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洛四联症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大血管错位 E.动脉导管未闭
A.感觉运动期 B.持续发展期 C.具体运筹期 D.形式运筹期 E.运筹前期
A.保持清洁干燥,不宜任意解开包扎 B.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C.脐窝有渗出物时,涂35%乙醇保持干燥 D.脐窝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涂碘酊 E.有肉芽形成者,可用5~10%硝酸银溶液点灼
A.拥抱反射阴性 B.腹壁反射阴性 C.颈肢反射阳性 D.觅食反射阳性 E.提睾反射阳性
A.生长发育的速度甚快 B.自身免疫功能基本建立 C.缺乏经验易发生中毒和意外 D.需营养量尤以蛋白质为高 E.易患免疫系统疾病
A.影响因素的评估 B.生化评估 C.饮食评估 D.身体评估 E.摄入评估
A.用黑眼罩遮盖双眼 B.用长条形尿布保护会阴 C.在皮肤上涂油保护 D.测量体重 E.沐浴或擦身
A.气体交换受损 B.体温过高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组织灌注量改变 E.清理呼吸道无效
A.昏迷患儿不能进食应鼻饲,注意食物的温度和进入的速度 B.惊厥昏迷患儿应仰卧位 C.经常变换体位预防肺炎和压疮 D.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变化 E.协助医生做好腰穿
A.未患过麻疹者 B.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 C.母亲未患过麻疹的小儿 D.母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 E.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
A.疼痛 B.焦虑 C.躁动 D.谵妄 E.睡眠障碍
A.光疗法 B.磁疗法 C.水疗法 D.生物反馈疗法 E.针灸镇痛
A.喂养不当 B.摄食过少 C.调食偏食 D.神经心理压抑 E.蛋白质摄入不足
A.消除心理障碍 B.饮食疗法 C.运动疗法 D.药物治疗 E.手术治疗
A.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够成熟 B.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 C.婴儿胃内酸度高 D.胃肠道SIgA水平高 E.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
A.哮喘发作≥3次 B.发作时肺部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C.具有特异性体质 D.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E.除外其他引起哮喘的疾病
A.单基因遗传病 B.线粒体病 C.分子病 D.多基因遗传病 E.染色体病
A.喷射性呕吐 B.头痛 C.反应迟钝,或躁动 D.前囟紧张,隆起 E.惊厥
A.胸围超过头围 B.腕部出现4个骨化中心 C.身高85cm D.乳牙20颗 E.体重9kg
A.坐骨结节到足底 B.脐部到足底 C.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D.耻骨联合下缘到足底 E.脐与耻骨联合的中点到足底
A.服用影响食欲的药物 B.强迫进食 C.器质性疾病 D.不良的饮食习惯 E.情绪紧张
A.乳铁蛋白 B.牛磺酸 C.优质蛋白质 D.双歧因子 E.SlgA
A.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远红外辐射台 B.摆好体位,垫高肩部2~2.5cm,颈部稍后伸 C.进行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120次/分,方式与成人相同 D.复苏器加压给氧,通气频率30~40次/分 E.按医嘱给患儿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
A.呼吸暂停 B.支气管炎 C.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吸入性肺炎 E.哮喘
A.按医嘱进行蓝光疗法 B.按医嘱输注血浆和清蛋白 C.按医嘱给予患儿肝酶诱导剂 D.严重溶血患儿,给予换血疗法 E.注意预防缺氧、感染
A.可以正常活动 B.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 C.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D.备好血管扩张药物 E.备好强心药物
A.运动发育落后 B.肌张力异常 C.姿势异常 D.智力超前 E.行为障碍
A.促进感觉运动发展 B.促进心理、智能发展 C.促进自我认同和道德发展 D.有治疗性游戏的价值 E.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
A.卡介苗 B.百白破疫苗 C.麻疹疫苗 D.脊髓灰质炎疫苗 E.乙肝疫苗
A.l~12个月 B.1~3岁 C.8~10岁 D.11~13岁 E.13岁以上
A.年龄越小,体内水分比例越小 B.电解质成分与成人相似 C.婴儿水的交换率比成人高 D.年龄越小,消化道液体交换越快 E.年龄越小,肾调节功能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