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38g B.0.240g C.0.243g D.0.246g E.0.250g
A.因开具处方或调配处方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和药师分别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B.医师具有诊断权和开具处方权和调配处方权 C.药师具有审核、调配处方权和开具处方权 D.因处方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医师负有法律责任 E.因处方差错所造成的医疗差错或事故,药师负有法律责任
A.供患者报销药费的依据 B.与病历相同,由药师填写 C.患者病危抢救时的用药记录 D.药师为患者建立的用药档案 E.医师为患者制订的药物治疗方案
A.费别 B.费用/金额 C.审方药师签名 D.调配处方药师签名 E.核对与发药药师签名
A.病因未明用药 B.滥用肿瘤辅助治疗药 C.伪麻黄碱滴鼻剂用于严重高血压者 D.药量未经酌减、联合应用毒性较大的药物 E.司来吉兰用于伴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的抑郁症患者
A.300μg B.50U/ml C.300U/ml D.300μg或500μg E.300U/ml或500U/ml
A.华法林片 B.多潘立酮片 C.维库溴铵注射液 D.浓氯化钾注射液 E.5%葡萄糖注射液
A.中国药典 B.药物事实与比较 C.马丁代尔药物大典 D.美国药典药物信息 E.Stockley药物相互作用
A.查阅方便 B.提供的信息多 C.提供的信息全面 D.电子版本可及时更新 E.读者能看到研究细节,如试验设计、数据处理等
A.红霉素 B.氧氟沙星 C.万古霉素 D.克林霉素 E.两性霉素B
A.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出现灰婴综合征 B.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致血压升高 C.肾病患者服用呋喃妥因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D.假胆碱酯酶缺陷者应用琥珀胆碱呈现呼吸暂停 E.肝硬化患者应用利多卡因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A.心理失常 B.粗心大意 C.缺乏积极性 D.注意力不集中 E.人的行为失常
A.ALT的上升幅度高于AST B.AST的上升幅度高于ALT C.AST、ALT同时上升 D.ALT的上升幅度大 E.AST的上升幅度大
A.尿尿酸增高 B.血尿酸增高 C.血肌酐增高 D.血清尿素氮增高 E.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均增高
A.38℃以上 B.41℃以上 C.37.4~38℃ D.38.1~39℃ E.39.1~41℃
A.15天 B.10天 C.7天 D.5天 E.3天
A.高血压患者 B.支气管哮喘患者 C.功能性便秘患者 D.高血尿酸症患者 E.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A.奥司他韦片 B.对乙酰氨基酚片 C.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 D.含金刚烷胺的复方制剂 E.含右美沙芬的复方制剂
A.苯丙胺 B.瘦肉精 C.巴比妥类 D.香豆素类 E.苯二氮类
A.硫酸镁 B.美托洛尔 C.氢氯噻嗪 D.依那普利 E.氯沙坦
A.阿司匹林 B.比索洛尔 C.卡托普利 D.阿托伐他汀 E.硝酸异山梨酯
A.辛伐他汀 B.洛伐他汀 C.阿托伐他汀钙 D.氟伐他汀 E.普伐他汀
A.美托洛尔 B.卡托普利 C.地高辛 D.坎地沙坦 E.氢氯噻嗪
A.卡马西平 B.拉莫三嗪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丙戊酸钠
A.脂肪类食物 B.碳水化合物 C.维生素 D.蛋白质类食物 E.纤维素
A.阿米替林 B.舍曲林 C.帕罗西汀 D.氟伏沙明 E.文拉法辛
A.地西泮 B.艾司唑仑 C.劳拉西泮 D.右佐匹克隆 E.阿普唑仑
A.格列美脲 B.二甲双胍 C.阿卡波糖 D.吡格列酮 E.西格列汀
A.钙制剂 B.咖啡 C.葡萄柚汁 D.虾皮 E.牛奶
A.索利那新 B.米多君 C.奥昔布宁 D.非那雄胺 E.度他雄胺
A.秋水仙碱 B.双氯芬酸 C.别嘌醇 D.丙磺舒 E.苯溴马隆
A.特拉唑嗪 B.坦索罗辛 C.非那雄胺 D.奥昔布宁 E.托特罗定
A.甲氨蝶呤 B.塞替派 C.长春新碱 D.氟尿嘧啶 E.博来霉素
A.甲氨蝶呤 B.柳氮磺吡啶 C.来氟米特 D.氯喹 E.硫唑嘌呤
A.类早孕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坚持服药数个周期后可自然消失 B.服药期间,阴道出血量偏多者可每晚加服雌激素,直至停药 C.连续停经3个月,需停药观察 D.短效口服避孕药不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停药即可妊娠 E.长期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可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A.呋喃妥因 B.氧氟沙星 C.复方磺胺甲噁唑 D.阿莫西林 E.阿米卡星
A.噻托溴铵 B.孟鲁司特 C.布地奈德 D.沙丁胺醇 E.氨茶碱
A.qoD. B.qiD. C.biD. D.Aq. E.AdD.
