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包了南方某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施工,其中K8+200~K8+320为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图1),挡土墙最大高度为11.2m,设计高程211.33m,设计洪水位202.10m,常水位198.90m。施工单位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挡土墙施工前全面做好排水系统,施工工艺见图2。
在基坑挖到设计高程后,经检验基底承载力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开始进行基础砌筑。基础施工完后,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基础圬工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墙身砌筑。
挡土墙砌筑与路基回填交替施工,对挡土墙按高度分段验收。墙背填料采用与前后路段路堤填料相同的粘土,做到逐层填筑,逐层压实。
1.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在基坑回填前必须履行哪道程序?
2.墙背填料采用粘土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3.写出步骤2所应对的工艺名称以及墙身中的构筑物A的名称。
4.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该挡土墙的墙身砌筑属于几级高处作业?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南方某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施工,其中K8+200~K8+320为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图1),挡土墙最大高度为11.2m,设计高程211.33m,设计洪水位202.10m,常水位198.90m。施工单位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挡土墙施工前全面做好排水系统,施工工艺见图2。
在基坑挖到设计高程后,经检验基底承载力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开始进行基础砌筑。基础施工完后,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基础圬工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墙身砌筑。
挡土墙砌筑与路基回填交替施工,对挡土墙按高度分段验收。墙背填料采用与前后路段路堤填料相同的粘土,做到逐层填筑,逐层压实。
1.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在基坑回填前必须履行哪道程序?
2.墙背填料采用粘土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3.写出步骤2所应对的工艺名称以及墙身中的构筑物A的名称。
4.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该挡土墙的墙身砌筑属于几级高处作业?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O.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m2。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m2。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在进行稀浆封层施工过程中,采用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通过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太长,制约了AC-20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在稀浆封层中掺入适量的氧化剂作外加剂。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
1.指出稀浆封层施工中错误的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2.分析监理单位签发《工程变更令》的理由。
3.计算施工单位对稀浆封层申请计量的金额。
4.指出图中交通安全设施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
5.根据《图纸会审制度》,除背景中提及的阶段外,图纸会审还有哪两个阶段?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80m+160m十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中2号墩位于水中,河流平均水深达6m。施工期河流不通航,水面宽度240m。地质钻探资料揭示,有厚8~12m的粉质粘土覆盖层,覆盖层以下为粘土和砂性土,桩基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单位根据本桥的地质和水文情况,采用了施工栈桥、钻孔平台和钢板桩围堰等临时设施。栈桥基础施工有两个方案比选:
(1)钻孔灌注桩基础
(2)钢管桩基础。
基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承台施工,承台施工工艺拟采用:
(1)打设钢板桩围堰
(2)吸泥
(3)清底
(4)水下混凝土封底
(5)围堰支撑和围堰内抽水
(6)钢护筒切害
(7)立模
(8)钢筋制作安装
(9)浇筑承台混凝土
1.简述战桥和钢板桩围堪的作用。
2.根据本桥水文地质情况,栈桥基础比选方案采用哪一个更合理?简述理由。
3.补充承台施工所缺少的三个施工工艺。
4.指出水中墩桩基础质量控制关键点。
5.本桥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总体部署应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