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体温正常,病灶好转3~4d停药 B.局部感染完全治愈后停药 C.体温正常,病灶好转即可停药 D.体温恢复正常1周,感染灶好转可停药 E.体温恢复正常2周后
A.外伤史和临床所见 B.渗出物涂片染色找到革兰阳性杆菌 C.伤部培养出厌氧性梭状芽胞杆菌 D.血培养出革兰阳性杆菌 E.严重的败血症币啼血性贫血
A.尽早彻底清创(受伤后6h内) B.注射多价气性坏疽抗毒素 C.全身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 D.增强机体抵抗力 E.局部使用抗生素
A.多巴酚丁胺 B.多巴胺 C.胰高血糖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A.低血压 B.心动过速 C.组织灌注不足 D.少尿 E.低氧血症
A.监测血压 B.监测尿量 C.控制输液 D.补足血容量 E.联合使用强心药
A.及时用碱性药物 B.改善组织灌注 C.利尿排酸 D.提高血压 E.提高吸氧浓度
A.发病24h以内出现 B.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受累 C.序贯性进行性发生 D.呼吸系统功能衰竭常较早发生 E.死亡率与衰竭的器官数目成正比
A.有严重感染、创伤及误吸等病史 B.X线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 C.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伴双肺广泛湿啰音 D.进行性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 E.肺动脉楔压(PAWP)<18mmHg
A.中心静脉压(CVP)8~12cmH2O B.体温恢复正常 C.平均动脉压≥65mmHg D.尿量≥0.5ml/(kg·h) E.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或SvO2)≥0.70
A.诊断严重感染后1h以内,立即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 B.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根据社区或医院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采用覆盖可能致病微生物的广谱抗生素,而且抗生素在感染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力 C.应用抗生素48~72h后,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和临床反应评估疗效,选择目标性的窄谱抗生素治疗 D.若临床判断症状由非感染因素所致,应立即停用抗生素 E.抗生素疗程一般10~15d
A.如果充分的液体复苏仍不能恢复动脉血压和组织灌注,有指征应用升压药 B.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是纠正感染性休克低血压的首选升压药 C.可常规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同时其对严重感染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 D.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用升压药的患者均应留置动脉导管,监测有创血压 E.对经过充分液体复苏,并应用大剂量常规升压药,血压仍不能纠正的难治性休克患者,可应用血管加压素
A.早期须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 B.对于经足够的液体复苏仍需升压药来维持血压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可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持续7d C.每日氢化可的松剂量不高于300mg D.无休克的全身性感染患者,不推荐应用糖皮质激素 E.对于长期服用激素或有内分泌疾病者,可继续应用维持量或给予冲击量
A.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B.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 C.在应激与分解代谢状态时,能量供给量需要加量,以补充额外的丢失 D.一旦病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渡 E.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糖类来源,一般占非蛋白质热能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整
A.病人发绀 B.呼吸加快,窘迫感 C.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D.肺部听诊有啰音 E.血压下降
A.以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为特征 B.出血和微血栓形成同时存在 C.感染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D.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确定诊断 E.以上都是
A.<200mmHg B.≤300mmHg C.≥300mmHg D.≥200mmHg但≤300mmHg E.≥120mmHg
A.该患者已符合SIRS诊断 B.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mmHg以上,为紧急处理早期目标之一 C.维持ScvO2最少70%以上,亦为紧急处理早期目标 D.抗生素应于3h内给予 E.非甾体消炎药应于1h内给予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③②①④⑤ D.④①③②⑤ E.①②⑤③④
A.心室停搏 B.室颤 C.无脉电活动 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室速
A.2~4min B.4~6min C.6~8min D.8~10min E.10~15min
A.重度高钾血症 B.广泛性急性心肌梗死 C.重度低体温症 D.老年患者的心脏停搏前心电 E.以上皆是
A.60mmHg B.70mmHg C.80mmHg D.90mmHg E.95mmHg
A.每上升1℃体温会使脑部的新陈代谢率上升约20% B.脑部的新陈代谢可能会因癫癎而增加300%~400% C.给予甘露醇时,应检查血渗透压,使其不超过350mOsin D.在没有颅内压力增高的情形下,应将PaCO控制在25mmHg左右 E.轻度躁动有利于血液循环,从而有利于脑功能恢复
A.15s B.45s C.1min D.3min E.4min
A.30% B.40% C.50% D.60% E.70%
A.先给1mmol/kg,然后1mmol/kg每10min给予1次 B.先给1mmol/kg,然后1mmol/kg每10min给予1次 C.每3~5min给予1mmol/kg D.每5~10min给予1mmol/kg E.不应该给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E.①④⑤
A.带氧气囊球罩设备的使用应仅限于训练有素的救助者 B.电击板放在胸部的任何地方来电击时,其效果都是一样的 C.氧气治疗是高级心肺复苏术所强调及最优先使用的急救药物 D.气管内管插管时在患者的环状软骨上用拇指及示指往下施压,可以减少胃胀气及肺吸入异物的机会 E.心肺复苏早期应使用小潮气量
A.在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而恢复自主性循环的病人,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合理的 B.在怀疑由缺血性心脏病所造成的心跳停止复苏后的病人,若无禁忌证则应使用β受体阻滞药 C.应预防性给予抗癫癎药物以保护中枢神经功能 D.复苏后患者若有产生高体温则应控制 E.对33℃的自发低温可暂不复温
