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超额赔款分保 B.事故超赔分保 C.超额损失分保 D.超额赔付率分保
A.资金运用率 B.资金运用盈利率 C.投资收益率 D.利息率
A.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采用函电等其他方式,但随后应及时补发正式的书面通知 B.可以是口头的,不必补发正式的书面通知 C.必须是书面通知形式 D.可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通知保险公司
A.再保险 B.共同保险 C.重复保险 D.不足额保险
A.最大可能损失 B.自留额 C.投保单位 D.危险单位
A.投保人 B.被保险人 C.分出公司 D.分入公司
A.分保代理人 B.出面公司 C.分保经纪人 D.分保公证人
A.保险金额 B.责任限额 C.赔款金额 D.保险费
A.9万元 B.10万元 C.5万元 D.8万元
A.分保额占保险金额的比例 B.自留额占保险金额的比例 C.自留额占分保额的比例 D.分保额占自留额的比例
A.比例再保险 B.溢额再保险 C.非比例再保险 D.预约再保险
A.超额赔付率分保 B.事故超赔分保 C.超额损失分保 D.超额赔款分保
A.每一事故 B.每一危险单位 C.每一保险标的 D.每一年度
A.分入公司 B.分出公司 C.二者平均 D.二者协商
A.300万元 B.500万元 C.700万元 D.1000万元
A.比例再保险 B.溢额再保险 C.超额赔款再保险 D.成数再保险
A.赔款成本为80/100,附加费用为20/100 B.赔款成本为80/100,附加费用为20/80 C.赔款成本为80/80,附加费用为80/20 D.赔款成本为80/80,附加费用为20/80
A.临时再保险 B.固定再保险 C.预约再保险 D.比例再保险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A.临时再保险 B.预约再保险 C.比例再保险 D.合同再保险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中国
A.责任恢复条款 B.共命运条款 C.过失或疏忽条款 D.仲裁条款
A.36000元 B.27000元 C.18000元 D.20250元
A.再保险分出人 B.被保险人 C.再保险接受人 D.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
A.一次事故 B.两次事故 C.三次事故 D.四次事故
A.500万元 B.650万元 C.350万元 D.300万元
A.提出分保建议 B.办理分保手续 C.分保赔款的处理 D.承保额的确定
A.分保条 B.摘要表 C.附约 D.合同文本
A.补偿性 B.给付性 C.临时性 D.定值性
A.准保户 B.保险人 C.保险受益人 D.投保人
A.等同于保险推销 B.特别注重推销 C.运用价格竞争原则 D.类似于其他具体商品营销
A.保险机会 B.营销机会 C.环境机会 D.推销机会
A.组织实施和控制营销计划 B.合理安排营销力量 C.协调全体人员的工作 D.利润控制
A.外部环境 B.经济环境 C.人口环境 D.内部环境
A.消费者对保险需求的差异 B.保险公司的保险供给能力 C.保险法的规定 D.保险公司保险同业公会的公约
A.保险产品的有形性 B.保险产品的需求的潜在性 C.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劳务产品的可替代性
A.差异性市场策略 B.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C.集中性市场策略 D.分散性市场策略
A.新的保险公司或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 B.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 C.差异性小、需求范围广、适用性强的保险险种的推销 D.规模大的保险公司
A.市场领导者 B.市场挑战者 C.市场跟随者 D.市场挑战者和市场跟随者
A.市场领导者 B.市场挑战者 C.市场跟随者 D.市场领导者和市场跟随者
A.完全创新的险种 B.模仿国外的新险种 C.改进的新险种 D.换代的新险种
A.险种导人期 B.险种成熟期 C.险种淘汰期 D.险种成长期
A.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B.差异性市场策略 C.集中性市场策略 D.险种组合策略
A.独立代理人 B.兼职代理人 C.地方代理人 D.专属代理人
A.保险代理人 B.保险分公司 C.保险经纪人 D.保险公估人
A.再保险代理人 B.保险分公司 C.跨国保险中介人 D.再保险经纪人
A.如果保险公司自身条件不好,就可以采用直接营销渠道,反之,则采用间接营销渠道 B.直接营销渠道适合于新成立的、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 C.财产保险公司,一般宜采取代理制营销渠道 D.人寿保险公司,一般宜采用直接销售渠道
