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oussay phenomenon B.Somogyi效应 C.down phenomenon D.SIADH E.Sheehan syndrome F.Schmidt syndrome G.Euthyroidsick syndrome H.Cushing syndrome
A.经蝶窦微创手术治疗 B.γ刀立体定向外科治疗 C.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治疗 D.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E.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F.仅定期随访复查血清PRL与鞍区MRI
A.鞍区MRI薄层扫描+动态增强 B.双侧卵巢与乳腺B超 C.性腺功能的评价 D.鞍区CT平扫 E.眼科视野检查与脑神经功能评价 F.每3~6个月复查鞍区MRI G.每2个月复查垂体激素与靶腺激素
A.Graves病 B.亚急性甲状腺炎 C.甲状腺高功能腺瘤 D.单纯性甲状腺肿 E.甲状腺癌 F.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A.甲状腺超声 B.甲状腺功能 C.基础代谢率测定 D.131I摄取率 E.甲状腺细针穿刺 F.甲状腺核素扫描
A.幼儿期 B.青春发育期 C.月经期 D.妊娠期 E.哺乳期 F.绝经期
A.外观没有肿大,甲状腺触诊不能触及 B.外观没有肿大,但是超声提示甲状腺体积增大 C.外观没有肿大,但是能触及 D.既能看到,又能触及,但肿大没有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E.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 F.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并压迫气管
A.低碘饮食 B.适当补碘 C.小剂量L-T4治疗 D.放射性碘治疗 E.手术治疗 F.监测甲状腺功能
A.桥本甲状腺炎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癌 D.地方性甲状腺肿 E.产后甲状腺炎 F.亚急性甲状腺炎
A.甲状腺功能 B.TRAb C.TPOAb,TgAb D.甲状腺超声 E.甲状腺吸碘率 F.颈部CT G.血清Tg
A.可予利尿剂消肿治疗 B.立即予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C.可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D.可对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检查 E.可考虑行心脏超声检查,确定是否存在心包积液 F.可联用硝酸酯类药物
A.血电解质检查 B.动脉血气分析 C.24h尿电解质 D.24h儿茶酚胺 E.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F.ACTH兴奋试验
A.卧、立位醛固酮试验 B.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C.Captopril试验 D.钠负荷试验 E.24h尿游离皮质醇 F.ACTH兴奋试验
A.肾上腺CT B.MIBG显像 C.奥曲肽显像 D.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E.肾上腺B超 F.双侧肾上腺分段取血
A.嗜铬细胞瘤 B.肾上腺皮质腺瘤致皮质醇增多症 C.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原发性高血压 E.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腺瘤 F.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A.钙通道阻滞剂降压治疗 B.安体舒通治疗 C.监测血电解质,尽量维持相对正常血钾水平 D.评价心、肾和眼底等并发症患病情况 E.评价糖、脂代谢状态 F.手术切除肾上腺腺瘤
A.乳酸性酸中毒 B.尿毒症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糖尿病高渗昏迷 F.低血糖性昏迷
A.胰岛素使用不当 B.严重感染 C.急性应激状态 D.手术 E.妊娠和分娩 F.大量饮水 G.便秘
A.补液 B.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C.纠正酸中毒 D.早期补碱性液 E.纠正电解质紊乱 F.处理诱发病 G.立即将血糖降至正常
A.遗传 B.基因变异 C.营养因素 D.生长激素过多 E.性激素过多 F.甲状腺激素过多 G.催乳素过多 H.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A.巨人症 B.肢端肥大症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Cushing综合征 E.醛固酮增多症 F.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G.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 H.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
A.异位GH分泌瘤 B.GHRH分泌瘤 C.垂体腺瘤 D.甲状腺腺瘤 E.肾上腺腺瘤 F.性腺腺瘤 G.下丘脑腺瘤 H.促催乳素腺瘤
A.垂体危象 B.心血管疾病 C.脑梗塞 D.脑出血 E.终末期肾病 F.感染 G.肺部疾病 H.甲状腺危象
A.面部粗糙 B.手脚增厚增大 C.心肺内脏增大 D.毛发脱落 E.生殖器过度发育 F.性欲亢进 G.精神不振 H.全身无力
A.血清IGF-1正常 B.空腹GH正常 C.葡萄糖负荷后GH正常 D.空腹皮质醇正常 E.葡萄糖负荷后皮质醇正常 F.空腹甲状腺功能正常 G.葡萄糖负荷后甲状腺功能正常 H.血清性激素正常
A.药物 B.手术 C.放射 D.药物加手术 E.药物加放射 F.手术加放射 G.三者联用
患者女,45岁。主因“疲乏无力20余年,嗜睡2日”入院。患者近20余年来出现精神弱、疲乏无力,食欲下降,易感冒。平时患者懒言少语,不爱活动。近一周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痰,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仅进食少量米汤。无腹痛、腹泻等症状。近两日患者精神差,出现嗜睡,呼之能应。在当地医院测BP80/40mmHg,血Na+120mmol/L,血K+4.2mmol/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为进一步诊治收入病房。既往史:15岁时曾患肺结核,应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治疗(具体疗程不详)。月经婚育史:月经13岁初潮,20岁结婚,G3P3,第三次分娩时出现大出血(出血量不详),无昏迷,输血补液治疗后好转,产后无乳,月经未恢复。家族史:父亲患肺癌去世。PE:T35.5℃,P60次/分,BP85/40mmHg,Ht155cm,Wt55kg,平车入室,嗜睡,呼之能应,皮肤苍白,掌纹等处无明显色素沉着,眉毛稀疏,甲状腺不大,心律齐,心音较低钝,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腹部查体(-),阴毛Ⅰ期,双下肢压凹性水肿(-)。LAB:血常规WBC5.6×109/L,N61.2%,Hb95g/L,血生化Na+115mmol/L,K+4.2mmol/L,Glu3.8mmol/L,UA68μmol/L,TC2.81mmol/L,肝肾功能正常。
