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细阅读有关软件架构评估方面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2。
说明:
某电子商务公司拟升级目前正在使用的在线交易系统,以提高客户网上购物时在线支付环节的效率和安全性。公司研发部门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在线交易系统的架构设计。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了针对架构设计的评估会议,会上用户提出的需求、架构师识别的关键质量属性场景和评估专家的意见等内容部分列举如下:
(a)在正常负载情况下,系统必须在0.5秒内响应用户的交易请求;
(b)用户的信用卡支付必须保证99.999%的安全性;
(c)系统升级后用户名要求至少包含8个字符;
(d)网络失效后,系统需要在2分钟内发现错误并肩用备用系统;
(e)在高峰负载情况下,用户发起支付请求后系统必须在10秒内完成支付功能;
(f)系统拟采用新的加密算法,这会提高系统安全性,但同时会降低系统的性能;
(g)对交易请求处理时间的要求将影响系统数据传输协议和交易处理过程的设计;
(h)需要在30人月内为系统添加公司新购买的事务处理中间件;
(i)现有架构设计中的支付部分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紧耦合,当系统需要支持新的支付平台时,这种设计会导致支付部分代码的修改,影响系统的可修改性;
(j)主站点断电后,需要在3秒内将访问请求重定向到备用站点;
(k)用户信息数据库授权必须保证99.999%可用:
(l)系统需要对Web界面风格进行修改,修改工作必须在4人月内完成;
(m)系统需要为后端工程师提供远程调试接口,并支持远程调试。
请详细阅读以下关于网络设备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和问题2。
说明:
某软件公司欲开发一个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对管理区域内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公司的系统分析师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识别出如下3项核心需求:
(a)目前需要管理的网络设备确定为10类20种,未来还将有新类别的网络设备纳入到该设备管理系统中;
(b)不同类别的网络设备,监视和控制的内容差异较大;同一类网络设备,监视和控制的内容相似,但不同厂商的实现方式(包括控制接口格式、编程语言等)差异较大;
(c)网络管理员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终端之上实现对这些网络设备的可视化呈现和管理操作。
针对上述需求,公司研发部门的架构师对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架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架构师王工认为该系统可以采用MVC架构风格实现,即对每种网络设备设计一个监控组件,组件通过调用网络设备厂商内置的编程接口对监控指令进行接收和处理;系统管理员通过管理模块向监控组件发送监控指令,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网络状态、监控结果等信息会在控制终端上进行展示。针对不同网络设备的差异,王工认为可以对当前的20种网络设备接口进行调研与梳理,然后通过定义统一操作接口屏蔽设备差异。李工同意王工提出的MVC架构风格和定义统一操作接口的思路,但考虑到未来还会有新类别的网络设备接入,认为还需要采用扩展接口的方式支持系统开发人员扩展或修改现有操作接口。公司组织专家进行架构评审,最终同意了王工的方案和李工的改进意见。
请详细阅读以下关于系统过程建模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公司正在研发一套新的库存管理系统。系统中一个关键事件是接收供应商供货。项目组系统分析员小王花了大量时间在仓库观察了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并开发出该过程所执行活动的列表:供应商发送货物和商品清单。公司收到商品后执行收货处理,包括卸载商品、确定收到了订单上的商品、处理与供应商的分歧等。对于已有商品,调整其库存信息,对于新采购的商品,在库存中添加新的商品记录。收货完成后,系统执行入库处理,将商品放到仓库对应的货架上。在付款处理活动中,自动生成应付账款信息,如果查询到该供应商有待付款记录,则进行合并付款,付款完成后消除应付账款记录。最后,仓库管理员根据最新的库存商品,调整出货信息。
小王根据自己观察的过程创建了该事件的1层数据流图,如图2-1所示。
请用300以内文字说明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的基本元素及其作用。
请详细阅读以下关于系统过程建模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公司正在研发一套新的库存管理系统。系统中一个关键事件是接收供应商供货。项目组系统分析员小王花了大量时间在仓库观察了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并开发出该过程所执行活动的列表:供应商发送货物和商品清单。公司收到商品后执行收货处理,包括卸载商品、确定收到了订单上的商品、处理与供应商的分歧等。对于已有商品,调整其库存信息,对于新采购的商品,在库存中添加新的商品记录。收货完成后,系统执行入库处理,将商品放到仓库对应的货架上。在付款处理活动中,自动生成应付账款信息,如果查询到该供应商有待付款记录,则进行合并付款,付款完成后消除应付账款记录。最后,仓库管理员根据最新的库存商品,调整出货信息。
小王根据自己观察的过程创建了该事件的1层数据流图,如图2-1所示。
请详细阅读以下关于系统过程建模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公司正在研发一套新的库存管理系统。系统中一个关键事件是接收供应商供货。项目组系统分析员小王花了大量时间在仓库观察了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并开发出该过程所执行活动的列表:供应商发送货物和商品清单。公司收到商品后执行收货处理,包括卸载商品、确定收到了订单上的商品、处理与供应商的分歧等。对于已有商品,调整其库存信息,对于新采购的商品,在库存中添加新的商品记录。收货完成后,系统执行入库处理,将商品放到仓库对应的货架上。在付款处理活动中,自动生成应付账款信息,如果查询到该供应商有待付款记录,则进行合并付款,付款完成后消除应付账款记录。最后,仓库管理员根据最新的库存商品,调整出货信息。
小王根据自己观察的过程创建了该事件的1层数据流图,如图2-1所示。