A.保险代理人销售 B.直接营销 C.保险经纪人销售 D.再保险经纪人销售
A.可能性 B.不确定性 C.结果的差异性 D.客观性
A.损失数量 B.损失幅度 C.损失频率 D.损失概率
A.损失频率 B.损失平均值 C.损失值 D.损失幅度
A.损失幅度 B.损失平均值 C.损失标准差 D.损失方差
A.损失平均值 B.标准差 C.方差 D.损失幅度
A.标准差与方差之比 B.标准差与损失平均值之比 C.损失期望值与方差之比 D.损失频率与损失幅度之比
A.直接原因 B.间接原因 C.风险因素 D.潜在原因
A.实质风险因素 B.心理风险因素 C.道德风险因素 D.综合风险因素
A.间接损失 B.直接损失 C.广义的风险损失 D.狭义的风险损失
A.道德风险因素 B.实质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 D.综合风险因素
A.风险事故 B.风险条件 C.风险因素 D.风险事件
A.三者共同构成风险要素 B.风险因素的存在引起或加大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故发生造成风险损失 C.共同构成一个损失暴露单位 D.形成风险状态
A.风险价值 B.风险间接损失成本 C.风险直接损失成本 D.风险损失无形成本
A.风险价值 B.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 C.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 D.责任风险的成本
A.直接损失成本 B.间接损失成本 C.损失成本 D.风险成本
A.损失成本 B.直接损失成本 C.责任损失成本 D.间接损失成本
A.以第三者责任为依据 B.以实际损失价值为依据 C.以事先约定为依据 D.以法院判决为依据
A.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 B.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 C.风险损失的间接成本 D.风险损失的直接成本
A.人信用风险 B.静态风险 C.动态风险 D.责任风险
A.纯粹风险 B.静态风险 C.动态风险 D.社会风险
A.风险的环境 B.风险的性质 C.风险标的 D.风险原因
A.汇率变动风险 B.外汇管制风险 C.地震风险 D.政府没收风险
A.自然风险 B.静态风险 C.纯粹风险 D.投机风险
A.纯粹风险 B.社会风险 C.责任风险 D.财产风险
A.责任风险 B.财产风险 C.纯粹风险 D.人身风险
A.纯粹风险 B.财产风险 C.责任风险 D.信用风险
A.社会风险 B.政治风险 C.经济风险 D.生产风险
A.社会风险 B.自然风险 C.政治风险 D.经济风险
A.财产风险因素 B.自然风险因素 C.经济风险因素 D.社会风险因素
A.基本风险 B.财产风险 C.特定风险 D.责任风险
A.基本风险因素 B.社会风险因素 C.责任风险因素 D.特定风险因素
A.不可保风险 B.投机风险 C.动态风险 D.不可管理的风险
A.可保风险 B.基本风险 C.不可保风险 D.个体风险
A.商业保险无法处理的风险 B.不可管理的风险 C.责任风险 D.总体风险
A.新兴管理科学 B.新兴决策科学 C.新兴计量科学 D.新兴保险科学
A.风险管理 B.企业管理 C.国家风险管理 D.经济风险管理
A.法律上应付的责任 B.受害人认为应付的责任 C.致害人认为应付的责任 D.保险公估人认为应付的责任
A.计划、协调、管理 B.协调、管理、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控制 D.计划、协调、组织、决策
A.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B.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利润 C.以最小成本达到最优发展途径 D.解决自身面临的风险问题
A.对投机风险进行管理 B.对动态风险进行管理 C.对不可保风险进行管理 D.对全部风险进行管理
A.动态风险 B.静态风险 C.纯粹风险 D.投机风险
A.投机风险 B.动态风险 C.纯粹风险 D.静态风险
A.组织架构 B.组织关系 C.组织构架和组织关系 D.管理目标
A.内部组织 B.组织机构 C.外部组织 D.专职部门
A.财产及其现有利益 B.财产及其预期利益 C.财产及其间接利益 D.财产及其有关利益
A.保险给付 B.经济补偿 C.保险赔偿 D.经济摊付
A.金银珠宝 B.铁路 C.土地 D.房屋
A.火灾 B。爆炸 C.暴雨 D.雷击
A.应区分保险财产与未保险财产 B.对所有施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都进行赔偿 C.施救费用与保险财产的赔款应分别计算 D.计算保险财产赔款不需要按比例分摊时,施救费用也不按比例分摊
A.烘、烤、烫、烙造成焦糊变质现象 B.点火烧荒、焚毁被玷污的衣物 C.烘箱烘烤时,变压线圈着火燃烧并延及其他物品 D.电机超负荷使用只造成自身损毁
A.保险期限 B.保险金额 C.保险标的 D.保险责任
A.地震 B.洪水 C.暴雨 D.雷击
