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除超高层外,定期使系统进行自放电,更换应急放电时间小于30min的产品或更换其电池 B.对于超高层,定期使系统进行自放电,更换应急放电时间小于90min的产品或更换其电池 C.每月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控制器的状态,如果发出故障信号,应及时检查、维修或更换 D.每年应试验自动、手动应急功能,进行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试验
A.消防安全责任人 B.消防安全员 C.消防安全负责人 D.消防安全管理人
A.建筑高度为32m的商店,其中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为1200m2 B.建筑高度为33m的展览建筑,其中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为1500m2 C.层高为4.5m的6层医疗建筑 D.24m的重要公共建筑
某地下商店,建筑面积为25000m2,对该地下商店的防火分隔的做法中,符合规范要求的有()。
A.可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不低于1.5h的楼板分隔为10000m2和15000m2两个区域 B.可采用有效面积为7m2防火隔间对分隔后的两个区域进行局部连通 C.可采用防烟楼梯间对分隔后的两个区域进行局部连通,其前室的门不低于乙级防火门 D.可采用有效面积为139m2的下沉式广场对分隔后的两个区域进行局部连通
A.月 B.季 C.半年 D.年
A.上下层开口之间若采用实体墙分隔时,其高度为1.1m B.上下层开口之间若采用防护玻璃墙时,其耐火极限为1.5h C.若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为0.9m,则开口之间需设置凸出外墙为0.5m的隔板 D.与楼板的缝隙,每隔一层采用了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A.1.2 B.1.4 C.1.5 D.2
A.具有执行消防法规标准的原则性 B.具有与社会经济联系的密切性 C.具有高度的诚实守信性 D.具有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责任性
A.汽油储罐区位于企业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消防站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C.液态烃储罐区设置在企业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D.办公区设置在企业全年最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A.3 B.5 C.7 D.10
A.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沿其长度90m连续布置 B.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沿其长度和宽度分别布置,布置间距为20m,总长度为95m C.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沿其两边的宽度分别布置,总长度为100m D.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坡度为2%
A.对同一规格的干粉储存容器和驱动气体储瓶,其高度差不超过20mm B.干粉储存容器的实际充装量不得小于设计充装量,也不得超过设计充装量的3% C.对同一规格的启动气体储瓶,其高度差不超过10mm D.对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瓶,其高度差不超过10mm
A.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营业厅 B.医院的住院部分 C.老年人活动场所 D.儿童游乐厅
A.手提式灭火器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者挂钩、托架上,挂钩、托架安装后,能承受5倍的手提式灭火器且不小于45kg的静载荷,承载5min后,不出现松动、脱落、断裂和变形等现象 B.灭火器箱不得被遮挡,但在人员密集场所的灭火器箱为保灭火器不丢失需上锁或拴系 C.灭火器箱箱门开启方便灵活,翻盖型灭火器箱的翻盖开启角度不得小于120° D.嵌墙式灭火器箱、托架、挂钩的安装高度,按手提式灭火器顶部与地面距离不大于1.5m,底部与地面距离不小于0.1m
A.探测器与底座脱落、接触不良 B.报警总线与底座接触不良 C.环境烟尘影响 D.探测器接口板故障
A.设置了使用相对密度为0.8的可燃气体作为燃料的场所 B.地下二层设置了日用品商店 C.地下二层设置了医院病房 D.地下一层设置了儿童游乐场
A.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打开末端试水装置,压力开关动作 B.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断开压力开关与消防泵控制柜的控制连接线,在没有任何火灾报警信号的情况下,打开末端试水装置,压力开关动作 C.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断开压力开关与消防泵控制柜的控制连接线,打开末端试水装置,压力开关动作,在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操作启动消防泵 D.使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状态,打开末端试水装置,压力开关动作
A.消防救援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小于1m*0.8m B.消防救援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3m C.消防救援口沿建筑外墙在每层设置,设置间距不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个 D.洁净厂房外墙上开设的专用消防口,其宽度和高度分别不小于0.75m*1m
A.高压球阀渗漏 B.高压球阀未关闭到位 C.压力开关未复位 D.喷头压力过低
某大型餐饮建筑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4m,耐火等级为一级,每层建筑面积均为4000m2,主要使用功能为厨房、包房和宴会厅,地下一层至地上六层设有一个中庭,下列关于中庭在各层与其周边的防火分隔措施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可采用耐火极限为2.5h的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B.与中庭相连通的门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 C.可采用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为1h的防火玻璃进行分隔 D.其连通部位的墙面可采用燃烧等级为B1级的装修材料
A.泡沫产生器吸气口被异物堵塞 B.泡沫液失效 C.泡沫混合比不满足要求 D.泡沫液长期腐蚀混合器导致锈死
A.截至9月15日进行检查 B.截至9月17日进行检查 C.截至9月20日进行检查 D.截至9月25日进行检查
