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制订体现了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 B.教师在理解宏观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订具体教学目标 C.教师在制订具体内容标准时,要使用行为动词 D.知识性目标各水平要求包括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天冬氨酸 D.二磷酸核酮糖
A.吞噬 B.易化扩散 C.同向协同转运 D.逆向协同转运
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 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 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 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
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为实验组 B.茉莉酸为无关变量 C.NaCl为因变量 D.茉莉酸可抑制质壁分离
A.10 B.90 C.180 D.270
右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I代表整个大图,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I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I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I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D.I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A.甲状腺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A.静息电位升高 B.静息电位降低 C.动作电位升高 D.不产生动作电位
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问信息交流方式中的三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③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B.①表示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 C.②可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 D.①②③中靶细胞受体相同
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的蔗糖溶液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 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 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Ⅲ染液
A.淀粉酶——肽键 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 C.限制酶——氢键 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和线粒体 D.内质网和核糖体
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 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血红蛋白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岛素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上升 C.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对某地区新引进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了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A.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升高,耗氧量升高 B.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下降,耗氧量下降 C.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升高 D.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不变
A.25% B.32% C.50% D.64%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C.用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OsSP114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
A.俗语导入 B.故事导入 C.悬念导入 D.情境导入
A.活的生物 B.离体器官 C.标本 D.模型
A.系统归纳 B.比较异同 C.领悟主题 D.巩固练习
A.指向性 B.准确性 C.可测量性 D.以教师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