A.投保时的账面原值 B.出险时的重置价值 C.投保时的重置价值 D.出险时的账面余额
A.最近12个月任意月份的账面余额 B.最近24个月任意月份的账面余额 C.最近12个月平均的账面余额 D.最近24个月平均的账面余额
A.敌对行为 B.罢工、暴动 C.地震、地陷 D.暴风、暴雨
A.珠宝、玉器、古玩 B.运输过程中的物资 C.森林、矿藏、土地 D.票证、文件、技术资料
A.企业财产保险 B.损失保证保险 C.财产损失保险 D.财产综合保险
A.台风 B.盗窃 C.地震 D.雷击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水 D.龙卷风
A.95万元 B.105万元 C.100万元 D.107万元
A.5.6万 B.6.4万 C.7.2万 D.8万
A.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支付赔偿款 B.保险人重置受损保险财产 C.保险人恢复或置换受损保险财产 D.保险人修理受损保险财产
A.被保险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受益人
A.工商建筑业 B.国家机关 C.家庭手工业者 D.社会团体
A.被保险人与他人共有并由他人负责的财产 B.被保险人自有的财产 C.被保险人与他人共有并由自己负责的财产 D.由被保险人代他人保管的财产
A.洪水保险 B.冰凌保险 C.突发性滑坡保险 D.盗窃保险
A.陨石坠落 B.建筑物本身的倒塌 C.施工中人工开凿而致石方飞射 D.吊车运行时发生的物体坠落
A.4万 B.3万 C.2.75万 D.5万
A.保险金额 B.账面原值 C.重置价值 D.账面净值
A.赔款:(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应扣残值)X保险金额/出险时重置价值 B.赔款二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X保险金额/出险时重置价值-应扣残值 C.赔款:保险金额-应扣残值 D.赔款二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应扣残值
A.保险金额 B.重置价值 C.账面余额 D.账面净值
A.赔款=(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应扣残值)X保险金额/出险时账面余额 B.赔款=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X保险金额/出险时账面余额-应扣残值 C.赔款=保险金额-应扣残值 D.赔款=实际损失或财产恢复原状修复费用-应扣残值
A.保险金额 B.保险价值 C.赔偿金额 D.实际损失
A.共同保险 B.重复保险 C.再保险 D.超额保险
A.6000元 B.4000元 C.5000元 D.10000元
A.代管财产与他人共有财产结合 B.比例赔偿与第一危险赔偿相结合 C.经济补偿与到期还本 D.普通保险风险与盗窃风险结合
A.4000元 B.5000元 C.2500元 D.8000元
A.1000元 B.2(}00元 C.500元 D.4000元
A.20 B.10 C.15 D.5
A.保险地址内的财产有明显的盗窃痕迹所致的损失 B.火灾 C.窗外钩物行为所致的保险财产的损失 D.放在阳台、走廊、院内道路上的财产的被盗损失
A.5 B.10 C.20 D.30
A.房屋 B.家用电器 C.衣物与床上用品 D.家具
A.比例责任 B.限额责任 C.定额责任 D.第一危险
A.电冰箱、电视机 B.投保人的住房及其室内装修 C.家具 D.书籍、字画
A.该单位统一确定 B.被保险人单独确定 C.投保人分别确定 D.以上方法均可
A.保险财产 B.保费缴纳方式 C.保险责任 D.保险金额
A.保险责任继续有效 B.保险责任终止,保险人从下一保险年度开始计算退还未到期保费 C.保险责任终止,保险人从本保险年度开始计算退还未到期保费 D.保险责任终止,保险人不予退还未到期保费
A.本年度预期毛利润额 B.赔偿期 C.保险期 D.业务发展趋势
A.20万元 B.4万元 C.3万元 D.2.4万元
A.第一危险 B.比例分摊 C.限额责任 D.定额责任
A.2001年6月1日~2002年6月l日 B.200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 C.2001年6月1日~2001年12月31日 D.2001年1月1日~2001年6月1日
A.利润损失保险必须依附于财产保险 B.利润损失保险承保的风险与财产保险一致 C.投保人不投保财产保险,也可选择投保利润损失保险 D.利润损失保险的赔偿前提是被保险财产遭受保险事故损失并获得保险人的赔偿
A.赔偿期为18个月时,保险费率最高 B.赔偿期为12个月时,保险费率最高 C.赔偿期越长,保险费率越高 D.赔偿期越长,保险费率越低
A.有形财产 B.责任 C.信用 D.经济利益
A.工资 B.审计师费用 C.毛利润 D.原材料采购费
A.20000 B.4000 C.4800 D.5600
A.赔偿期 B.保险期 C.赔偿等待期 D.保险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