A.消防电梯的排水井容量为3m3 B.消防电梯前室面积测量值的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C.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采用不低2h防火隔墙隔开 D.使用消防电梯轿厢内专用消防对讲电话与消防控制中心进行不少于2次通话试验,通话语音清晰
A.消防水泵接合器接口距离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30m B.无设计要求时,墙壁水泵接合器的安装高度距地面宜为0.7m C.地安装下水泵接合器时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 D.水泵接合器的安全阀及止回阀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阀门启闭应灵活
A.输送煤气的管道穿过防火墙,并采用防火堵料严密封堵孔隙 B.紧靠防火墙两侧的乙级防火窗之间最近边缘距离为1m C.测量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D.设置于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不应低于乙级防火门
A.采用专用测试仪表进行测试 B.对探测器输入模拟火灾信号,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打开雨淋阀,并启动水泵,喷水灭火 C.启动一只喷头,雨淋阀打开,报警控制器启动水泵,喷水灭火 D.开启试水装置,雨淋阀打开,报警控制器启动水泵,水雾喷头开始喷水灭火
A.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B.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 C.风管与风机连接若有转弯处宜加装导流叶片 D.风管穿越隔墙或楼板时,风管与隔墙之间的空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填塞
A.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B.挡烟垂壁的高度不得小于500mm C.卷帘式挡烟垂壁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织物缝制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20mm D.卷帘式挡烟垂壁的运行速度应不小于7m/s
A.消防安全评估机构一级资质 B.消防安全评估机构二级资质 C.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机构一级资质 D.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机构二级资质
A.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巡查人员在活动举办前2h应进行一次防火巡查 B.大型群众性活动应当在活动前一天进行防火检查 C.承办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在活动举办前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D.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结束时巡查人员应对活动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A.采用专用工具安装喷头,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 B.直立型喷头连接DN25mm短立管或直接向上安装在配水支管上 C.边墙型喷头一般水平安装于顶棚(吊顶)下的边墙上 D.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20mm时,在系统配水干管、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A.某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5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3人 B.某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16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5人 C.某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20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15人 D.某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300m2,同一时间作业人数40人
A.密封性能试验的试验压力为3MPa,保压时间不少于3min B.随机从每批到场喷头中抽取1%,且不少于5只作为试验喷头 C.当1只喷头试验不合格时,再抽取2%,且不少于10只的到场喷头进行重复试验 D.当累计5只及以上喷头试验不合格时,不得使用该批喷头
A.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 B.疏散走道上部的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材料 C.在疏散走道1.8m高度内不宜设置管道、门垛等突出物 D.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不低于乙级防火门,且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A.筒体严重锈蚀,其中锈蚀面积达到筒体总面积四分之一的灭火器 B.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灭火器 C.出厂年月钢印无法识别的灭火器 D.被火烧过的灭火器
A.室外楼梯的平台采用A级材料制作 B.楼梯的净宽为1m C.在楼梯旁边1.5m处设有乙级防火窗 D.栏杆扶手的高度为1.1m
A.逐一将火灾声光报警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并接通电源 B.操作火灾报警控制器使火灾声光警报器启动,非住宅内使用室内型和室外型火灾声警报器的声信号至少在一个方向上3m处的声压级不应小于70dB C.具有两种及以上不同音调的火灾声警报器,其每种音调应有明显区别 D.火灾光警报器的光信号在100lx~500lx环境光线下,25m处应清晰可见
A.厂房内的空气不循环使用 B.送排风系统选用防爆型通风设备 C.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 D.厂房内安装能在爆炸上限的25%时及时报警的燃爆气体探测器
A.客房数在50间以上的旅馆 B.住院床位在50张以上的医院 C.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000m2且经营可燃商店的商场 D.建筑面积在大于等于100m2的公共娱乐场所
某煤粉厂房长、宽、高分别为25m、12m和8m,泄压比为0.055m2/m3,则其泄压面积为()m2。
A.96 B.98.6 C.96.8 D.200
A.产品合法性检查 B.产品质量检查 C.产品防火性能检查 D.产品一致性检查
