 C.检验试验费 D.研究试验费
A.企业管理 B.消耗量的价值 C.社会平均消耗 D.社会平均先进消耗
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B.措施项目清单 C.其它项目清单 D.零量工作项目表
A.分包法 B.实物量法 C.概算法 D.参数法
A.全费用综合单价 B.不完全费用综合单价 C.工料综合单价 D.实物量综合单价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项工程 D.单位工程
A.签订委托协议 B.方案编制与优化 C.制订工作计划 D.项目评价
A.112.00 B.112.68 C.132.47 D.152.19
A.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 B.投资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 C.项目偿债备付率 D.项目净现金流量
A.114.75 B.134.39 C.145.15 D.160.00
A.初步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 B.设计进度的控制 C.设计概算的编制 D.设计费用的支付
某产品各功能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如表所示,应列为价值工程优先改进对象的是()功能。
A.F1 B.F2 C.F3 D.F4
A.标准预算审查法 B.重点审查法 C.逐项审查法 D.对比审查法
A.工程量清单中提供的工程量 B.承包人投标书中填报的工程量 C.按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D.工程标底计算所依据的工程量
A.土方分项工程单价适当提高,电气安装分项工程单价适当降低 B.土方分项工程单价适当降低,电气安装分项工程单价适当提高 C.两者单价均适当提高 D.两者单价均适当降低
A.所有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 B.所有工作均按最迟开始时间安排 C.早期工作按最早时间安排,后期工作按最迟时间安排 D.早期工作按最迟时间安排,后期工作按最早时间安排
A.由承包人和工程师共同提出,经业主批准后执行 B.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提出,经业主确认后执行 C.由业主提山,经承包商同意后执行 D.由承包入提出,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A.24.18 B.30.25 C.33.18 D.34.52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位工程 D.单项工程
A.编制工程项目设计出图计划 B.进行环境及施工现场条件的调查和分析 B.审查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D.进行工程项目工期目标的论证和决策
A.施工图设计工作进度计划表 B.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C.工程项目进度平衡表 D.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A.明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直观表示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C.明确表达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 D.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A.施工段 B.流水强度 C.流水节拍 D.施工过程
A.间歇时间 B.流水步距 C.流水节拍 D.提前插入时间
A.3 B.4 C.6 D.10
A.5和4 B.5和3 C.4和2 D.3和4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有()条。
A.1 B.2 C.3 D.4
A.总时差最小 B.自由时差为零 C.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D.时间间隔最小
A.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时间间隔全部为零 B.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时距总和最大 C.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 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B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A.均为1周 B.分别为3周和1周 C.均为3周 D.分别为4周和3周
在下图所示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如果C、E、H三项工作因共用一台施工机械而必须顺序施工,则该施工机械在现场的最小闲置时间为()周。
A.4 B.3 C.2 D.1
A.改变关键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而使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 B.改变关键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而使计划工期满足要求工期 C.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要求工期满足计划工期 D.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
A.工期固定条件下最低工程总成本 B.资源有限条件下最低工程总成本 B.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 D.工程总成本最低时资源均衡使用
某工程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节点中下方数字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其中关键工作是()。
A.工作A和工作B B.工作C和工作D C.工作B和工作E D.工作C和工作E
A.本工作及后续工作的总时差 B.本工作及后续工作的自由时差 C.非关键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D.总工期和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
A.实际进度超前的时间 B.实际进度拖后的时间 C.实际超额完成的任务量 D.实际拖欠的任务量
A.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时,则此进度偏差只影响后续工作 B.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时,则此进度偏差只影响总工期 C.工作的进度偏差未超过该工作的自由时差时,则此进度偏差不影响后续工作 D.非关键工作出现进度偏差时,则此进度偏差不会影响后续工作
A.编制工程设计作业进度计划 B.审查设计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C.检查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 D.编制工程设计阶段进度计划
A.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 B.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B.协助承包单位确定工程延期时间 D.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
A.0.013 B.0.015 C.0.017 D.0.020
A.改进施工工艺 B.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 C.增加每天的施工时间 D.改善劳动条件
A.详细的工程延期申述报告 B.工程延期意向通知 C.工程延期理由及依据 D.准确的工程延期时间
A.确定物资供应分包方式 B.确定物资供应中标单位 C.办理物资运输有关手续 D.组织编制物资供应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