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水利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编制。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评标方法采用综合评估法。投标总报价分值40分,偏差率为-3%时得满分,在此基础上,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扣2分,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报价得分取小数点后1位数字。偏差率=(投标报价-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100%,百分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评标基准价=投标最高限价×40%+所有投标人投标报价的算术平均值×60%,投标报价应不高于最高限价7000万元,并不低于最低限价5000万元。
招标文件合同部分关于总价子目的计量和支付方面内容如下:
①除价格调整因素外,总价子目的计量与支付以总价为基础,不得调整;
②承包人应按照工程量清单要求对总价子目进行分解;
③总价子目的工程量是承包人用于结算的最终工程量;
④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仅作为工程目标管理和控制进度支付的依据;
⑤承包人应按照批准的各总价子目支付周期对已完成的总价子目进行计量。
某投标人在阅读上述内容时,存在疑问并发现不妥之处,通过一系列途径要求招标人修改完善招标文件,未获解决。为维护自身权益,依法提出诉讼。
事件二:投标前,该投标人召开了投标策略讨论会,拟采取不平衡报价,分析其利弊。会上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一:本工程基础工程结算时间早,其单价可以高报;
观点二:本工程支付条件苛刻,投标报价可高报;
观点三:边坡开挖工程量预计会增加,其单价适当高报;
观点四:启闭机房和桥头堡装饰装修工程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减少,可低报;
观点五:机电安装工程工期宽松,相应投标报价可低报。
事件三:该投标人编制的2.75m3铲运机铲运土单价分析表如表4所示。
表42.75m³铲运机铲运土单价分析表(Ⅱ类土运距200m)
定额工作内容:铲装、卸除、转向、洒水、土场道路平整等单位:100m³
费用A指零星材料费,计费基础是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之和;
机械B指拖拉机;
机械C指推土机。
背景材料:
某新建水库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等主要建筑物组成。其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5m,坝顶全长222m,坝体剖面图如图3所示。
图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剖面图
承包人甲中标承担该水库工程的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异常恶劣天气原因,工程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推迟,综合考虑汛前形势和承包人甲的施工能力,项目法人直接指定围堰工程由分包人乙实施。承包人甲同时提出将混凝土面板浇筑分包给分包人丙实施的要求,经双方协商,项目法人同意了承包人甲提出的要求,并签订协议,协议中要求承包人甲对两个分包人的行为向项目法人负全部责任。
事件二:当大坝填筑到一定高程时,为安全度汛,承包人甲对堆石坝体上游坡面采取了防渗固坡处理措施。
事件三:混凝土面板采用滑模施工,脱模后的混凝土及时进行了修整和养护。
背景材料:
某新建水库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等主要建筑物组成。其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5m,坝顶全长222m,坝体剖面图如图3所示。
图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剖面图
承包人甲中标承担该水库工程的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异常恶劣天气原因,工程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推迟,综合考虑汛前形势和承包人甲的施工能力,项目法人直接指定围堰工程由分包人乙实施。承包人甲同时提出将混凝土面板浇筑分包给分包人丙实施的要求,经双方协商,项目法人同意了承包人甲提出的要求,并签订协议,协议中要求承包人甲对两个分包人的行为向项目法人负全部责任。
事件二:当大坝填筑到一定高程时,为安全度汛,承包人甲对堆石坝体上游坡面采取了防渗固坡处理措施。
事件三:混凝土面板采用滑模施工,脱模后的混凝土及时进行了修整和养护。
背景材料:
某新建水库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引水发电系统等主要建筑物组成。其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5m,坝顶全长222m,坝体剖面图如图3所示。
图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剖面图
承包人甲中标承担该水库工程的施工任务,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异常恶劣天气原因,工程开工时间比原计划推迟,综合考虑汛前形势和承包人甲的施工能力,项目法人直接指定围堰工程由分包人乙实施。承包人甲同时提出将混凝土面板浇筑分包给分包人丙实施的要求,经双方协商,项目法人同意了承包人甲提出的要求,并签订协议,协议中要求承包人甲对两个分包人的行为向项目法人负全部责任。
事件二:当大坝填筑到一定高程时,为安全度汛,承包人甲对堆石坝体上游坡面采取了防渗固坡处理措施。
事件三:混凝土面板采用滑模施工,脱模后的混凝土及时进行了修整和养护。
从混凝土的初凝后开始,连续养护至水库蓄水或至少养护90天;铺盖隔热、保温材料,并及时洒水保湿养护。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电站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5m,土方填筑设计工程量为200万m3,设计压实度为97%。建设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溢洪道消力池结构如图5所示,反滤层由小石(5~20mm)、中粗砂和中石(20~40mm)构成。施工单位依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2014)的有关规定,制订了反滤层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查要点。
图5消力池结构示意图
事件二:大坝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对大坝料场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为:土料的天然密度为1.86g/cm3,含水率为24%,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最优含水率为21.2%。
事件三:溢洪道施工前,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水泥和止水橡皮等原材料进行了复检。
事件四: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中关于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相关单位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
事件五: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的规定,组织了水电站工程单位工程验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作为被验单位参加了验收会议。
①为中粗砂,②为小石,③为中石,④为排水孔(或冒水孔)。
压实参数、铺填的厚度、是否混有杂物、填料的质量及颗粒级配等;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电站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5m,土方填筑设计工程量为200万m3,设计压实度为97%。建设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溢洪道消力池结构如图5所示,反滤层由小石(5~20mm)、中粗砂和中石(20~40mm)构成。施工单位依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2014)的有关规定,制订了反滤层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查要点。
图5消力池结构示意图
事件二:大坝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对大坝料场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为:土料的天然密度为1.86g/cm3,含水率为24%,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最优含水率为21.2%。
事件三:溢洪道施工前,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水泥和止水橡皮等原材料进行了复检。
事件四: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中关于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相关单位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
事件五: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的规定,组织了水电站工程单位工程验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作为被验单位参加了验收会议。
背景资料:
某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电站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5m,土方填筑设计工程量为200万m3,设计压实度为97%。建设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溢洪道消力池结构如图5所示,反滤层由小石(5~20mm)、中粗砂和中石(20~40mm)构成。施工单位依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2014)的有关规定,制订了反滤层施工方案和质量检查要点。
图5消力池结构示意图
事件二:大坝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对大坝料场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为:土料的天然密度为1.86g/cm3,含水率为24%,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最优含水率为21.2%。
事件三:溢洪道施工前,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水泥和止水橡皮等原材料进行了复检。
事件四: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中关于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相关单位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进行了质量评定。
事件五: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的规定,组织了水电站工程单位工程验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作为被验单位参加了验收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