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征召 B.察举 C.辟举 D.科举
A.规范性 B.普遍性 C.国家意志性 D.国家强制性
A.英国的洛克 B.美国的庞德 C.荷兰的格劳秀斯 D.德国的萨维尼
A.公法调整国家利益,私法调整个人利益 B.保险法属于私法,食品安全法属于公法 C.公法和私法是普通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分类 D.公法和私法的分类源于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
A.法律的正式渊源通常包括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 B.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判例一般不是法律的正式渊源 C.公共政策与习惯属于非正式法律渊源 D.我国的法律渊源中不包含国际惯例
A.义务性规则 B.构成性规则 C.确定性规则 D.强行性规则
A.法律实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 B.公安机关对涉嫌嫖娼的黄某采取强制措施属于法的执行 C.某省人大常委会对该省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属于法律监督 D.某出租车司机向公安机关举报宁某吸毒的行为属于法的适用
A.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修改程序上,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 D.解释上,宪法只能由全国人大进行解释
A.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 B.全国人大主席团 C.3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 D.全国人大解放军代表团
A.矿藏 B.水流 C.森林 D.草原
A.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机关不得没收任何公民的私有财产 C.公民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并可依法继承 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A.两审终审原则 B.群众路线原则 C.平等适用法律原则 D.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A.自治区主席 B.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C.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D.自治县县长
A.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组成 B.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应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 C.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D.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得连选连任,但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A.贼盗 B.婚姻 C.田土 D.斗殴
A.回疆则例 B.蒙古律例 C.理藩院则例 D.钦定西藏章程
A.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B.确立责任内阁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C.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 D.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A.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 B.删除了“十恶”重罪等内容 C.改变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体例 D.采用了西方国家通行的缓刑、假释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