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B.2% C.5% D.10%
A.>2 B.<2 C.≥10 D.≤10
A.包气带水 B.潜水 C.承重水 D.裂隙水
A.灌浆 B.锚杆 C.抗滑桩 D.灌注桩
A.地层岩性 B.地质构造 C.岩体结构 D.地下水
A.隧道轴向与岩层走向平行 B.隧道轴向与岩层走向交角较小 C.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D.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A.岩层倾角大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B.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C.岩层倾角大于坡面倾角的逆向坡 D.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逆向坡
A.占地面积 B.体量大小 C.满足功能要求 D.提供活动空间
A.防火性能好 B.节约空间 C.抗震性能好 D.变形能力强
A.混合结构体系 B.框架结构体系 C.剪力墙体系 D.框架—剪力墙体系
A.毛石基础 B.混凝土基础 C.毛石混凝土基础 D.砖基础
A.15~20mm B.20~25mm C.25~30mm D.30~35mm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A.5m B.10m C.15m D.20m
A.平行钢丝束钢缆索和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 B.平行钢丝束钢缆主缆索和钢结构加劲梁 C.钢丝绳钢缆主缆索和预应力混凝土加劲梁 D.钢丝绳钢缆索和钢结构加劲梁
A.10m B.15m C.25m D.30m
A.给水管道 B.排水管道 C.热力管道 D.电力管道
A.结构的安全性愈高,钢材的有效利用率愈低 B.结构的安全性愈高,钢材的有效利用率愈高 C.结构的安全性愈低,钢材的有效利用率愈低 D.结构的安全性愈低,钢材的有效利用率愈高
A.>45min和>10h B.>45min和<10h C.<45min和<10h D.<45min和>10h
A.>1.0% B.<1.0% C.>2.0% D.<3.0%
A.5.0MPa B.4.5MPa C.4.0MPa D.3.5MPa
A.抗压强度 B.抗碳化 C.抗冻性 D.抗渗性
A.吸水率达 B.耐磨性差 C.光泽度低 D.抗风化差
A.PVC防水卷材 B.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C.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D.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A.岩棉 B.矿渣棉 C.石棉 D.玻璃棉
A.120s B.90s C.75s D.60s
A.拉铲挖掘机 B.铲运机 C.正铲挖掘机 D.反铲挖掘机
A.单管法 B.二重管法 C.三重管法 D.多重管法
A.正循环钻孔灌注桩 B.反循环钻孔灌注桩 C.钻孔扩底灌注孔 D.冲击成孔灌注孔
A.60mm和345mm B.60mm和260mm C.70mm和385mm D.90mm和385mm
A.U型布置不封闭段是为施工机械进出基坑留的开口 B.双排井点管适用于宽度小于6m的基坑 C.单点井电管应布置在基坑的地下水下游一侧 D.施工机械不能经U型布置的开口端进出基坑
A.土质较软使切土深度较大时可采用分批集中后一次推送 B.并列推土的推土机数量不宜超过4台 C.沟槽推土法是先用小型推土机推出两侧沟槽后在用大型推土机推土 D.斜角推土法是推土机行走路线沿斜向交叉推进
A.正铲挖掘机:前进向下,自重切土 B.反铲挖掘机:后退向上,强制切土 C.拉铲挖掘机:后退向下,自重切土 D.抓铲挖掘机: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A.基坑较大时,打桩宜从周边向中间进行 B.大桩宜采用重锤低击 C.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堆放层数不超过2层 D.桩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运输
A.该方法主要用于排出土体中的富余水分 B.该方法主要用于改善地基的压缩性和强度特征 C.压实后均不需要养护 D.稳定剂一般不用水泥作掺和剂
A.钻孔→装药→敷设起爆网络→起爆 B.钻孔→确定炮位→敷设起爆网络→装药起爆 C.确定炮位→敷设起爆网络→钻孔→装药起爆 D.设置警戒线→敷设起爆网络→确定炮位→装药起爆
A.等界面梁 B.变截面梁 C.大跨径桥梁 D.总长1000m以上桥梁
A.开挖墙段的目的是为导墙施工提供空间 B.连续墙表面的平整度取决于模板的质量 C.确定单元槽段长度主要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和施工机械的性能 D.对浇灌混凝土的养护要求高
