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立法解释
A.罪刑法定原则 B.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A.规制机能 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 D.威慑机能
A参加传销组织 B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 C雇佣童工清理客房 D拐卖15周岁的男孩
A.经过20年不再追诉 B.从2014年6月20日计算追诉时效 C.因为甲逃避追查,其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D.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公安部核准
A.抢夺罪 B.故意伤害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A.甲有自首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B.甲有立功情节,对其可以免除处罚 C.甲有坦白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D.甲具有重大立功情节,对其应当免除处罚
A.窝藏罪 B.妨害公务罪 C.包庇罪 D.私放在押人员罪
A.事先防卫 B.正当防卫 C.假想防卫 D.防卫过当
A.援引法定刑 B.绝对确定法定刑 C.相对确定法定刑 D.绝对不确定法定刑
A.危险驾驶罪 B.交通肇事罪 C.故意伤害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B.只能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 C.只能以生产、销售假冒产品罪定罪处罚 D.应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责一重罪处罚
A.甲只构成徇私枉法罪,乙构成受贿罪 B.甲只构成徇私枉法罪,乙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C.甲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乙构成受贿罪 D.甲构成徇私枉法罪,乙不构成犯罪
A.故意伤害罪 B.参加恐怖组织罪 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伤害罪
A、运送他人偷越国境,并杀害检察人员的 B、生产伪劣产品,并以威胁方法抗拒查处 C、收买被拐卖妇女,并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的 D、走私毒品,并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
A、在长途汽车上显露匕首窃取财物的,属于携带凶器盗窃 B、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所穿一幅口袋内财物的,属于扒窃 C、一年之内在公共场所扒窃两次的,属于多次盗窃 D、进入宾馆客房窃取财物的,属于入户盗窃
A、食品监管渎职罪 B、玩忽职守罪 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D、滥用职权罪
A、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既遂) B、故意杀人罪(未遂) C、爆炸罪(未遂) D、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
A、减为无期徒刑 B、减为二十年有期徒刑 C、执行死刑 D、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A、2014年3月2日 B、2014年3月3日 C、2015年3月8日 D、2015年3月9日
A、抵押关系 B、遗嘱继承关系 C、侵权赔偿关系 D、婚姻关系
A、免除丙欠乙的1万元债务 B、撤销乙患病前低价卖给丁的合同 C、用乙的存款为乙支付医疗费 D、为防止乙出门用铁链将其锁在家里
A、发生不可抗力 B、债权人起诉后又撤诉 C、债权人向公安机关报案 D、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
A、名誉权 B、名称权 C、隐私权 D、配偶权
A、甲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B、乙开车不慎将行人撞倒 C、甲邀请朋友到自家聚餐 D、乙向同事转让一架钢琴
A、甲母 B、甲 C、乙村 D、国家
A、甲、乙、丙承担按份责任 B、甲、乙、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C、甲、乙承担按份责任,丙承担补充责任 D、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丙承担有限责任
A、丙系甲的指定代理人 B、乙的转委托行为有效 C、甲有权要求乙返还购机款 D、丙有权要求甲支付购机款
A、著作权 B、复制权 C、修改权 D、原件展览权
A、甲自己承担 B、乙承担全部责任 C、该高校承担全部责任 D、高校与乙共同承担
A、甲乙承担按份责任 B、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C、甲乙丙分担 D、丙自己承担
A甲通知乙后即有权转让该车 B甲告知丙后即有权转让该车 C甲征得乙同意后有权转让该车 D甲在任何情况下均无权转让该车
A、损害发生时 B、被侵权人提起诉讼时 C、侵权行为实施时 D、被侵权人知道损失发生时
A、有效 B、可撤销 C、无效 D、效力待定
A.甲乙承担按份责任 B.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C.乙承担全部责任 D.乙承担责任,甲承担补充责任
A.该遗赠失效 B.两幅字画由乙的继承人继承 C.该遗赠不生效 D.两幅字画由乙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
A、甲偿还5万元赌债 B、乙清偿明知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 C、丙倍他人收养,成年后给付生父母生活费 D、丁误拿邻居的装修材料用于自己房屋的装修
2014年3月12日,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与当日办理了预告登记。合同约定乙于3月15日支付全款,双方于3月20日前办理过户登记。乙依约支付房款后,因甲出差双方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7月10日甲又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A、甲乙之间的合同和甲丙之间的合同有效 B、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丙之间的合同无效 C、甲乙之间的合同无效,甲丙之间的合同有效 D、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丙之间的合同待定
A、预告登记有效,但丙取得房屋所有权 B、预告登记有效,但丙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 C、预告登记失效,丙取得房屋所有权 D、预告登记失效,但丙不能取得房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