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者 B.反复使用速尿 C.慢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 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E.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A.肾小管和输尿管 B.肾小管或肾小球 C.肾盂和输尿管 D.肾小管和肾盂 E.以上都不是
A.慢性尿毒症 B.急性肾小管坏死 C.肝肾综合征 D.糖尿病肾病早期 E.低钾肾病
A.免疫抑制剂 B.糖皮质激素 C.非甾体消炎药 D.抗凝药 E.抗血小板聚集药
A.IgA肾病 B.急进性肾炎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下尿路梗阻出血 E.肾病综合征
A.强的松 B.氮芥 C.双嘧达莫(潘生丁) D.环磷酰胺 E.丙酸睾丸酮
A.保钾利尿剂宜持续应用 B.轻者宜选用噻嗪类或袢利尿剂间隙应用 C.有肾功能不全时应选用袢利尿剂 D.噻嗪类利尿剂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 E.袢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多由利尿作用所致
A.肝脏白蛋白合成减少 B.饮食减退 C.蛋白质摄入不足 D.低蛋白饮食 E.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
A.尿急、尿频、尿痛 B.腰痛、尿中白细胞增多 C.发热、寒战、尿白细胞增多、尿沉渣有白细胞管型 D.发热、寒战、腰痛 E.尿急、尿频、尿白细胞增多
A.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多囊肾 B.不宜进行肾穿刺活检 C.腰痛、高血压等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的常见症状 D.常为单侧肾脏受累 E.肾脏体积增大
A.肾小管酸中毒Ⅰ型 B.肾小管酸中毒Ⅱ型 C.肾小管酸中毒Ⅲ型 D.肾小管酸中毒Ⅳ型 E.范科尼(Fanconi)综合征
A.消除水肿 B.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C.消除红细胞 D.控制高血压 E.消除蛋白尿
A.尿蛋白定量4.5g/d,血浆白蛋白25g/L B.血浆白蛋白25g/L C.高度浮肿 D.高脂血症 E.蛋白尿+浮肿+高脂血症
A.继续抗菌治疗 B.禁用肾毒性抗生素 C.保持大便通畅 D.多饮水 E.注意经期卫生
A.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 B.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C.血尿、肾区叩痛、发热 D.尿频、尿急、尿痛、白细胞尿 E.脓尿、腰痛、肾区叩痛、发热
A.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氯化铵试验阳性 C.氯化铵试验阳性,FE-HCO3为5%~15% D.FE-HC0大于15% E.高钾血症
A.免疫复合物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B.低血容量、血液浓缩、血流缓慢 C.高脂血症促使血黏度增加 D.大量抗凝血因子随蛋白尿丢失 E.低白蛋白血症促使肝合成凝血因子增多
A.尿蛋白>3.5异/d B.尿沉渣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C.高血压 D.水肿 E.血脂升高
A.休息和加强营养 B.休息和对症 C.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 D.抗凝疗法 E.透析疗法
A.大量进食动物蛋白 B.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C.高热、剧烈运动、直立体位 D.血中低分子量的异常蛋白增多 E.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
A.>50mg/24小时 B.>100mg/24小时 C.>150mg/24小时 D.>200mg/24小时 E.>300mg/24小时
A.肝炎病毒标志物测定 B.电解质测定 C.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及球蛋白测定 D.血清转氨酶测定 E.血清胆红素测定
A.餐后2h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 B.空腹血糖6.11~7.0mmol/L C.尿糖阳性 D.OGTT试验血糖峰值可延长至1h后 E.OGTT试验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h
A.慢性胰腺炎 B.甲状腺功能减退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胰岛β细胞瘤 E.垂体前叶功能亢进
A.肝硬化 B.肾病综合征 C.口服避孕药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动脉粥样硬化
A.运动 B.性别 C.种族 D.年龄 E.肌肉损伤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胰岛素用量过大 C.口服避孕药 D.Ⅰ型糖原累积病 E.恶病质
A.长期应用激素 B.心肌炎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溶栓治疗 E.急性心肌梗死
A.激活酯酶及ATP B.是凝血过程的必需物质 C.参与肌肉收缩及神经传导 D.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E.维持心肌的兴奋性及其传导性
A.饮食 B.性别 C.药物 D.年龄 E.遗传
A.肝脏疾病 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C.急性心肌梗死 D.恶性肿瘤 E.肺梗死
A.脂蛋白a B.总胆固醇 C.乳糜微粒 D.甘油三酯 E.低密度脂蛋白
A.肾癌 B.骨肉瘤 C.转移性骨癌 D.多发性骨髓瘤 E.原发性甲旁亢
A.心肌梗死 B.嗜铬细胞瘤 C.糖尿病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颅脑损伤
A.服糖后血糖峰值在正常范围内 B.空腹血糖正常 C.服糖后2~3h可发生低血糖 D.空腹血糖低于正常 E.尿糖出现阳性
A.甲状腺功能减退 B.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胃切除后 E.胰岛B细胞瘤
A.严重溶血 B.缺氧 C.大面积烧伤 D.长期使用潴钾利尿剂 E.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A.皮质醇增多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肥胖病 D.肢端肥大症 E.2型糖尿病
A.慢性感染 B.缺铁性贫血 C.恶性肿瘤 D.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随机血糖≥11.1mmol/L B.餐后2h血糖≥6.22mmol/L C.餐后2h血糖≥7.2mmol/L D.2次空腹血糖均≥7.0mmol/L E.OGTr试验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
A.服糖后2h血糖仍处低水平 B.空腹血糖降低 C.服糖后2h血糖多在7.8~11.1mmol/之间 D.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 E.空腹血糖轻度增高
A.服糖后2h血糖可降至正常 B.服糖后2h血糖不能降至正常 C.尿糖不会出现阳性 D.空腹血糖低于正常 E.服糖后血糖峰值提前出现并超过正常
A.TG升高 B.LDL-C升高 C.TC升高 D.HDL-C降低 E.LPA.升高
A.周期性麻痹 B.大量应用胰岛素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D.碱中毒 E.胃肠功能紊乱者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慢性病性贫血 C.海洋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甲旁亢 C.多发性骨髓瘤 D.阻塞性黄疸 E.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肾功不全 B.严重溶血 C.大量应用胰岛素 D.组织缺氧 E.组织损伤
A.NSE B.CEA C.AFP D.PSA E.PAP
A.AFP B.CEA C.CA125 D.CA15-3 E.hCG
A.是NK细胞的一种功能 B.基本机制是NK细胞表面表达IgGFc的受体 C.慢性肝炎时增高 D.自身免疫性疾病时降低 E.介导的细胞毒的特异性由抗体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