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应严格无菌操作 B.伤口敷料一旦有渗液应立即更换 C.更换敷料前洗手,处理不同病人之间也要洗手,即使处理同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伤口之间也应清洁双手 D.保持ICU室内空气清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室内污染等 E.以上全正确
A.121℃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需15分钟 B.132℃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需15分钟 C.13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需15分钟 D.121℃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需20分钟 E.121℃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需30分钟
A.应坚持早期、联合、大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B.有结核病中毒症状,X线下病灶有浸润 C.病灶部分硬结,病菌阴性者,可先观察 D.吡嗪酰胺能杀灭吞噬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 E.初治病例如条件允许,尽量采用短程化疗
A.苯巴比妥钠 B.吗啡 C.阿托品 D.地西泮 E.哌替啶
A.胃癌 B.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C.溃疡性结肠炎 D.消化性溃疡 E.结核性腹膜炎
A.输新鲜血小板 B.X线脾区照射 C.使用止血药 D.使用糖皮质激素 E.做脾切除手术
A.红细胞数量和质量的改变 B.脾功能亢进 C.血细胞寿命缩短 D.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E.肝功能衰竭
A.酮症酸中毒 B.心脑血管病变 C.感染 D.糖尿病肾病 E.非酮症性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A.污染区指病室、患者厕所、浴室及污物处置室 B.医护办公室、消毒室、走廊属于半污染区 C.清洁区指医护办公室、走廊 D.医护值班室、更衣室、配膳室、库房属于清洁区 E.传染病房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A.酒醉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癔症
A.伤口内出血压迫血管 B.急性喉头水肿 C.双侧喉返神经损伤 D.双侧喉上神经损伤 E.气管软化塌陷
A.腰1~2椎 B.腰2~3椎 C.腰3~4椎 D.腰4~5椎 E.腰5~骶1
A.前尿道 B.后尿道 C.肾 D.输尿管 E.膀胱
A.阴道 B.直肠子宫陷凹 C.输卵管 D.子宫韧带 E.卵巢
A.月经来潮前第5天 B.月经来潮的第5天 C.月经来潮的第10天 D.月经干净后第5天 E.性生活前小时
A.维生素C B.糖皮质激素 C.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D.阿昔洛韦 E.维生素Bl2
A.不伤害原则就是消除任何医疗伤害 B.不伤害原则就是要求医生对患者丝毫不能伤害 C.因绝大多数医疗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不伤害原则是做不到的 D.不伤害原则要求对医学行为进行受益与伤害的权衡,把可控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E.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意味着绝对伤害
A.疑似传染病病人 B.甲类传染病病人 C.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D.乙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E.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以外的乙类传染病病人
A.食管下端静脉曲张 B.脐周静脉曲张 C.腹壁静脉曲张 D.下肢静脉曲张 E.痔静脉曲张
A.发作最严重时 B.第一次完全缓解时 C.联合化疗的同时 D.第二次完全缓解时 E.进行化疗之前
A.细菌数大于102/ml B.细菌数大于104/ml C.细菌数大于105/ml D.细菌数小于105/ml E.细菌数在102~105/ml
A.年龄>25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有重度浸润性突眼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妊娠 D.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E.白细胞计数<3×109/L
A.饮食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 B.1型糖尿病伴眼底病变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1型糖尿病 E.肥胖的饮食控制无效的糖尿病
A.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B.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C.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D.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前壁 E.胃体
A.头痛剧烈 B.呕吐频繁 C.意识障碍 D.呼吸骤停出现早 E.血压升高,脉缓有力
A.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B.大隐静脉瓣膜闭锁不全 C.股静脉瓣膜闭锁不全 D.深静脉回流不畅 E.股静脉阻塞
A.肋骨骨折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血胸 E.胸壁软组织损伤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A.生理需要 B.交际需要 C.认知需要 D.安全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A.脑炎 B.脑膜炎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肿瘤 E.脑脓肿
A.肺心病 B.肺炎 C.左心衰竭 D.呼吸衰竭 E.肺癌
A.肺部感染 B.泌尿道感染 C.伤口感染 D.吸收热 E.切口感染
A.5%碳酸钠溶液 B.10%葡萄糖酸钙 C.乳酸钠溶液 D.毛花苷丙(西地兰) E.利多卡因
A.自发性腹膜炎 B.心力衰竭 C.肾衰竭 D.肝性脑病 E.水、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