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B.10 C.15 D.30
A.政府领导 B.防火安全 C.消防安全 D.公安机关领导
A.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 B.导致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 C.造成10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D.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
A.团结互助 B.遵纪守法 C.文明礼貌 D.爱岗敬业
A.公平竞争 B.精益求精 C.团结互助 D.爱岗敬业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A.甲类 B.乙类 C.一类 D.二类
A.50 B.100 C.120 D.160
A.2 B.3 C.5 D.10
A.0.80m B.0.90m C.1.00m D.1.20m
A.15 B.25 C.35 D.40
A.工业建筑检查时,根据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耐火等级、建筑层数等因素确定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B.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墙间内如储存数种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时,其库房或隔间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C.民用建筑检查时,根据建筑物耐火等级确定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D.民用建筑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常规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局部面积增加2倍计算
A.55 B.70 C.75 D.85
A.1 B.2 C.3 D.4
A.对于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2 B.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75m2 C.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 D.对于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
A.电影院 B.KTV C.溜冰场 D.多层商店建筑
A.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布置在多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 B.有爆炸危险的设备应紧邻厂房的梁、柱等主要承重构件布置 C.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楼梯间、室外楼梯或与相邻区域连通处,设置门斗等防护措施 D.办公室、休息室布置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级
A.1.5,2.5 B.2.5,1.5 C.2,1.5 D.1.5,2
A.对重要的建筑比一般建筑物要求严 B.对地上建筑比地下建筑严 C.对100m以上的建筑比对一般高层建筑要求严 D.对墙面的要求严于地面
A.更换相关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进行施工返工处理,重新组织产品现场检查、技术检测或者竣工验收 B.返修处理,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使用要求的,按照经批准的处理技术方案和协议文件,重新组织现场检查、技术检测或者竣工验收 C.返修或者更换相关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的,经重新组织现场检查、技术检测、竣工验收,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应再次组织现场检查、技术检测和竣工验收 D.未经现场检查合格的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以及材料,不得用于施工安装;消防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其建设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A.反复 B.加倍 C.单独 D.按原计划
A.实行每日24h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一人 B.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得将应处于手动控制状态的设备设置在自动控制状态 C.确保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控制装置处于手动控制位置 D.确保消防泵出水管阀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
A.环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和枝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 B.独立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 C.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和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D.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15~40 B.25~50 C.10~25 D.5~15
A.沟槽连接 B.承插连接 C.焊接连接 D.法兰连接
A.每月应手动启动消防水泵运转两次,并检查供电电源的情况 B.每周对稳压泵的停泵启泵压力和启泵次数等进行检查和记录运行情况 C.每季度应对消防水泵的出流量和压力进行一次试验 D.每日对气压水罐的压力和有效容积等进行一次检测
A.市政供水管网 B.消防给水设施 C.报警控制设备 D.系统附件
A.0.8 B.1.2 C.1.6 D.2.4
A.直角出口型室内消火栓 B.旋转型室内消火栓 C.减压型室内消火栓 D.单栓阀室内消火栓
A.火灾探测器 B.电磁阀 C.联动控制系统 D.闭式喷头
A.压力表 B.水传动管 C.观测仪 D.操作阀门
A.限流装置过滤网被堵塞 B.阀瓣密封垫老化或者损坏 C.排水阀门未完全关闭 D.报警管路测试控制阀渗漏
A.水压 B.渗漏 C.强度 D.气压
A.消防水池、消防水箱 B.消防水泵 C.电磁阀 D.水源的供水能力
A.单流体系统和双流体系统 B.现场安装系统和预安装系统 C.泵组式、瓶组式及其他形式 D.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A.25 B.20 C.15 D.10
A.全淹没系统和局部应用系统 B.管网灭火系统和无管网柜式灭火装置 C.组合分配灭火系统和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D.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烃灭火系统和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A.气体喷放指示灯宜安装在防护区入口的正下方 B.手动启动、停止按钮安装在防护区入口便于操作的部位 C.手动启动、停止按钮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楼)面1.0m D.设置在防护区处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楼)面0.8m
A.50 B.60 C.80 D.90
A.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B.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C.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D.超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A.消防部门 B.建设单位 C.施工单位 D.质监站
A.2.0 B.1.5 C.1.0 D.0.5
A.储气瓶组 B.泵组 C.制冷系统 D.喷头
A.100 B.300 C.400 D.500
A.15 B.20 C.25 D.45
A.再充装所使用的灭火剂采用有资质生产企业提供、推荐的相同型号规格的灭火剂产品 B.二氧化碳灭火器再充装时,不得采用加热法也不得以压力水为驱动力将二氧化碳灭火剂从储存气瓶中充装到灭火器内 C.二氧化碳灭火器再充装时,可以压力水为驱动力将二氧化碳灭火剂从储存气瓶中充装到灭火器内 D.ABC干粉、BC干粉充装设备分别独立设置,充装场地可不完全分隔开
A.气密性 B.气压 C.水压 D.渗透性
A.烟气的温度 B.烟气的浓度 C.烟气的能见度 D.烟气的毒性
A.1mm B.2mm C.3mm D.4mm
A.前室 B.合用前室 C.防烟楼梯间 D.地下室
A.100 B.150 C.200 D.250
A.10 B.15 C.20 D.30
A.车间及实验室的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小于0.3m B.特殊场所暗装的插座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小于0.15m C.同一室内插座安装高度一致 D.非临时用电,可使用移动式插座
A.100 B.200 C.300 D.500
A.输入电源是否完好 B.熔丝有无烧断 C.接触是否不良 D.电池是否完好
A.火灾报警控制器 B.触发器件 C.火灾警报装置 D.消防电气控制装置
A.红色 B.橙色 C.蓝色 D.黑色
A.0.8 B.1.2 C.2.0 D.2.2
A.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B.报警传输网络 C.监控中心 D.火警信息终端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A.5 B.7 C.10 D.15
A.5 B.8 C.10 D.12
A.0~0.5 B.0.5~1 C.0~1 D.1.1~2
A.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B.电线电路设计不合理 C.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D.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A.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是否违章 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C.员工消防知识是否掌握 D.下班后是否切断电源,火源是否妥善处理
A.低位安装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时,应安装在距地面(楼面)1m以下的墙上 B.安装在地面上时,灯具的所有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构件或做防腐处理 C.标志灯具表面应与地面平行,与地面高度差不宜大于3mm,与地面接触边缘不宜大于2mm D.应急标志灯具在安装时,箭头指示方向或导向光流流动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
A.单位的基本情况 B.员工的文化程度 C.消防安全素质 D.消防法律法规规章
A.协调组 B.控制组 C.宣传组 D.文案组
A.2 B.4 C.6 D.8
A.0.1m B.0.2m C.0.3m D.0.4m
A.80mm B.100mm C.120mm D.140mm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丁级
A.5m B.8m C.10m D.15m
A.灭火剂 B.组件结构 C.阀门 D.管件
A.430 B.400 C.530 D.500
A.50 B.100 C.150 D.200
A.4.0 B.4.5 C.5.0 D.6.0
A.150,150 B.150,80 C.150,65 D.80,65
A.喷头完好情况 B.报警阀组的试水阀放水及其启动性能测试 C.电磁阀启动测试 D.水泵接合器通水加压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