A.分析区域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火灾风险源,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 B.对评估单元进行分析,并建立权重系统 C.提出合理可行的消防事故责任人处理建议 D.对区域的火灾风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
A.准备不少于2只的试压用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量程为试验压力值的1.5~2倍 B.宜采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kg的清水进行水压试验和管网冲洗,不得使用海水或含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水 C.按60%的最大设计流量,沿灭火时管网水流方向分区、分段进行 D.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吹扫气体流速不小于20m/s
A.《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记录表》的存档时间不少于5年 B.《建筑消防设施巡查记录表》的存档时间不少于3年 C.《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的存档时间不少于1年 D.《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的存档时间不少于5年
A.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A.测试系统各设备的统一时钟管理情况,时钟累计误差不超过3s B.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监控中心接收显示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0s C.监控中心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大于5s D.监控中心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之间能够动态设置巡检方式和时间,要求通信巡检周期不大于2h
A.管网冲洗的水流流速、流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水流流速、流量 B.管网冲洗宜分区、分段进行,且管网冲洗的水流方向要与灭火时管网水流方向一致 C.管网冲洗宜设临时专用排水管道,其截面面积不小于被冲洗管道截面面积的75% D.管网冲洗结束后,将管网内的水排除干净
A.120 B.150 C.200 D.300
A.消火栓安装于人行道沿上1m处,并做内外防腐 B.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安装时,消火栓顶距地面高为0.64m,消火栓弯管底部应设支墩或支座 C.室外地上式消火栓的放水口应用粒径为20~30mm的卵石做渗水层,铺设半径为300mm D.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安装在消火栓井内,消火栓井内径不宜小于1.5m
A.在准工作状态时,由消防水箱或稳压泵、给水设备等维持管道内充水的压力 B.发生火灾时,触发感烟和感温探测器后开始报警,喷头开始喷水 C.管网中的水由静止变为流动,水流指示器动作送出电信号,在报警控制器上显示某一区域喷水信息 D.由水压差开启湿式报警阀,同时压力水流打开通向水力警铃的通道,水力警铃发出声响警报,压力开关动作,启动供水泵
A.至少每月对系统所有阀门状态及其铅封、锁链完好状况进行一次检查 B.至少每季度对报警阀组的试水阀进行一次放水及其启动性能测试 C.至少每季对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水位进行一次测试 D.至少每年对系统进行一次联动测试
A.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B.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不大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C.位于公共建筑的地下或半地设备间,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时可设一个疏散门 D.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当经停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疏散门
A.矿物绝缘电缆 B.难燃电缆 C.有机绝缘耐火电缆 D.阻燃电缆
A.排水阀门未完全关闭 B.阀瓣密封垫老化 C.报警管路测试控制阀渗漏 D.水流指示器管腔内杂物卡阻
A.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 B.如设计未要求,栓口中心距地面应为1.1m,但每栋建筑物应一致,允许偏差±22mm C.阀门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使用,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140mm,允许偏差±5mm D.不论消火栓箱明装、暗装或半暗装,均不能影响疏散宽度
A.备用数量不应小于安装总数的1%,且每种备用喷头不应少于5个 B.备用数量不应小于安装总数的1%,且每种备用喷头不应少于10个 C.备用数量不应小于安装总数的2%,且每种备用喷头不应少于10个 D.备用数量不应小于安装总数的2%,且每种备用喷头不应少于20个
A.8 B.10 C.11 D.12
A.试验介质可以用氮气 B.双流体系统气体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0.8倍 C.试验压力应为0.28MPa D.在稳压24h后压力降不大于0.05MPa
某综合办公楼,地上9层,每层层高均为3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000m2,顶层上设有建筑面积为70m2、高度为4m的微波天线间。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该综合办公楼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B.该综合办公楼的建筑高度为31m C.该综合办公楼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D.该综合办公楼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应超过1500m
A.任选一层模拟火灾,打开送风口,联动启动加压送风机,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门全闭时,测试余压,若从走廊到前室再到楼梯间的余压值应依次呈递增分布,则符合要求 B.打开模拟着火楼层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门,对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负担层数小于15层时,同时打开模拟层及其上一层楼梯间的防火门,测试各门洞处的风速不应小于0.7m/s C.打开模拟着火楼层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门,对于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负担层数大于等于15层时,同时打开模拟层及其上、下一层楼梯间的防火门,测试各门洞处的风速不应小于0.7m/s D.打开模拟着火楼层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门,对于地下楼梯间,打开模拟层楼梯间防火门,测试各门洞处的风速不应小于1m/s
