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为医师提供患者的基础信息 B.对临床干预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实施监测,提供信息反馈 C.对疾病进行评估 D.为康复者提供健康指导 E.沟通双方的感情 F.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A.潜伏期延长 B.活跃期延长 C.活跃期停滞 D.活跃期延缓 E.胎头下降延缓
A.灌肠 B.肌注度冷丁 C.人工破膜 D.静滴催产素 E.继续观察
A.枕前位 B.右枕横位 C.左枕横位 D.持续性右枕后位 E.持续性左枕后位
A.吸引器助产分娩 B.产钳助产分娩 C.剖宫产 D.顺时针转135°助产 E.等待自然分娩
病历摘要:孕1产0,孕39+周,不规则宫缩2天,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查血压120/80mmHg,宫高35cm、腹围100cm、胎心音158次/分、宫缩20″/10′~15′,宫查宫口开指尖,NST出现早期减速。
A.宫内足月妊娠 B.胎方位LOA C.活胎巨大儿 D.先兆临产 E.胎儿宫内窘迫
A.入产房待产 B.肥皂水灌肠 C.每隔1~2时听一次胎心音 D.每4小时作一次肛查 E.静滴催产素加速产程
A.潜伏期延长 B.活跃期延长 C.原发性宫缩乏力 D.胎儿窘迫 E.头盆不稳
A.CST检查 B.给病人吸氧 C.安慰病人 D.静滴催产素 E.静脉推注安定10mg
A.左侧卧位 B.静滴50%葡萄糖 C.继续给氧 D.剖宫产结束分娩 E.静滴小剂量催产素
A.胎心率大于160次/分或小于120次/分 B.胎动每12小时少于4次 C.头位,羊水胎粪污染 D.催产素激惹试验(OCT)多次检查均为阴性 E.胎心率不规则
A.给产妇吸氧 B.静脉注射50%葡萄糖及维生素C C.及时寻找窒息的原因 D.发生在第一产程,经处理无效应剖宫产 E.发生在第二产程即可等待自然分娩
A.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 B.取仰卧位 C.防止胎膜早破 D.临产后合理使用镇静剂及催产素 E.静推葡萄糖维生素C
A.37.5℃ B.38℃ C.38.5℃ D.39℃ E.39.5℃
A.从胎儿娩出后到生殖器恢复正常 B.从胎盘娩出到生殖器官完全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 C.从第二产程到生殖器官恢复正常 D.从胎儿娩出到全身恢复正常 E.从胎儿娩出到恶露干净这段时间
A.宫底下降情况,每日约下降1~2cm B.宫底降至骨盆内需一个月 C.会阴抹洗应掌握由上至下,由外至内的原则 D.注意恶露情况,恶露一般持续2~3周干净 E.紫外线照射侧切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A.产后24小时内,连续二次体温超过38℃ B.产后24小时内,有二次体温达到38℃者 C.产后24小时以后的10天内任何不连续的两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 D.产后24小时以后的一个月内任何不连续的两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者 E.产后2周内,有二次体温超过38℃者
A.蒸发 B.对流 C.辐射 D.传导 E.兴奋散热中枢
A.4周 B.5周 C.6周 D.7周 E.8周
A.7天左右 B.8天左右 C.10天左右 D.12天左右 E.14天左右
A.妊娠合并贫血 B.妊娠合并肝炎 C.妊娠合并心脏病 D.妊娠合并糖尿病 E.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F.妊娠期低蛋白血症
