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由上往下擦拭 B.由右向左擦拭 C.由左向右擦拭 D.由外向内擦拭 E.由内向外擦拭
A.1966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88年 E.1995年
A.封闭式 B.开放式 C.复合式 D.探索式 E.偏向式
A.受遗传、学习影响 B.是因势利导的依据 C.随年龄增长而变得明显 D.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 E.是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
A.健康档案编写原则是灵活性、结构化 B.健康档案的形式应简单、通俗、实用 C.健康档案的内容要求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D.健康档案的内容应能反映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次 E.一个区内的健康档案形式可多样化,不需统一
A.适用于门诊慢性疾病病人 B.针对病人个体制定疾病预防措施 C.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D.可减少疾病残疾 E.适用于术后康复期的病人
A.谈话内容不要过广 B.加强评论和表态 C.多用描述性语言 D.耐心倾听 E.控制情绪,保持冷静
A.人群健康学指标 B.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C.临床健康学指标 D.社会健康学指标 E.躯体健康学指标
A.文化程度 B.阅读能力 C.读写能力 D.学习积极性 E.知识背景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抑制因素 E.强制因素
A.评估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 B.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C.提出干预措施 D.制订总目标 E.制订评价方案
A.形成的时间已久的行为 B.找出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C.核实刚刚形成的行为 D.确定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E.找出正处在发展期的行为
A.面部表情 B.仪表形象 C.动态语言 D.同类语言 E.体态语言
A.心理卫生知识 B.疾病预防知识 C.就诊知识 D.随访知识 E.行为训练知识
A.个人和家庭的利益 B.个人和社区的利益 C.政府和非政府的利益 D.卫生机构和政府的利益 E.卫生机构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利益
A.严格的目的性 B.明确的科学性 C.特定的对象 D.广泛的领域 E.一定的权威性
A.讨论开始首先确定讨论提纲 B.常用座位排列为圆形 C.谈论时间宜在1小时左右 D.人数多控制在6~10人 E.常用座位排列为马蹄铁形
A.刺激-行为反应-有机体 B.刺激-有机体-行为反应 C.有机体-刺激-行为反应 D.有机体-行为反应-刺激 E.行为反应-有机体-刺激
A.手语 B.身体运动 C.姿势 D.面部表情 E.眼睛运动
A.操作技能培训 B.病人现身说法 C.模仿学习 D.行为矫正 E.模拟与游戏
A.即指自我传播 B.即指人内传播 C.即指人际传播 D.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 E.是组织以外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A.电离辐射灭菌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环氧乙烷灭菌法 D.干热灭菌法 E.湿热灭菌法
A.表皮葡萄球菌 B.不动杆菌 C.大肠杆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A.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不必考虑病原学 D.抗生素可确保感染病人治疗效果 E.考虑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A.10%以下 B.30%以下 C.50%以下 D.70%以下 E.90%以下
A.洗涤去浆 B.消毒 C.灭菌 D.暴晒 E.去离子水湿润
A.年龄和性别 B.基础疾病和目前状况 C.抗生素应用情况 D.意识状态和心理反应 E.防御功能和病原体定植部位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灭菌法 E.机械清洗法
A.维生素B B.叶酸 C.泛酸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A.一级医疗事故 B.二级医疗事故 C.三级医疗事故 D.四级医疗事故 E.五级医疗事故
A.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周围 B.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周围 C.两侧大腿上部及肛门周围 D.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 E.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灭菌法 E.机械清洁法
A.基础质量评价 B.服务质量评价 C.环节质量评价 D.过程质量评价 E.终末质量评价
A.乙型肝炎 B.艾滋病 C.钩端螺旋体病 D.疟疾 E.甲型肝炎
A.1天 B.3天 C.2天 D.7天 E.14天
A.介入治疗 B.母婴同室 C.滥用抗生素 D.气管切开 E.呼吸机辅助呼吸
A.HIV血清抗体阳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B.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很少,传染性很低 C.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D.发生在感染后24周内,也可长达12个月 E.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A.医院感染率的监测 B.高危科室监测 C.综合性监测 D.暴发监测 E.一级护理合格率的监测
A.普通手术室 B.急诊室 C.妇产科检查室 D.层流洁净手术室 E.换药室
A.转移 B.共生 C.定植 D.定居 E.易位
A.使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SSD. B.呼吸机的湿化器用冷开水 C.管道定期更换 D.做好气道护理 E.有效的吸痰、拍背
A.同桌进餐不会感染HIV B.离体后的HIV抵抗力很弱 C.结核杆菌对消毒剂抵抗力强;只能用高、中效消毒剂 D.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至数年 E.结核杆菌在直射阳光下能生存8~10d
A.避免扰乱患者正常的防御机制 B.减少使用广谱抗生素 C.必要时实施限制使用抗生素制度 D.明确患者的潜在病灶 E.对感染指数高的患者采取传染性隔离
A.使用负压 B.每小时至少换气6次 C.工作人员戴高效口罩 D.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如病人离开病房应戴口罩 E.采用呼吸道隔离
