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侧卧位 B.俯卧位 C.半卧位 D.平卧位 E.头低脚高位
A.高热量饮食 B.高蛋白质饮食 C.高维生素及矿物质饮食 D.含碘饮食 E.忌浓茶和咖啡
A.卧床休息 B.避免关节受压 C.四肢关节保持屈曲 D.保持关节功能位 E.关节保暖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消除心理不良因素 C.减少活动,卧床休息 D.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E.镇静、镇咳等对症处理
A.吸氧 B.双腿下垂 C.减少体力活动 D.坐位或半卧位 E.平卧位,保持安静
A.尽早手术 B.使用抗生素 C.注射阿托品 D.使用糖皮质激素 E.禁食及胃肠减压
A.避免暴饮暴食 B.避免酗酒 C.忌食油腻食物 D.积极治疗胆石症 E.定期预防性应用抑肽酶
A.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 B.冰袋降温 C.卧床休息 D.不宜多饮水 E.补充多种维生素
A.子宫颈癌 B.外阴癌 C.输卵管癌 D.内胚窦瘤 E.阴道癌
A.12h内 B.14h内 C.16h内 D.18h内 E.20h内
A.可以采用口服避孕药进行避孕 B.可以采用IUD避孕 C.酗酒可使发病率增高 D.月经初潮年龄早是此病的危险因素 E.发病率与体育锻炼的程度呈正比
A.肌张力和神经反射 B.体重和病情 C.体温和皮肤红润度 D.吸吮和吞咽能力 E.呼吸频率和心率
A.生后1周起 B.生后2周起 C.生后2个月起 D.生后6个月起 E.生后10个月起
A.0.5h内 B.1h内 C.1.5h内 D.2h内 E.2.5h内
A.平卧,进食糖水或糖块 B.呼叫救护 C.口服白开水 D.送往医院 E.保暖措施
A.绝对卧床休息 B.绝对卧床2周 C.卧床休息 D.卧床休息4周 E.室内轻度活动
A.血象 B.食欲下降 C.恶心、呕吐 D.皮肤损害 E.脱发程度
A.石膏固定不能过紧 B.对未固定的肢体做热敷 C.患肢做肌肉舒缩练习 D.石膏固定患肢于舒适体位 E.寒冷季节时患肢远端应注意保暖
A.每天做快速转头运动锻炼 B.1个月后疾病症状可完全消失 C.日常生活中减少颈部活动,尽量保持颈部固定 D.枕头高度以头颈部末压上时有一拳高为宜 E.适度颈部锻炼,避免过度运动
A.密切观察呼吸状态、频率、节律 B.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C.气管插管拔管前,每3小时吸痰一次 D.术后第3天鼓励患者深呼吸、吹气球 E.痰多、咳嗽无力的患者出现痰阻塞现象时,应立即给予辅助护理
A.避免暴露患肢 B.热水泡脚 C.将热水袋置于腹部 D.穿棉脚套 E.保持室温在21℃以上
A.控制和解除肌肉痉挛 B.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C.及时处理伤口 D.避免损伤 E.预防感染
A.摄入高脂肪、高蛋白及高纤维素饮食 B.注意少吃霉变食物 C.经常食腌、熏、烧烤及油煎食物 D.高危人群定期内镜检查 E.多食高糖、高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A.首选中心静脉途径 B.可经中心静脉营养管输血 C.不要经中心静脉导管取血 D.怀疑导管败血症时,首选抗菌药治疗 E.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最好单独输注
A.骨盆牵引固定、抗休克、处理尿道损伤 B.骨盆牵引固定、处理尿道损伤、抗休克 C.抗休克、处理尿道损伤、骨盆牵引固定 D.抗休克、骨盆牵引固定、处理尿道损伤 E.处理尿道损伤、骨盆牵引固定、抗休克
A.先盐后糖 B.先胶后晶 C.先慢后快 D.即刻补钾 E.缺多少补多少
A.伤口出血 B.神经损伤 C.麻醉清醒 D.气管塌陷 E.痰液阻塞
A.0℃以下 B.4℃ C.10℃ D.20℃ E.37℃
A.化脓性感染 B.休克 C.急性肾衰竭 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E.中毒性脑病
A.随意的外括约肌 B.不随意的内括约肌 C.内、外括约肌 D.肛管直肠环 E.肛提肌
A.呼吸中枢麻痹,呼吸困难 B.肺部感染 C.抽搐频繁不易用药物控制 D.吞咽困难,食物误咽 E.胸腹肌强直,呼吸受限
A.不与维拉帕米、钙剂等合用 B.当脉搏少于60次/分时应暂停服药 C.用毛花苷C时可静脉茂菲氏滴管缓慢滴注 D.静注药物同时需要监测心率变化 E.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
A.取坐位或健侧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左侧卧位,床脚抬高30~50cm E.右侧卧位,床脚抬高30~50cm
A.取坐位,双腿下垂 B.持续低流量吸氧 C.准确记录出入量 D.严密心电监护 E.保持病人情绪稳定