A.尿常规 B.血常规 C.肝、肾功能 D.子宫及附件B型超声 E.24h蛋白尿测定 F.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A.水、钠潴留 B.内分泌功能失调 C.全身小动脉痉挛 D.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E.胎盘绒毛退行性变化 F.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
A.给予氧气吸入 B.休息时取左侧卧位较好 C.每日休息不少于10h D.严格限制盐和液体入量 E.采取高蛋白质、低热量饮食 F.每日应测量体重和血压
A.立即通知医师 B.加床挡防止受伤 C.观察病情并记录 D.保持病房环境安静 E.安排在单人暗室 F.保持呼吸道通畅 G.严格记录出入量
A.尿量500ml/24h B.呼吸18次/min C.膝反射减弱 D.血压130/90mmHg E.自觉症状消失或减轻 F.尿量30ml/h
A.SAS B.SDS C.CBCL D.MMPI E.SCL-90 F.CPI
A.测验必须有信度 B.测验必须有效度 C.标准化原则 D.保密原则 E.测验必须由专业人员实施 F.客观性原则
A.备皮 B.阴道冲洗后涂甲紫的部位为穹隆部 C.晚饭减量,进软食,午夜后禁食 D.睡前可口服镇静安眠药 E.睡前给予肥皂水灌肠
A.去枕平卧4小时 B.监测生命体征直到正常 C.术后1~2天进流食 D.术后第2天取半卧位 E.留置导尿1~2天
A.0.5%醋酸 B.2%~4%碳酸氢钠 C.1:2000苯扎溴铵 D.1:5000高锰酸钾 E.1:5000呋喃西林
A.3.0 B.3.5 C.4.0 D.4.5 E.5.0
A.积极治疗糖尿病 B.正确使用抗生素 C.合理使用雌激素 D.治疗后月经后复查白带 E.性伴侣应进行假丝酵母菌的检查及治疗
A.9月11日左右 B.9月4日左右 C.9月7日左右 D.9月5日左右 E.8月30日左右
A.一条动脉,一条静脉 B.一条动脉,二条静脉 C.二条动脉,一条静脉 D.二条动脉,二条静脉 E.以上都不是
A.心率稍增快而有心悸感 B.心浊音界稍向左扩大 C.心尖及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柔和收缩期吹风性杂音 D.下肢水肿,卧床休息后不消退 E.上楼时呼吸增快,气促
A.孕卵着床后,子宫内膜受孕激素的影响发生蜕膜变 B.妊娠后期多数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右旋 C.足月妊娠时,子宫下段可达7~10cm D.妊娠晚期,子宫肌壁增厚 E.妊娠早期,子宫增大以前后径明显
A.血红蛋白下降 B.红细胞压积增高 C.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D.血细胞沉降率加快 E.血浆蛋白下降
A.孕卵发育异常 B.黄体功能不全 C.甲状腺功能不全 D.染色体异常 E.子宫颈内口松弛
A.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 B.几次流产一定发生在同一孕周 C.习惯性流产临床特征与一般流产相同 D.习惯性流产均系母体生殖系统感染所致 E.有习惯性流产史妇女一旦怀孕即用黄体酮治疗
A.霉菌性阴道炎 B.滴虫性阴道炎 C.宫颈糜烂 D.急性盆腔炎 E.淋病
A.双合诊 B.三合诊 C.阴道窥镜检查 D.白带悬滴镜检 E.血培养
A.广谱抗生素 B.青霉素 C.制霉菌素 D.甲硝唑 E.达克宁软膏
A.1%乳酸 B.5%碳酸氢钠 C.1:5000新洁尔灭 D.1:5000高锰酸钾 E.生理盐水
A.治疗期间避免性交 B.被褥、内裤勤洗晒 C.白带检查阴性为治愈 D.已婚男女同时治疗 E.哺乳期妇女禁用甲硝唑
A.积极治疗患者及带虫者 B.改盆浴为淋浴 C.改坐厕为蹲厕 D.预防性服甲硝唑 E.做好卫生宣传,说明重要意义
A.外敷乳房 B.尽早哺乳 C.按摩乳房 D.生麦芽水煎服 E.生面饼外敷
A.用止痛药物 B.1周后消失 C.正常产后宫缩痛,无需特殊处理 D.哺乳时可加重疼痛 E.用宫缩剂
A.增加哺乳次数 B.哺乳前先湿热敷乳房和乳头 C.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 D.涂敷蓖麻油铋糊剂 E.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