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成都 E.沈阳
A.向患者提供用药知识 B.向患者提供所有药品信息 C.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 D.向医师和护士提供临床用药指导 E.向公众提供其需要的所有知识
A.向患者介绍药品相关信息 B.向患者推销药品 C.开展药品知识宣传 D.开展药物咨询 E.填写药历
A.《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B.《医院药物制剂管理办法》 C.《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D.《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E.《优良药房工作规范(2005版)》
A.提供有效的药品 B.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C.保证医院药品供应充足 D.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E.药物存储的条件保障
A.提高患者安全用药意识 B.降低患者用药隐患 C.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D.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 E.降低药物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A.有效性 B.经济性 C.最佳化 D.安全性 E.适当性
A.1980 B.1987 C.1991 D.2002 E.1995
A.“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 B.“以药物为中心” C.“以患者为中心” D.“以保证调配药品正确性为中心” E.“操作型药品调剂”
A.1980 B.1987 C.1991 D.2002 E.2007
A.1995 B.2001 C.1991 D.2002 E.2011
A.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B.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 C.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D.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E.只参与医嘱审核,不参与治疗方案的制订
A.0.5L B.7.0L C.50.0L D.70.0L E.700.0L
A.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型药物减少 B.药物与机体组织器官之间的最初效应 C.肌内注射给药后,药物经肝代谢而使药量减少 D.口服给药后,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时即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E.舌下给药后,药物消除速度加快,使游离型药物减少
A.要消耗能量 B.可受其他化合物的干扰 C.有化学结构特异性 D.比被动转运更快达到平衡 E.转运速度有饱和限制
A.药物自肾的消除 B.药物在肝的转化 C.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E.个体差异
A.不良反应的多少 B.最大效应的高低 C.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 D.起效的快慢 E.后遗效应的大小
A.4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3小时 E.9小时
A.易穿透毛细血管壁 B.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C.不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 D.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 E.仍保持其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