A.滥用抗菌药、人血白蛋白 B.Ⅰ类手术切口应用头孢曲松 C.黄体酮用于排出输尿管结石 D.伪麻黄碱用于感冒鼻塞伴严重高血压者 E.对单一抗菌药物能控制的感染应用2~3种抗菌药
A.口服给药 B.肌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静脉滴注 E.结肠给药
A.肝素钠联用右旋糖酐 B.普萘洛尔联用硝酸酯类 C.甲氧氯普胺联用氯丙嗪 D.氨基糖苷类联用克林霉素 E.氨基糖苷类联用万古霉素
A.晚睡前 B.餐前 C.餐中 D.餐后 E.清晨
A.肛栓 B.含漱剂 C.透皮贴剂 D.缓控释制剂 E.滴丸/舌下片
A.异烟肼 B.泼尼松 C.氨氯地平 D.胃蛋白酶 E.左旋多巴
A.叶酸拮抗剂 B.苯海拉明 C.雌孕激素 D.沙利度胺 E.氮芥类
A.用药错误 B.药品质量 C.药效学差异 D.药动学差异 E.用药资料匮乏
A.华法林 B.地西泮 C.普萘洛尔 D.甲氧氯普胺 E.速释硝苯地平
A.诊断为黄疸 B.提示患痛风 C.提示患肾病 D.提示患心肌梗死 E.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A.3周 B.5日 C.6周 D.10日 E.15日
A.西地碘含片 B.溶菌酶含片 C.氯己定含漱剂 D.甲硝唑含漱剂 E.地塞米松粘贴片
A.酚酞 B.硫酸镁 C.碳酸镁 D.乳果糖 E.比沙可啶
A.酮康唑 B.阿司匹林 C.氯苯那敏 D.阿米卡星 E.重组人红细胞
A.纳洛酮 B.乙酰胺 C.维生素K1 D.二巯丁二钠 E.乙酰半胱氨酸
A.艾司唑仑 B.右佐匹克隆 C.阿戈美拉汀 D.多塞平 E.雷美尔通
A.雌孕激素连续联合用药 B.单纯孕激素补充治疗 C.雌孕激素序贯用药 D.单纯雌激素补充治疗 E.雄激素对抗治疗
A.异烟肼 B.利福平 C.吡嗪酰胺 D.乙胺丁醇 E.链霉素
A.倍氯米松 B.泼尼松 C.沙丁胺醇 D.孟鲁司特 E.氨茶碱
A.沙丁胺醇 B.特布他林 C.氨茶碱 D.孟鲁司特 E.福莫特罗
A.碘化钾 B.左旋咪唑 C.丙硫氧嘧啶 D.碳酸锂 E.左甲状腺素
A.血压 B.心率 C.体重 D.白细胞 E.TSH
A.避免服用胺碘酮、西地碘等含碘药物 B.禁食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 C.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D.给予充足蛋白饮食 E.丙硫氧嘧啶会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A.氯喹 B.甲氨蝶呤 C.柳氮磺吡啶 D.来氟米特 E.环孢素
A.阿司匹林 B.吲哚美辛 C.对乙酰氨基酚 D.双氯芬酸 E.塞来昔布
A.多塞平 B.丙米嗪 C.氟西汀 D.阿米替林 E.氯米帕明
A.从最大有效剂量开始,逐步递减剂量 B.不宜与MAOIs类药物联合使用 C.药物治疗至少2周才会有显著的情绪反应 D.如以上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更换为同类的其他药物 E.不主张联用两种以上的抗抑郁药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A.苯海索 B.多巴丝肼 C.金刚烷胺 D.普拉克索 E.司来吉兰
A.苯海索 B.金刚烷胺 C.多巴丝肼 D.普拉克索 E.司来吉兰
A.从小剂量开始给药,缓慢滴定增量 B.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C.苯海索与左旋多巴联合使用需隔开2~3小时 D.苯海索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E.多巴丝肼易诱发致残性的运动并发症
A.肝病患者 B.精神病患者 C.哺乳期妇女 D.消化道溃疡患者 E.前列腺肥大患者
A.肺结核 B.社区获得性肺炎 C.支气管炎 D.哮喘 E.医院获得性肺炎
A.青霉素 B.链霉素 C.左氧氟沙星 D.利福霉素 E.布地奈德
A.性病 B.胃炎 C.心脏病 D.过敏者 E.18岁以下的儿童
A.肾毒性 B.肝毒性 C.肺毒性 D.胃肠刺激性 E.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