A.心房纤颤 B.预激综合征 C.室性期前收缩 D.房室传导阻滞 E.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A.限制探视,减少谈话 B.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 C.避免便秘,排便困难时用力排便 D.监护期间绝对卧床休息 E.按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A.0.1%醋酸 B.0.9%生理盐水 C.0.02%呋喃西林 D.2%~4%碳酸氢钠 E.1%过氧化氢溶液
A.卧床休息,注意体位姿势 B.脊背挺直 C.足底放护足板 D.鼓励床上运动 E.四肢关节应保持伸直位
A.服用甲巯咪唑不要随意间断 B.平时可多吃些海菜等食品 C.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D.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E.保持情绪稳定
A.早晨 B.饭前 C.饭后 D.睡前 E.中午
A.青菜 B.蘑菇 C.绿豆 D.胡萝卜 E.花生
A.妊娠12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 B.因淋病感染要求终止妊娠者 C.避孕失败致妊娠8周要求终止妊娠者 D.因流感、体温达39.5℃要求终止妊娠者 E.妊娠剧吐酸中毒未纠正早孕者
A.宫颈扩张期,初产妇约需8~10小时 B.胎儿娩出期,初产妇约需0.5~1小时 C.从见红开始到宫口开全为宫颈扩张期 D.胎儿娩出期经产妇约需几分钟至1小时 E.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为胎盘娩出期,约需30min以上
A.胎膜已破,先露-1,胎心正常 B.阴道出血,量较多 C.宫口开大4cm D.产程顺利,估计1h内胎儿即可娩出 E.胎膜未破,宫口开大3cm,先露+1,胎心正常
A.临产后每隔1h听胎心音1次 B.临产后应在宫缩间歇时听胎心音 C.胎心音每次听1min D.肛查应在宫缩间歇时进行 E.整个产程肛查应少于15次
A.完全不能进食者 B.低蛋白血症 C.食欲很差 D.吞咽困难 E.吸吮力弱
A.2/3 B.1/2 C.1/7 D.1/5 E.2/4
A.正中静脉 B.贵要静脉 C.头静脉 D.锁骨下静脉 E.颈外静脉
A.0.5~2g B.1~3g C.1~2g D.1~2.5g E.1~1.5g
A.经常服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B.积极治疗十二指肠疾病 C.注意饮食卫生 D.防止胆道疾病的发生 E.经常服用消化酶类药物
A.夜间轻 B.喷嚏时减轻 C.咳嗽时减轻 D.低头时减轻 E.晨起较重
A.重建胸腔负压 B.排出积气 C.排出积液 D.调节两侧胸腔压力 E.便于观察病情
A.一人背负搬运 B.一人抱持搬运 C.二人抱持搬运 D.用软担架搬运 E.三人平托放于硬板搬运
A.1000~1500ml B.1500~2000ml C.2000~2500ml D.2500~3000ml E.3000~3500ml
A.持续卧床3天 B.术后平卧6小时,不能翻身 C.术后3天应进行腰肌等长收缩锻炼 D.引流管一般于术后12小时内拔除 E.术后应用三人搬运法将患者移至病床
A.防止术后出血 B.减轻术后疼痛 C.防止肠瘘 D.防止切口感染 E.预防肠粘连
A.患者平卧,患肢抬高30° B.患者平卧,患肢抬高45° C.患者平卧,患肢抬高60° D.低坡卧位 E.屈膝卧位
A.肌肉萎缩 B.肺部并发症 C.泌尿系统结石 D.压疮发生 E.尿路感染
A.高蛋白 B.高热量 C.充足维生素 D.忌含钾丰富的食物 E.控制入水量
A.鱼、咖啡 B.瘦肉、牛奶 C.羊肝、橙汁 D.鸡蛋、可乐 E.豆腐、绿茶
A.向左侧卧位,在枕上稍向前方 B.仰卧,枕垫放在髋部下 C.向右侧卧位,枕垫放在髋部下,头部充分伸展 D.坐在椅子上,靠向右侧 E.坐在椅子上,背靠枕垫
A.立即与家属将患者抬到床上,以防受伤 B.回治疗室拿电筒观察瞳孔变化 C.向医生汇报,尽快用药 D.脑电图检查 E.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A.感觉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传导性失语 D.完全性失语 E.命名性失语
A.抬高床尾 B.人工破膜 C.静脉滴注缩宫素 D.灌肠刺激宫缩 E.采取膀胱截石位
A.对角径 B.出口横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坐骨切迹宽度
A.子宫切除术后生理改变 B.子宫切除术前准备配合 C.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特点 D.并发症的预防 E.性生活机制及术后性生活注意事项
A.应当绝对卧床 B.可恢复正常活动 C.可在室内做轻微活动 D.可在室内做剧烈活动 E.可恢复上学,但要避免体育锻炼半年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骨营养不良 C.21-三体综合征 D.佝偻病活动期 E.苯丙酮酸尿症
