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血小板破坏减少 B.血小板数量减少 C.血小板功能减少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A.T细胞的发源地 B.产生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C.制备和分泌胸腺素 D.过滤作用和吞噬异物 E.促进淋巴结发育
A.体重高于同身高、同年龄小儿正常标准的20%为肥胖 B.20~29%为轻度肥胖 C.30~39%为中度肥胖 D.40~59%为重度肥胖 E.>60%为极度肥胖
A.1岁时脑重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80% B.出生时神经细胞的数目与成人相同 C.3岁时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接近成人 D.4岁时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 E.婴幼儿时期神经冲动易出现泛化
A.腹泻丢失多 B.呕吐且进食少 C.久泻及营养不良 D.尿中排泄 E.酸中毒H+-K+细胞内外交换
A.个体有意识遏制便意 B.强烈的情绪反应 C.饮水量不足 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E.长期卧床活动减少
A.患病人群以婴幼儿为主 B.目前采用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C.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等 D.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E.主要由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A.2个月握持反射消失 B.6~7个月出现换手动作 C.9~10个月能拇指与食指对捏 D.15个月会用勺 E.2岁会翻书
A.无意注意 B.具体形象思维 C.能再认而无重视 D.再造想象 E.违拗言行与依赖行为交替
A.犬吠样咳嗽 B.声音嘶哑 C.吸气性喉鸣 D.三凹征 E.呼气性呼吸困难
A.开放性结核 B.风疹 C.轮状病毒感染 D.麻疹 E.副流感病毒感染
A.黄疸进展快 B.黄疸程度重 C.黄疸在生后2~3d出现 D.黄疸持久不退或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
A.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 B.发病率为(5~10)/10万 C.以血友病甲较为常见 D.有前驱感染史 E.自限性疾病
A.不能抬头 B.吞咽困难 C.行走无力 D.手足下垂 E.肢体瘫痪
A.保证孕母有足够的营养,忌烟酒 B.合理安排孕妇的生活和工作 C.注意孕期卫生,定期产前检查 D.妥善处理孕母可能存在的心肾疾病 E.做好围生期监护,防早产、异常产
A.患儿平卧,头稍低 B.保暖 C.吸氧 D.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 E.给予少量热开水或糖水
A.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的食物过多 B.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 C.遗传因素 D.心理因素 E.进食高蛋白食物
A.饮食控制 B.胰岛素治疗 C.运动疗法 D.激素替代疗法 E.预防酮症酸中毒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结局评价 D.总结评价 E.效益评价
A.体操 B.赛跑 C.球类活动 D.游泳 E.跳绳
A.头部冷敷 B.乙醇擦浴 C.温水擦浴 D.0.9%冷盐水灌肠 E.立即服用阿司匹林
A.新生儿 B.腹泻患儿 C.接受化疗患儿 D.肾病综合征患儿 E.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A.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B.治疗原发病 C.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 D.控制继发感染 E.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感染
A.严重心、肾疾病 B.泌尿道感染 C.活动性肺结核 D.乳腺炎 E.糖尿病
A.含球蛋白较多 B.含脂肪较多 C.含有微量元素锌及SlgA D.含有胰岛素 E.含有生长因子及牛磺酸
A.体温过高 B.潜在并发症:高热惊厥 C.气体交换受损 D.知识缺乏 E.清理呼吸道无效
A.使原有的结核病灶恶化、播散 B.患儿可初染结核 C.结核菌素试验可暂时转为阴性 D.使结核病变隐伏 E.麻疹不影响结核病变化
A.可凹陷性水肿 B.低白蛋白血症 C.胆固醇增高 D.起病缓慢 E.尿蛋白(+++~++++)
A.大血管错位 B.动脉导管未闭 C.卵圆孔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以上均是
A.运动控制 B.给予低脂肪饮食 C.勤换尿布 D.保持皮肤干燥 E.及时处理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