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先外后内 B.先大后小 C.先短后长 D.先浅后深
A.云母 B.长石 C.石英 D.方解石
A.基岩上部裂隙中的潜水 B.单斜岩溶化岩层中的承压水 C.黏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无压水 D.裸露岩溶化岩层中的无压水
A.钢管排架 B.钢筋或型钢拱架 C.钢筋砼柱 D.钢管砼柱
A.泥灰岩 B.凝灰岩 C.泥岩 D.页岩
A.方向一致 B.方向相反 C.交角大些 D.交角小些
A.整体性 B.抗渗性 C.稳定性 D.抗冻线
A.2-4米 B.3-8米 C.6-12米 D.9-15米
A.桁架结构B.筒体结构C.网架结构D.悬索结构
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四道
A.90-120㎜ B.120-150㎜ C.150-180㎜ D.180-250㎜
A.大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B.中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C.小型构件装配型楼梯 D.悬挑装配式楼梯
A.3.25米 B.3.30米 C.3.50米 D.3.75米
A.不小于1.0米 B.不大于1.0米 C.不小于2.0米 D.不大于2.0米
A.U形桥台 B.耳墙式桥台 C.八字式桥台 D.埋置式桥台
A.排架结构 B.刚架结构 C.钢结构 D.钢管砼结构
A.城市交通现状 B.城市规模 C.人口数量 D.经济实力
A.距离城区10KM以外 B.距离城区10KM以内 C.居住区内的城市交通干道上 D.居住区外的城市交通干道上
A.3.7-3.1 B.3.0-2.3 C.2.2-1.6 D.1.5-1.0
A.20㎜ B.30㎜ C.40㎜ D.60㎜
A.5% B.10% C.15% D.20%
A.260千克 B.280千克 C.310千克 D.350千克
A.玻璃纤维 B.乙二胺 C.DBP和DOP D.合成树脂
A.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B.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C.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D.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
A.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B.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大 C.耐久性好 D.延展性好
A.岩棉 B.石棉 C.玻璃棉 D.膨胀蛭石
A.间断式水平挡土板横撑式支撑 B.连续式水平挡土板横撑式支撑 C.垂直挡土板式支撑 D.重力式支护结构支撑
A.砂土 B.湿陷性黄土 C.杂填土 D.软黏土
A.地下水位以下,深度在15米以内的湿陷性黄土地基 B.地下水位以上,含水量不超过30%的地基土层 C.地下水位以下的人工填土地基 D.含水量在25%以下的人工填土地基
A.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运输 B.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运输 C.堆放层不宜超过10层 D.不同规格的桩按上小下大堆放
A.桩重大于2吨时,不宜采用“重锤低击”施工 B.桩重小于2吨时,可采用1.5-2倍桩重的桩锤 C.桩重大于2吨时,可采用桩重2倍以上的桩锤 D.桩重小于2吨时,可采用“轻锤高击”施工
A.定位-吊桩-对中-压桩-接桩-压桩-送桩-切割桩头 B.吊桩-定位-对中-压桩-送桩-压桩-接桩-切割桩头 C.对中-吊桩-插桩-送桩-静压-接桩-压桩-切割桩头 D.吊桩-定位-压桩-送桩-接桩-压桩-切割桩头
A.适于软土中形成桩基础 B.扩大桩底支撑面 C.增大桩身周边土体的密实度
A.砼抗压强度标准值和单位用水量 B.砼施工配制强度和砂浆 C.砼施工配制强度和水泥强度等级值 D.砼抗压强度标准值和砼强度标准值
A.安骨架、钢筋-张拉-安底、侧模-浇灌-养护-拆模-施张 B.安底模、骨架、钢筋-张拉-支侧模-浇灌-养护-拆模-放张 C.安骨架-安钢筋-安底、侧模-浇灌-张拉-养护-放张-拆模 D.安底模、侧模-安钢筋-张拉-浇灌-养护-放张-拆模
A.优先采用竖向填筑法 B.尽量采用水平分层填筑 C.纵坡大于12%时不宜采用混合填筑 D.不同性质的土不能任意混填
A.长度较小的路堑 B.深度较浅的路堑 D.有效扩大桩柱直径
A.顶推法 B.转体法 C.悬臂浇筑法 D.悬臂拼装法
A.0.36 B.0.58 C.0.65 D.0.70
A.喷嘴处水压应比工作风压大 B.工作风压随送风距离增加而调低 C.骨料回弹率与一次喷射厚度成正比 D.喷嘴与作业面之间的距离越小,回弹率越低
A.通过起重机械吊挂调试 B.在沉井内注水调试 C.通过中心线两侧挖土调试 D.在沉井外侧卸土调试
A.010503002001 B.010405001001 C.010505002001 D.010506002001
A.建筑物高度为2.00米部分,应计算全面积 B.建筑物高度为1.8米部分,不计算面积 C.建筑物高度为1.2米部分,不计算面积 D.建筑物高度为2.1米部分,应计算二分之一面积
