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风险最小化 B.风险减为零 C.惩罚医师 D.惩罚护士 E.惩罚药师
A.有适宜的空间摆放相应的设施与设备 B.洁净区应当含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 C.辅助工作区应当含有与之相适应的功能室 D.辅助工作区包括药品与物料贮存、审方打印、摆药准备、成品核查、包装和普通更衣等功能室 E.有适宜的空间供工作人员休息
A.钙离子参与维持和调节渗透压,加强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兴奋性 B.钠离子参与糖、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是多种生物酶系的组成部分,并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肌功能 C.镁的主要作用是激活腺苷三磷酸酶和其他多种酶的金属辅酶,参与多达300多种代谢反应 D.磷离子则是多种酶的辅酶,是形成和维持骨骼、牙齿结构,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阳离子 E.钾是机体所有细胞核酸的组成成分及细胞膜构成的必需物质,也是物质代谢反应以及骨骼体液构成等不可少的成分
A.维生素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B.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B1、B2、B6、B12、K等 C.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D.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等 E.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足以满足机体需求,因此必需有外源性的补充
A.1990年 B.1995年 C.1999年 D.2001年 E.2002年
A.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注射液 B.5%葡萄糖注射液 C.0.9%氯化钠注射液 D.10%葡萄糖注射液 E.注射用水
A.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3A注射液 B.5%葡萄糖注射液 C.0.9%氯化钠注射液 D.10%葡萄糖注射液 E.乳酸钠林格液
A.药品浓度过高无法完全溶解 B.液体载体不合理 C.用法不合理 D.用量不合理 E.配伍禁忌
A.远离各种污染源 B.禁止设置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C.周围的环境、路面、植被等不会对静脉用药调配过程造成污染 D.洁净区采风口应当设置在周围30米内环境清洁、无污染地区,离地面高度不低于3米 E.方便取用
A.各项管理制度 B.人员岗位职责 C.标准操作规程 D.人员培训制度 E.人员待遇制度
A.实行双人核对制 B.同类药物可以交叉调配 C.集中调配要严格遵守本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 D.不得交叉调配 E.调配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当停止调配,立即上报并查明原因
A.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者危害的药品 B.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 C.抗菌药物 D.对生育有损害作用以及在低剂量下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毒性的药品 E.包括肿瘤化学治疗药品和细胞毒药品
A.通过禁食减少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 B.禁食期间应用胃肠外营养 C.胃肠外营养以脂肪和葡萄糖作为供能物质,同时补充氨基酸保证正氮平衡 D.药物治疗包括抑制胰腺外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改善胰腺的微循环、血管活化因子拮抗剂等 E.抗菌治疗
A.葡萄糖注射液 B.氯化钠注射液 C.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D.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E.氨基酸注射液
A.2~8℃ B.10~30℃ C.18~26℃ D.18~25℃ E.10~20℃
A.药品质量风险 B.处方审核风险 C.调剂风险 D.药学咨询风险 E.静脉给药操作不当
A.药品不良反应 B.不合理用药 C.药品质量问题 D.用药差错 E.社会管理因素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估 C.风险干预 D.风险信息交流 E.忽视风险
A.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B.福辛普利片 C.氢氯噻嗪片 D.多沙唑嗪片 E.美托洛尔片
A.餐前30分钟 B.餐前60分钟 C.餐前5分钟 D.睡前 E.餐后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