A.在工作面采用空气压缩机排风 B.在洞口采用抽风机将风流吸出 C.通过刚性风,用负压方式将风流吸出 D.通过柔性风,将新鲜空气送达工作面
A.一次喷射厚度太薄,骨料易产生较大的回弹 B.工作风压大于水压有利于喷层附着 C.喷头与工作面距离越短越好 D.喷射混凝土所用骨科含水率越低越好
A.项目特征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基础 B.项目特征是确定工程内容的核心 C.项目特征是项目自身价值的本质特征 D.项目特征工程结算的关键依据
A.以幕墙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按幕墙外边线计算建筑面积 B.高低跨内相连通时变形缝计入高跨面积内 C.多层建筑首层按照勒脚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D.建筑物变形缝所占面积按自然层扣除
A.层高<2.10m,不计算建筑面积 B.层高>2.10m,且设计加以利用计算1/2面积 C.1.20m≤净高≤2.10m时,计算1/2面积 D.层高≥1.20m计算全面积
A.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1/2计算 B.按顶盖水平面积计算 C.层高超过2.1m的计算全面积 D.层高不超过2m的不计算建筑面积
A.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C.不计算建筑面积 D.层高2.20m以上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A.1.2m B.1.3m C.1.5m D.2.0m
A.平整场地 B.挖沟槽 C.挖基坑 D.挖一般土方
A.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 B.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截面积计算 C.有管沟设计时按管底以上部分体积计算 D.无管沟设计时按延长来计算
A.回填土方项目特征应包括填方来源及运距 B.室内回填应扣除间隔墙所占体积 C.场地回填按设计回填尺寸以面积计算 D.基础回填不扣除基本垫层所占体积
A.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按设计长度计算 B.强夯地基按设计图示处理范围乘以深度以体积计算 C.填料振冲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D.砂石桩按设计数量以根计算
A.扣除凹进墙内的管槽、暖气槽所占体积 B.扣除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所占体积 C.扣除凸出墙面砖垛体积 D.扣除檩头、垫木所占体积
A.有梁板的柱高自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自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框架柱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减去各层板厚的高度计算 D.构造柱按全高计算
A.如以构建数量为计算单位,特征描述中必须说明单位体积 B.异形柱应扣除构建内预埋铁件所含体积,铁件另计 C.大型板应扣除单个尺寸≤300mm×300mm的孔洞所占体积 D.空心板不扣除空洞体积
A.12.00m B.12.15m C.12.35m D.13.00m
A.40根 B.41根 C.42根 D.300根
A.钢桁架工程量应增加铆钉质量 B.钢桁架工程量中应扣除切边部分质量 C.钢屋架工程量中螺栓质量不另计算 D.钢屋架工程量中应扣除孔眼质量
A.木质门带套工程量应按套外围面积计算 B.门窗工程量计算单位与项目特征描述无关 C.门窗工程量按图示尺寸以面积为单位时,项目特征必须描述洞口尺寸 D.门窗工作量以数量“樘”为单位时,项目特征必须描述洞口尺寸
A.斜屋面卷材防水,工程量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B.平屋面涂膜防水,工程量不扣除烟囱所占面积 C.平屋面女儿墙弯起部分卷材防水不计工程量 D.平屋面伸缩缝卷材防水不计工程量
A.墙面抹灰工程量应扣除墙与构件交接处面积 B.有墙裙的内墙抹灰按主墙间净长乘以墙裙顶至天棚底高度以面积计算 C.内墙裙抹灰不单独计算 D.外墙抹灰按外墙展开面积计算
A.木材构件喷刷防火涂料按设计图示以面积计算 B.金属构件刷防火涂料按构件单面外围面积计算 C.空花格、栏杆刷涂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双面面积计算 D.线条刷涂料按设计展开面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