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倍 B.2倍 C.3倍 D.4倍
A.爆炸极限和闪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B.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 C.气体的比重和扩散性、化学性质活泼性、带电性以及受热膨胀性等也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其火灾危险性 D.气体化学活泼性越强,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速度越快,火灾蔓延扩展的危险性越大
A.推闩式平开门 B.丙级防火门 C.乙级防火门 D.甲级防火门
A.5 B.10 C.15 D.20
A.铜芯线缆 B.铝芯线缆 C.普通电缆 D.阻燃电缆
A.顶层 B.低层 C.上一层 D.下一层
A.0.01~0.25 B.0.03~0.25 C.0.01~0.03 D.0.03~0.5
A.2m B.3m C.5m D.6m
A.0.50 B.1.00 C.1.50 D.2.00
A.30 B.50 C.70 D.90
A.1 B.2 C.3 D.4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A.火灾影响范围小 B.火灾类型多,难以扑救 C.通风排烟难 D.起火快,燃烧猛、灭火救援困难
A.消防电梯 B.、消防车道 C.防火墙 D.消防扑救面
A.预测分析法 B.提问法 C.事故分析法 D.系统安全分析法
A.15~30min B.15~60min C.1h D.2h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
A.消防控制室 B.疏散走道 C.封闭楼梯间 D.KTV包房
A.1/4 B.1/3 C.1/2 D.2/3
A.甲 B.乙 C.丙 D.丁
A.6 B.7 C.8 D.9
A.楼板 B.防火墙 C.承重柱 D.梁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地势较高 B.多面环山 C.附近无建筑物 D.被水淹没
A.70℃ B.100℃ C.150℃ D.280℃
A.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易燃液体的表面 B.正常运行时不能出现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C.在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安装在贮有易燃液体容器上的排水系统 D.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他孔口处
A.5~10L/s B.10~15L/s C.15~20L/s D.20~25L/s
A.局部应用开式系统 B.全淹没开式系统 C.局部应用闭式系统 D.全淹没闭式系统
A.0.5kg/m3 B.0.55kg/m3 C.0.6kg/m3 D.0.65kg/m3
A.300 B.500 C.800 D.900
A.一 B.二 C.三 D.四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A.射程 B.进口压力 C.射高 D.发泡网
A.50m B.100m C.150m D.200m
A.20m B.25m C.30m D.50m
A.持续型消防应急灯具 B.非持续型消防应急灯具 C.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 D.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
A.3h B.2h C.1h D.0.5h
A.15m B.20m C.30m D.50m
A.灭火设计 B.惰化设计 C.最小灭火设计 D.最大惰化设计
A.感温火灾探测器 B.感烟火灾探测器 C.火焰探测器 D.气体火灾探测器
A.100~1000m3/min B.100~2000m3/min C.200~1000m3/min D.200~2000m3/min
A.以磷酸盐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B.以碳酸氢钾为基料的紫钾干粉灭火剂 C.以聚磷酸铵为基料的干粉灭火剂 D.氯化钠类干粉灭火剂
A.Q=1.1K(S/U) B.Q=1.2K(S/U) C.Q=1.3K(S/U) D.Q=1.4K(S/U)
A.监控中心的电源应按所在建筑物的最高负荷等级配置 B.监控中心的电源不低于二级负荷 C.监控中心的电源应保证不间断供电 D.备用电源电池容量应能保证传输装置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不少于24h
A.探测火灾特征参数的不同 B.监视范围 C.是否具有复位(恢复)功能 D.是否具有可拆卸性
A.1m,2m B.1m,2.5m C.1.5m,2m D.1.5m,2.5m
A.0.3s B.0.5s C.1.0s D.1.5s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C.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D.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A.加油站 B.液化石油气加气站 C.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D.加油和压缩天然气加气合建站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Ⅰ类飞机库 B.Ⅱ类飞机库 C.Ⅲ类飞机库 D.停机库
A.0.5lx B.1.0lx C.1.2lx D.1.5lx
A.吊门 B.电控自动门 C.装有栅栏的窗 D.宽度≥750mm,高度≥1800mm的窗
A.10L/s B.15L/s C.20L/s D.30L/s
A.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电源插座距地面安装高度应大于1.0m B.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疏散用应急照明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2.0lx C.当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作电源时,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D.消防用电设备的两回电源线路应分开敷设
A.石油炼制过程 B.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C.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D.高分子化工生产过程
A.4m B.4.5m C.5m D.5.5m
A.盾构法 B.沉管法 C.钻爆法 D.明挖法
A.危险品库房、装有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变电所不应设置在飞机库内或与飞机库贴邻建造 B.飞机库内可以设置办公室、资料室、休息室等用房 C.甲、乙、丙类火灾危险性的使用场所和库房不得设在飞机库地下或半地下室内 D.飞机库之间、飞机库与其他建筑之间应有一定的防火间距
A.定性评估 B.定量评估 C.半定量评估 D.现状评估
A.引燃阶段,衰退阶段 B.引燃阶段,增长阶段 C.全面发展阶段,衰退阶段 D.增长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A.加速技术革新 B.提高设计的经济性 C.性能评判标准得到一致认可 D.加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
A.30 B.35 C.38 D.40
A.冷却灭火 B.隔离灭火 C.窒息灭火 D.化学抑制灭火
A.光波 B.电磁波 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A.丙烷-乙炔-苯-二硫化碳 B.二硫化碳-苯-乙炔-丙烷 C.二硫化碳-乙炔-丙烷-苯 D.苯-丙烷-乙炔-二硫化碳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气体爆炸 D.固体爆炸
A.隔爆型 B.增安型 C.本质安全型 D.正压型
A.A类 B.B类 C.C类 D.F类
A.温度 B.浓度 C.压力 D.点火能量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传播
A.亚硝酸钠 B.氧化银 C.重铬酸钠 D.过氧化钠
A.冷却 B.窒息 C.化学抑制 D.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