A.新生儿窒息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硬肿症 D.新生儿破伤风 E.新生儿颅内出血
A.半流质,针刺疗法 B.半流质,吗啡解痉 C.禁食水,胃肠减压 D.手术疗法 E.进食流质,加食各种胰酶制剂
A.1~2天 B.3~5天 C.1周 D.2周 E.半年
A.高热者尽量使用退热药 B.腹胀者做局部热敷或肛管排气 C.气急,发绀可给予鼻导管吸氧 D.进行保健指导,以防今后再次发病 E.胸痛剧烈者取患侧卧位
A.吸氧 B.止血药 C.降血压 D.快速降颅压 E.肢体康复治疗
A.鼓励病人深呼吸、排痰 B.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C.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渗血 D.腹痛48小时内,可根据需要按医嘱注射哌替啶以缓解疼痛 E.进少量流质饮食
A.行腹腔镜检查后肩部疼痛是异常反应,应给予止痛剂 B.在性交前后使用阴道润滑剂可提高妊娠成功率 C.几乎所有的辅助生殖技术都可能引起多胎妊娠 D.若用激素治疗可有潮热的不良反应 E.若用克罗米酚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复视
A.分娩后疼痛 B.体液过多 C.便秘 D.尿潴留 E.有子宫内膜感染的可能
A.“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 B.“X”型腿按摩外侧肌群 C.尽早练习行走 D.被动锻炼时要用力牵拉 E.胸廓畸形做仰卧展胸运动
A.手术切除 B.不需处理 C.挑割肿块 D.用手挤压使液体排尽 E.应用抗生素
A.隔离病人 B.禁止随地吐痰 C.OT试验 D.预防性服药 E.注射链霉素
A.0.2ml B.0.6ml C.1.0ml D.1.4ml E.1.8ml
A.生理现象 B.消化道梗阻 C.胆道梗阻 D.消化不良 E.消化道出血
A.病人痰液用75%酒精接触2分钟 B.护士在病室里不密切接触病人时,可不戴口罩 C.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D.给予异烟肼、链霉素治疗 E.病室通向走廊的窗子需关闭
A.PPD试验强阳性 B.痰涂片找到结核菌 C.胸腔穿刺出1000ml胸腔积液 D.X线检查示片絮状阴影 E.红细胞沉降率(血沉)30mm/h
A.阻塞性肺气肿 B.自发性气胸 C.左心衰竭 D.右心衰竭 E.肺不张
A.立即排气减压,以解除气急,使肺复张 B.使用糖皮质激素 C.静点氨茶碱 D.开放静脉通道 E.给予高浓度吸氧
A.意识状态 B.心律的变化 C.生命体征 D.心率的变化 E.血糖的变化
A.绝对卧床休息 B.心电监护 C.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D.正常活动,诱发晕厥在做辅助诊断 E.避免不良刺激
A.心理疏导:向病人解释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 B.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C.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 D.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或灌肠 E.指导病人增加活动量,用力排便
A.生命体征 B.意识状态 C.腹痛的部位、性质、范围、程度 D.血电解质,血、尿淀粉酶 E.粪便隐血试验
A.避免暴饮暴食 B.避免过度劳累 C.多食低脂肪无刺激食物 D.出现左上腹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 E.按时服药,定期复诊,3个月后来院接受手术治疗
A.产褥感染 B.产后宫缩痛 C.盆腔炎 D.子宫内膜炎 E.外阴伤口感染
A.向产妇解释疼痛原因 B.会阴擦洗每日两次 C.会阴部用红外线照射 D.观察患者子宫底高度及恶露情况 E.1:5000高锰酸钾坐浴
A.阿托品 B.普萘洛尔 C.复方碘化钾 D.钙剂 E.甲状腺片
A.每日3次,从3滴开始,逐日增加1滴至16滴维持 B.每日2次,从10滴开始,逐日增加1滴至20滴 C.每日15滴开始,每日2次,逐日减少至5滴维持 D.从15滴开始,每日2次,逐日减少至3滴维持 E.每日2次,从5滴开始,逐日增加1滴至15滴维持
A.观察生命体征 B.注意颈部肿胀 C.观察发音和进食情况 D.取半卧位 E.遵医嘱服甲状腺片并每日检查血象
A.保持精神愉快、心境平和 B.说明甲亢术后继续服药的重要性并督促执行 C.将碘剂滴在饼干、面包等固体食物上,一并服下,以保证剂量准确 D.嘱病人活动时头颈肩同时运动 E.只要没有肿块不用定期复查
A.刮宫术 B.钳刮术 C.依沙吖啶引产 D.药物流产 E.负压吸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