A.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低于1200Pa B.防护区入口处的正上方应设灭火剂喷放指示灯,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且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6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C.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并应设在防护区净高的1/2以上 D.2个或2个以上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5个
A.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B.若该厂房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沿四周设环形消防车道 C.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4m,其宽度和高度测量值的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D.其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A.IG541灭火系统采用其充装的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B.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C.卤代烷灭火系统宜采用卤代烷灭火剂 D.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启动方式
A.8 B.12 C.10 D.15
A.固定式泡沫系统适用于独立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库区 B.固定式泡沫系统适用于机动消防设施不足的企业附属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C.半固定式泡沫系统适用于机动消防设施较强企业附属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储罐区 D.半固定式泡沫系统适用于小型储罐或有可燃液体泄漏的场所
A.翻盖式灭火器箱正面的上挡板在箱盖打开后能够翻转下落 B.开门式灭火器箱箱门设有箱门关紧装置,且无锁具 C.翻盖式灭火器箱的箱盖开启角度不小于100° D.经测力计实测检查,开启力不大于70N
某地下商场,建筑面积为22000m2,通过设置防烟楼梯间划分为两个小于20000m2的区域,下列关于防烟楼梯间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为7m2 B.通向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C.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A级材料 D.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不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按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为200m2时,应配置()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A.1 B.2 C.3 D.4
A.手提式清水基型灭火器出厂期满3年应送修,之后每满2年送修 B.4Kg的ABC干粉灭火器出厂期满3年应送修 C.二氧化碳灭火器出厂期满6年应送修,之后每满2年送修 D.某办公建筑某一计算单元配了18具灭火器,则一次送修数量不得超过4具,否则需要选择相同的灭火器进行替代
A.每月应对防烟、排烟风机进行检查和性能测试 B.每月应对挡烟垂壁进行检查和性能测试 C.每季应对防火阀进行检查和性能测试 D.每年应对所安装的全部防排烟系统进行一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
A.对于储压型系统,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7m B.对于储压型系统,当采用局部应用系统时,喷头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6m C.对于储气瓶型系统,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8m D.对于储气瓶型系统,当采用局部应用系统时,喷头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6m
A.超过60W的白炽灯不应安装在可燃材料和可燃构件上 B.卤素灯、荧光高压汞灯等高温照明灯具不应安装在可燃材料和可燃构件上 C.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D.超过100W的白炽灯的引入线应选用绝缘电线或采用瓷管、石棉等非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A.当选择阀操作手柄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用便于操作的措施 B.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不大于300mm C.在吊顶内的灭火剂输送管道,可涂不小于20mm的红色油漆色环 D.灭火剂输送管道穿越楼板时要设置高出地板30mm的套管
A.200 B.300 C.400 D.500
A.在顶部安装时,灯具上边与顶棚距离宜大于20mm B.安装在地面上时,标志灯具表面与地面高度差不宜大于1mm C.低位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时,标志表面应与墙面平行 D.在安装大型室内公共场所疏散走道上的为保持视觉连续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具时,导向光流流动方向应与疏散方向相反
A.接口最低点离地面(1.5±0.02)m的高度自由跌落 B.接口最低点离地面(1.5±0.05)m的高度自由跌落 C.接口最低点离地面(2±0.02)m的高度自由跌落 D.接口最低点离地面(2±0.05)m的高度自由跌落
A.极高风险 B.高风险 C.中风险 D.低风险
A.初级技能 B.中级技能 C.高级技能 D.技师
A.5 B.10 C.15 D.30
A.当热烟层降到2m下时,对于大空间其能见度临界指标为10m B.当热烟层降到2m下时,人员在烟气中疏散在持续30min情况下,其临界温度为30℃ C.在火灾通过辐射蔓延的设计中,临界辐射强度一般取10kW/m2 D.在规定的结构耐火极限时间内,结构的承载力应不小于各种作用所产生的组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