A.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 B.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外周阻力 C.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D.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E.促进垂体β-内啡肽的分泌
A.及时清理伤口 B.大剂量呼吸兴奋药 C.血液透析 D.机械辅助通气 E.血浆置换
A.使肺泡扩张,减少肺泡气压伤 B.增加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分压 C.增加肺泡通气量,增加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D.提高肺顺应性,增加功能残气量 E.降低呼吸作功,增加心排血量
A.减慢心率 B.降低血压使组织灌注不足 C.加重肺淤血,使缺氧更明显 D.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心肌缺氧 E.增加心室壁张力,使心肌收缩力增加
A.BUN>30mmol/L B.Cr>908μmol/L C.血钾>6.5mmol/L D.严重酸中毒 E.休克
A.呼吸衰竭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心力衰竭 D.DIC E.败血症
A.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B.应尽量提高吸氧浓度,以纠正呼吸窘迫 C.严格控制补液量 D.尽量予晶体液以维持血容量基本正常 E.类固醇激素应早期大量使用
A.<200J B.200J C.300J D.360J E.>360J
A.高压氧治疗 B.高流量氧治疗 C.鼻导管吸氧 D.脱水降颅内压 E.盐皮质激素
A.5mL/kg B.10mL/kg C.15mL/kg D.20mL/kg E.25mL/kg
A.血常规 B.血培养 C.心电图 D.X线胸片 E.痰涂片
A.硝普钠 B.去甲肾上腺素 C.西地兰 D.异丙肾上腺素 E.速尿
A.心肌收缩活动增强 B.心肌耗氧分压增加 C.β受体上调 D.心室肥厚扩张 E.心肌细胞凋亡
A.CK B.CK-MB C.AST D.LDH E.ALT
A.肺动脉压(PAP) B.心排血量(CO) C.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D.心排血指数(CI) E.右心房压
A.非手术内科保守治疗 B.立即外科手术治疗 C.积极内科治疗,病情好转后择期手术治疗 D.积极抗休克,血压稳定后紧急手术 E.边抗休克边手术治疗
A.感染或败血症 B.脏器破裂 C.脏器衰竭 D.出血 E.骨折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胰腺炎 C.胆道感染 D.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E.脾破裂出血
A.立即将扎入体内的异物拔出 B.将露出体外的异物外端去除后包扎 C.将扎入体内的异物消毒后缓慢拔除 D.将扎入体内的异物与身体一并包扎固定 E.将扎入体内的异物与身体皮肤缝合固定
A.冠心病 B.脑出血 C.急性肺动脉栓塞 D.癫痫大发作 E.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心肌病 B.冠心病 C.恶性心律失常 D.急性泵衰竭 E.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A.急性广泛心肌梗死 B.重症心肌炎 C.严重心功能不全 D.急性心包填塞 E.心房粘液瘤
A.空气 B.脂肪 C.血栓 D.羊水 E.瘤栓
A.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综合征 B.肾血管性疾病 C.严重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慢性肾脏疾病的急性发作
A.有泌尿系结石、盆腔脏器肿瘤或手术史 B.突然发生完全性无尿或间歇性无尿 C.有肾绞痛与肾区叩击痛 D.尿常规检查无明显改变 E.B超或X线泌尿系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
A.急性心肌梗死 B.大叶性肺炎 C.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D.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E.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A.溃疡病出血 B.应激性溃疡 C.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D.胃癌 E.胆道出血
A.48小时内 B.24小时内 C.12小时内 D.8小时内 E.4~6小时内
A.依地酸钙钠(EDTACa-Na2) B.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钠钙(DTPA. C.二巯丙醇(BAL) D.二巯丙磺钠(Na-DMPS) E.二巯丁二钠(DMS)
A.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 B.用2%碳酸氧钠溶液洗胃 C.用阿托品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 D.应该用胆碱酯酶复能药治疗 E.加强输液和利尿
A.胃肠炎型 B.神经型 C.精神异常型 D.溶血型 E.肾坏死型
A.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B.洗胃 C.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 D.激素的应用 E.利尿药物的应用
A.循环衰竭 B.DIC C.呼吸衰竭 D.肾功能衰竭 E.肝功能衰竭
A.局部注射胰蛋白酶 B.局部清创 C.单价抗蛇毒血清 D.多价抗蛇毒血清 E.中医中药
A.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 B.拔除毒牙 C.伤口近心端肢体结扎 D.局部伤口烧灼 E.局部外敷中草药
A.沙门氏茵食物中毒 B.嗜盐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E.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A.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C.嗜盐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E.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A.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B.嗜盐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E.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A.立即倒水 B.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C.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D.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E.皮质激素的应用
A.吸入高浓度氧气 B.肝素 C.成分输血 D.高压氧治疗 E.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