A.发生、发展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B.病原体特征的一门学科 C.流行病学特征的一门学科 D.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一门学科 E.控制措施的一门学科
A.查找感染源 B.对感染病人和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C.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病人 D.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E.调换所有工作人员
A.对一切感染症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C.有了各种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就不成问题了 D.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对皮肤伤口消毒 E.发热病人都是感染,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A.1:2:8 B.1:3:4 C.1:3:6 D.1:3:8 E.1:4:8
A.控制 B.人员管理 C.评价 D.组织 E.计划
A.贡献与报酬 B.人与人 C.报酬与报酬 D.贡献与贡献 E.人与贡献
A.全局性标准、适宜性标准、正确性标准 B.宏观性标准、全局性标准、正确性标准 C.宏观性标准、全局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D.全局性标准、适宜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E.适宜性标准、大众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A.行政组织理论 B.群体力学理论 C.人性理论 D.人际关系学说 E.系统论
A.第二个步骤 B.第三个步骤 C.第四个步骤 D.第五个步骤 E.第六个步骤
A.静脉输液 B.铺麻醉床 C.阑尾炎手术病人护理 D.留置导尿术 E.测量生命体征
A.目标控制 B.资金控制 C.人力控制 D.技术控制 E.全面控制
A.明确的目的性 B.果断的决策性 C.紧凑的时间性 D.及时的应变性 E.适当的灵活性
A.M=V×E B.P=S×E C.E=M×V D.S=P×M E.E=V×W
A.调查 B.评价 C.规划 D.预算 E.分配
A.可行性、风险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B.可行性、合理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C.风险性、影响性、可能带来的效益 D.可行性、风险性、可能带来的效益 E.可行性、合理性、可能带来的效益
A.自发形成 B.较强的约束力 C.组织内个人的职位不可以替代 D.比较灵活 E.沟通方便,内容广泛
A.咨询指导、调节平衡、奖惩兑现 B.协议授权、咨询指导、奖惩兑现 C.咨询指导、调节平衡、反馈控制 D.协议授权、咨询指导、反馈控制 E.协议授权、调节平衡、反馈控制
A.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学术价值 B.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理论价值 C.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理论价值 D.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学术价值 E.经济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
A.可考核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重点原则 D.创新原则 E.弹性原则
A.按职上岗原则 B.公平原则 C.合理结构原则 D.满足需要原则 E.效率原则
A.市场 B.社会竞争 C.服务对象的需求 D.组织资源 E.环境因素
A.头脑风暴法 B.名义集体决策法 C.德尔菲法 D.电子会议法 E.网络会议法
A.提高劳动生产力 B.实行科学化管理 C.调动人的积极性 D.公平的分配制度 E.合理地任用人员
A.双因素理论 B.强化理论 C.归因理论 D.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E.领导作风理论
A.规范管理 B.预防管理 C.制订计划 D.精益求进 E.纠正偏差
A.规划 B.组织树 C.政策 D.程序 E.策略
A.候诊教育 B.随诊教育 C.咨询教育 D.健康教育处方 E.疾病防治教育
A.无意模仿 B.有意模仿 C.刻意模仿 D.自然模仿 E.强迫模仿
A.顺应、应对、应激 B.应对、顺从、顺应 C.调节、顺应、应激 D.顺应、顺从、应对 E.应激、顺从、顺应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A.肠功能紊乱 B.假膜性肠炎 C.慢性咽喉炎 D.口腔炎 E.阴道炎
A.预防性用药在手术后1~3小时使用 B.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继续应用2~3天 C.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 D.术前1小时静脉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E.感染严重时可以使用4~8周
A.2小时内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6小时内 E.48小时内
A.效果较好 B.易于保密 C.内容广泛 D.信息较可靠 E.易于保持沟通的权威性
A.以病人为中心原则 B.公平公正原则 C.合理结构原则 D.满足需要原则 E.经济效能原则
A.2g B.4g C.6g D.8g E.10g
A.要不断评估患者的信息需求,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B.只需要在入院时评估即可 C.以入院时评估为准,根据医生的要求稍作修改即可 D.没什么特别注意的,按照常规健康教育即可 E.将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着重强调
A.经济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E.重要性原则
A.产生自愿戒烟的决心 B.寻找戒烟同伴 C.产生戒烟行为 D.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信念 E.说明吸烟的危害
A.较长期地联合服用制霉菌素 B.每周更换抗生素 C.间歇性停用抗生素 D.联合应用数种抗生素 E.用微生态药物
A.烧伤创面清疮、用药 B.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C.实施严密隔离 D.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和隔离措施 E.支持疗法及肠源性感染预防
A.坚持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 B.给予受血者受血前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C.给予供血者供血前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D.对新鲜血液要尽快使用 E.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把血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