系统建模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模型和过程模型的一致性,需要通过数据一过程-CRUD矩阵来实现数据模型和过程模型的同步,请在表2-1所示CRUD矩阵(1)~(5)中填入相关操作。
(1)R
(2)R
(3)CRU
(4)RU
(5)CRUD
请详细阅读有关嵌入式构件设计方面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构件(component)也称为组件,是一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具有可复用价值的软硬件单元。近年来,构件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大型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某公司长期从事飞行器电子设备研制工作,已积累了大量成熟软件。但是,由于当初管理和设计等原因,公司的大量软件不能被复用,严重影响了公司后续发展。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软件复用问题,明确提出了要将本公司的成熟软件进行改造,建立公司可复用的软件构件库,以提升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公司领导层决定将此项任务交给技术部门的王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两个月后,王工程师经过调研、梳理和实验,提交了一份实施方案。此方案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肯定,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公司软件架构的变更和构件抽取的界面等方面。
请详细阅读有关嵌入式构件设计方面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构件(component)也称为组件,是一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具有可复用价值的软硬件单元。近年来,构件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大型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某公司长期从事飞行器电子设备研制工作,已积累了大量成熟软件。但是,由于当初管理和设计等原因,公司的大量软件不能被复用,严重影响了公司后续发展。公司领导层高度重视软件复用问题,明确提出了要将本公司的成熟软件进行改造,建立公司可复用的软件构件库,以提升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公司领导层决定将此项任务交给技术部门的王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两个月后,王工程师经过调研、梳理和实验,提交了一份实施方案。此方案得到了公司领导层的肯定,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公司软件架构的变更和构件抽取的界面等方面。
王工程师的实施方案指出:本公司的大部分产品是为用户提供标准计算平台的,而此平台中的主要开发工作是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研制板级支持软件(BSP)。为了提高BSP软件的复用,应首先开展BSP构件的开发,且构件架构应符合国外GENESYS规范定义的嵌入式系统架构风格。图3-1给出了架构风格定义的构件通用接口,其中:链接接口(LIF)是构件对外提供的功能服务接口;局部接口建立了构件和它的局部环境的连接,如传感器、作动器或人机接口;技术相关接口(TDI)提供了查看构件内部、观察构件的内部变量的手段,如诊断等;技术无关接口(TII)用来在运行时配置、复位、重启构件的接口。现需要针对BSP中常用的RS-232串行驱动程序设计一个可复用的软构件,请说明该软构件四类接口的具体功能。
请详细阅读有关Web应用架构设计方面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软件公司开发运维了一个社交网站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软件平台LAMP(Linux+Apache+MySQL+PHP)构建,运行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用户数量及访问量的增加,系统在Web服务器负载、磁盘I/O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瓶颈,已不能满足大量客户端并发访问的要求,因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拟对系统架构进行调整以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目前系统采用了传统的三层结构,系统架构如图5-1所示。
针对目前出现的Web服务器负载过大问题,项目组决定在客户端与中间层Web服务器之间引入负载均衡器,通过中间层Web服务器集群来提高Web请求的并发处理能力。在讨论拟采用的负载均衡机制时,王工提出采用基于DNS的负载均衡机制,而李工则认为应采用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机制,项目组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采用李工提出的方案。请用200字以内的文字,分别简要说明两个机制的基本原理,并从系统执行效率、安全性及简易性等方面将两种机制进行对比,将对比结果填入表5-1中。
请详细阅读有关Web应用架构设计方面的说明,在答题纸上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说明:
某软件公司开发运维了一个社交网站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软件平台LAMP(Linux+Apache+MySQL+PHP)构建,运行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用户数量及访问量的增加,系统在Web服务器负载、磁盘I/O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瓶颈,已不能满足大量客户端并发访问的要求,因此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拟对系统架构进行调整以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目前系统采用了传统的三层结构,系统架构如图5-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