A.垂体危象 B.肾上腺危象 C.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D.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E.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F.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
A.静脉输注葡萄糖液体 B.静脉糖皮质激素的治疗 C.抗感染治疗 D.左甲状腺素补充治疗 E.保温支持治疗 F.监测生命体征
A.抗利尿激素 B.催乳素 C.生长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促性腺激素 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感染 B.镇静安眠类药物 C.过度劳累 D.停服垂体激素等药物 E.饮水过多 F.严重外伤
A.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7.5% B.血培养阴性 C.红细胞沉降率(ESR)85mm/h D.T4、T3浓度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降低(低于2%)的双向分离现象 E.TPOAb、TGAb正常范围 F.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G.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示甲状腺摄取低下 H.甲状腺穿刺检查:细胞学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C.甲亢合并呼吸道感染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亢期 F.甲状腺结节伴出血
A.调整抗生素治疗 B.甲巯咪唑 C.非甾体抗炎药 D.糖皮质激素 E.普萘洛尔 F.放射性碘治疗
A.部分患者为自限性 B.有患者反复加重,持续数月或更长 C.复发较为常见 D.极小部分患者会出现永久甲状腺功能减退 E.大部分患者会永久甲状腺功能减退 F.反复发作可能转变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A.希恩综合征 B.垂体功能减退症 C.低钠性脑病 D.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E.继发性贫血 F.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A.恶心、呕吐 B.贫血 C.阴毛、腋毛脱落 D.血钠明显偏低 E.血压低于正常 F.神经-精神系统表现
A.高热 B.低血容量性休克 C.突然呕吐和腹痛 D.低血糖昏迷 E.突发胸痛、咯血 F.血栓性疾病、凝血机制障碍疾病和手术后患者血压急剧下降、休克和胸腹背痛
A.继续口服激素 B.术后2周后激素减量 C.手术日静脉给予100g或更多氢化可的松 D.尽快给予甲状腺激素 E.停用糖皮质激素 F.从手术后第1日即渐减量直至维持剂量
A.糖尿病,胃轻瘫 B.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C.糖尿病,胃癌 D.糖尿病,消化性溃疡 E.糖尿病并肾病 F.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
A.神经传导速度 B.放射性核素显像胃排空试验 C.肿瘤标志物 D.胃镜 E.腹部CT F.肾小球滤过率
A.Q-T间期检测 B.压力反射敏感性试验 C.动态心电图 D.心肌酶谱 E.Ewing试验 F.冠脉造影
A.直立性低血压 B.无症状性心肌梗死 C.静息时心动过速 D.体力下降,运动耐力下降 E.高血压 F.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2型糖尿病 B.盆腔肿瘤 C.卵巢囊肿 D.尿潴留 E.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F.路感染
A.肝功 B.心电图 C.腹部超声 D.尿常规 E.腹部平片 F.心脏超声 G.残尿量测定
A.控制血糖 B.阻断高血糖对神经的进一步损害 C.改善微循环 D.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 E.禁止应用扩血管的药物 F.禁用促进膀胱肌力的药物 G.导尿
A.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坏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两者的功能不协调 B.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易发生在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差的患者 C.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男性多于女性 D.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应排除影响尿道、膀胱功能的其他疾病 E.B超残尿量超过300ml才能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 F.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类型
A.高胆固醇血症 B.高甘油三酯血症 C.低HDL-C血症 D.高HDL-C血症 E.高LDL-C血症 F.混合型高脂血症
A.LDL-C<2.59mmol/L B.TG<1.7mmol/L C.HDL-C>1.0mmol/L D.TC<4.5mmol/L E.LDL-C<2.07mmol/L F.TG<2.5mmol/L
A.胰岛素控制血糖 B.他汀类药物降脂 C.贝特类药物 D.依折麦布 E.他汀联合贝特类 F.他汀联合依折麦布
A.停他汀,改贝特 B.继续应用他汀,加贝特联用 C.停他汀,改贝特加依折麦布 D.继续应用他汀,加依折麦布联用 E.继续应用他汀,加烟酸联用 F.用胆酸螯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