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确定消防安全教育的频次,考核办法 B.确定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的内容 C.确定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日常管理方法 D.规定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A.4.5,2.0 B.6.0,4.0 C.10.0,2.4 D.12.0,2.4
A.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楼梯的宽度 B.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疏散门的宽度 C.疏散门的宽度不得等于楼梯的宽度 D.楼梯的宽度不得大于疏散门的宽度
A.消防站应选择在责任区的适中位置 B.消防站应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的地点 C.消防车可以设置在距学校40m处 D.消防车可以设置在距液化石油气罐区270m处
A.0.01,20m B.0.05,25m C.0.05,20m D.0.01,25m
A.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B.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并不设减振装置 D.吊装风机的支吊架应焊接牢固、安装可靠,其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A.有防爆隔墙的间隔 B.单独的防爆间隔 C.两侧有隔板的间隔 D.两面相连的间隔
A.1 B.2 C.3 D.4
A.5% B.10% C.15% D.20%
A.0.90,0.90 B.0.90,1.10 C.1.00,1.10 D.1.00,0.90
A.20s,40s B.30s,60s C.30s,90s D.20s,60s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5、1.0、1.5 B.0.5、0.5、5.0 C.0.5、1.0、5.0 D.0.5、1.0、1.0
A.1,5 B.1.5,5 C.2,10 D.2.5,10
A.1.00h B.2.00h C.3.00h D.4.00h
A.等于 B.不大于 C.不小于 D.小于等于
A.0.80m B.1.00m C.1.20m D.1.60m
A.1.3m B.1.0m C.0.9m D.1.5m
A.使用性质 B.火灾蔓延速度 C.结构 D.消防扑救能力
A.电梯门 B.高窗 C.安全逃生门 D.通气孔洞
A.70% B.75% C.80% D.85%
A.柴油发电机房 B.医院 C.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D.剧场、电影院、礼堂
A.2.0m B.2.1m C.2.2m D.2.5m
A.汽车库 B.修车库 C.耕地 D.服装厂
A.0.5h B.1.0h C.1.5h D.2.0h
A.一级、二级 B.三级 C.三级、四级 D.四级
A.0.50h B.1.00h C.1.50h D.2.00h
A.甲、乙、丁 B.甲、乙、丙 C.丙、丁 D.甲、丙、丁
A.防烟楼梯间 B.封闭楼梯间 C.敞开楼梯间 D.室外楼梯
A.用1m直尺检测涂层平整度 B.用高压气体或高压水枪清扫钢结构表面的灰尘和泥沙 C.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 D.用1~2kg的榔头轻击涂层检测其强度
A.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设备 B.敷设铠装电缆的金属构架 C.在干燥环境,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以下,直流电压为110V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 D.与地面接触良好,交流额定电压380V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440V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
A.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 B.为保证人员逃生需要,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不得少于两部 C.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得大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D.防风雨篷不得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要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得小于室外开敞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得小于1.0m
A.12m B.10m C.15m D.20m
A.50℃ B.70℃ C.60℃ D.80℃
A.1.1m B.1.0m C.0.9m D.1.2m
A.3% B.4% C.5% D.6%
A.建筑最高点的高度 B.屋脊的高度 C.檐口的高度 D.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A.0.8 B.1.0 C.1.5 D.2
A.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 B.因果分析方法 C.事故树分析方法 D.消防安全状况评估方法
A.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B.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C.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D.管理、维护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
A.一个重点部位只可假设1个起火点 B.起火物品及蔓延条件,燃烧面积(范围)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C.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如可燃液体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结构的倒塌,人员伤亡、被困情况等),以及火情发展变化趋势、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等 D.区分白天和夜间、营业期间和非营业期间
A.易燃、可燃材料多 B.临建设施多,防火标准低 C.临时电气线路多 D.施工单位员工多,人员固定,素质低
A.10m B.15m C.20m D.25m
A.600s B.300s C.150s D.75s
A.⑥⑤①③②④ B.⑤⑥①②③④ C.⑥①⑤③②④ D.⑥③⑤①②④
A.一级指标 B.二级指标 C.三级指标 D.四级指标
A.察觉 B.行为和反应 C.运动 D.总结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部门规章 D.政府规章
A.注册消防工程师是指经考试取得相应级别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并依法注册后,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安全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B.注册消防工程师分为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和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和三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C.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在所在行政区域内有效,二级、三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有效 D.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无需注册即可以相应级别注册消防工程师名义执业
A.维护公共安全原则 B.诚实守信原则 C.依法执业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A.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 D.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A.自我反思 B.提高道德选择能力 C.向榜样学习 D.坚持"慎独"
A.两个月 B.季度 C.半年 D.年
A.1年,1 B.2年,2 C.3年,3 D.4年,4
A.安全教育 B.品德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法律知识的普及
A.1.0 B.1.1 C.1.5 D.2.0
A.0.10m B.0.15m C.0.20m D.0.25m
A.0.8m B.1.0m C.1.2m D.1.5m
A.消火栓箱箱体应设耐久性铭牌 B.栓箱箱门正面标注"消火栓"字样,且字体不得小于:高100mm,宽80mm C.设置门锁的栓箱,除箱门安装玻璃者以及能被击碎的透明材料外,均应设置箱门紧急开启的手动机构,应保证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开启灵活、可靠 D.箱门开启角度不得小于165°,并无卡阻
A.60s B.100s C.120s D.150s
A.45° B.60° C.90° D.135°
A.黄色 B.红色 C.绿色 D.蓝色
A.易燃材料 B.可燃材料 C.难燃材料 D.不燃材料
A.卤素灯 B.投光灯 C.荧光高压汞灯 D.回光灯
A.100mm B.150mm C.180mm D.200mm
A.0.5mm B.0.75mm C.1.0mm D.1.2mm
A.每日 B.每周 C.每半月 D.每月
A.密封性能试验的试验压力为3.0MPa,保压时间不少于3min B.随机从每批到场喷头中抽取1%,且不少于10只作为试验喷头 C.当1只喷头试验不合格时,再抽取2%,且不少于10只的到场喷头进行重复试验 D.试验以喷头无渗漏、无损伤判定为合格,累计2只以及2只以上喷头试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该批喷头
A.碳素钢板焊接而成的钢板水箱 B.钢筋混凝土现场灌注的水箱 C.搪瓷钢板水箱 D.玻璃钢水箱
A.100 B.200 C.300 D.500
A.绿 B.蓝 C.紫 D.黑
A.0.5~1.1m B.0.6~1.2m C.0.5~1.2m D.0.8~1.2m
A.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B.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 C.半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D.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
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A.1.0 B.1.2 C.1.5 D.1.8
A.管道试压和冲洗合格后,安装水流指示器 B.水流指示器电气元件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 C.水流指示器安装后,其桨片、膜片动作灵活,不得与管壁发生碰擦 D.同时使用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控制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流指示器安装在信号阀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A.防潮设施 B.防水设施 C.排水设施 D.水源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