A.无围护结构的不计算面积 B.无围护结构的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C.有围护结构的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D.有围护结构的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A.层高不足1.80者不计算面积 B.层高为2.10米的部位计算1/2面积 C.层高为2.10米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D.层高为2.10米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A.按回(走)廊水平投影面积并入大厅面积 B.不单独计算建筑面积 C.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D.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A.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B.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 C.按控制室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D.按控制室底板水平面积的1/2计算
A.建筑物场地厚度为350㎜挖土应按平整场地项目列项 B.挖一般土方的工程量应按开挖虚方体积计算 C.基础土方开挖应区分沟槽,基坑和一般土方项目分别列项 D.冻土开挖工程量需按虚方体积计算
A.432立 B.576立 C.720立 D.1008立
A.山坡凿石按一般石方列项 B.考虑石方运输,石方体积需折算为虚方体积计算 C.管沟石方均按一般石方列项 D.基坑底面积超过120平米的按一般石方列项
A.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量为896立 B.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量为2240平 C.强夯地基工程量按一般土方项目列项 D.强夯地基工程量为896立
A.振冲桩(填料)按设计图示处理范围以面积计算 B.砂石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不包括桩尖)计算 C.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D.深层搅拌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桩长计算
A.地下连续墙按设计图示墙中心线长度以米计算 B.预制钢筋砼板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 C.钢板桩按设计图示数量以根计算 D.喷射砼按设计图示面积乘以喷层厚度以体积计算
A.预制钢筋砼管桩试验桩应在工程量清单中单独列项 B.预制钢筋砼方桩试验桩工程量应并入预制钢筋砼方桩项目 C.现场凿截桩头工程量不单独列项,并入桩工程量计算 D.挖孔桩土方按设计桩长(包括桩尖)以米计算
A.砖基础工程量中不含基础砂浆防潮层所占的体积 B.使用同一种材料的基础与墙身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 C.实心砖墙的工程量中不应计入凸出墙面的砖垛体积 D.坡屋面有屋架的外墙高由基础顶面算至屋架下弦底面
A.外墙从基础顶面算至平屋面板底面 B.外山墙从基础顶面算至山墙最高点 C.围墙从基础顶面算至砼压顶上表面
A.挡土墙按设计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 B.勒脚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延长米计算 C.石围墙内外地坪标高之差为挡土墙墙高时,墙身与基础以较低地坪标高为界 D.石护坡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A.箱式满堂基础中的墙按现浇砼墙列项 B.箱式满堂基础中的梁按满堂基础列项 C.框架设备基础的基础部分按现浇砼墙列项 D.框架设备基础的柱和梁按按设备基础列项
A.有梁板的柱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柱基以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底面之间的高度以体积计算 B.无梁板的柱按设计图示截面积乘以柱基以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以体积计算 C.框架柱按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以米计算 D.构造柱按设计柱高以米计算
A.栏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 B.雨蓬按设计外墙中心线外图示体积计算 C.阳台板按设计外墙中心线外图示面积计算 D.散水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