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损伤脊柱上、下1~2个棘突的督脉穴及其夹脊穴 B.肝俞 C.肾俞 D.关元 E.阴陵泉
A.苏厥醒神 B.开窍泄热 C.回阳救逆 D.理气活血 E.通经活络
A.艾灸 B.针刺 C.拔罐 D.穴位贴敷 E.穴位注射
A.少府 B.大陵 C.后溪 D.曲泉 E.经渠
A.神门 B.间使 C.大陵 D.内关 E.太渊
A.迎香 B.印堂 C.合谷 D.关元 E.三阴交
A.神门尺泽 B.肺俞神门 C.心俞太渊 D.心俞肺俞 E.列缺太渊
A.心脏 B.心包 C.心的功能 D.心包的功能 E.心与其他脏器联系的部位
A.中脘、丰隆 B.外关、风池 C.印堂、承浆 D.足三里、三阴交 E.飞扬、承山
A.水沟 B.中冲 C.合谷 D.太冲 E.关元
A.风门、后溪 B.百会、通天、行间 C.上星、头维 D.通天、头维 E.头临泣、前顶
A.肺经 B.胆经 C.肝经 D.膀胱经 E.大肠经
A.9寸 B.18寸 C.21寸 D.12寸 E.13寸
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阴阳、脏腑 D.脏腑、手足、五行 E.以上均非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A.四总穴之一 B.十二原穴之一 C.十三鬼穴之一 D.四阳九斗之一 E.马丹阳治杂病十二穴之一
A.一般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 B.多为脾胃虚弱或虫毒为患 C.刺灸处方可为:中脘、四缝、足三里 D.四缝疼痛明显,宜灸不宜点刺 E.华佗夹脊穴可皮肤针叩打或捏脊
A.肺经 B.任脉 C.胃经 D.脾经 E.肾经
A.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 B.大陵、太溪、神门、太冲 C.风池、行间、足窍阴、神门 D.中脘、丰隆、神门、厉兑 E.心俞、肾俞、太溪、照海
A.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1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B.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1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1.5寸 C.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 D.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1.5寸 E.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