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南方某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施工,其中K8+200~K8+320为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图1),挡土墙最大高度为11.2m,设计高程211.33m,设计洪水位202.10m,常水位198.90m。施工单位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挡土墙施工前全面做好排水系统,施工工艺见图2。 

在基坑挖到设计高程后,经检验基底承载力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开始进行基础砌筑。基础施工完后,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基础圬工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墙身砌筑。 

挡土墙砌筑与路基回填交替施工,对挡土墙按高度分段验收。墙背填料采用与前后路段路堤填料相同的粘土,做到逐层填筑,逐层压实。

1.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在基坑回填前必须履行哪道程序?
2.墙背填料采用粘土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3.写出步骤2所应对的工艺名称以及墙身中的构筑物A的名称。
4.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该挡土墙的墙身砌筑属于几级高处作业?

答案: 1.还需办理基础隐藏工程质量检验手续。
2.不合适。因为该挡土墙浸水,应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或:因为...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O.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m2。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m2。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在进行稀浆封层施工过程中,采用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通过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太长,制约了AC-20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在稀浆封层中掺入适量的氧化剂作外加剂。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

1.指出稀浆封层施工中错误的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2.分析监理单位签发《工程变更令》的理由。
3.计算施工单位对稀浆封层申请计量的金额。
4.指出图中交通安全设施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
5.根据《图纸会审制度》,除背景中提及的阶段外,图纸会审还有哪两个阶段?

答案: 1.错误做法:掺入了氧化剂作为外加剂。正确的做法:应该采用一定数量的水泥(或消石灰)作稀浆封层填料。
2.因为...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高速公路穿越某旅游景区,其中K49+020~K49+530段原设计为填高10~20m的路堤,并需借土填方。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加强环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因该地区申报4A级旅游景区,为保护该区域环境地貌,决定取消取土场。经相关各方协商,决定将该段路堤变更为20×2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由于该设计变更引起的工期延误,造成施工单位误工和机械设备闲置经济损失40万元,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40万元。
在梁段预制施工中。建设单位考虑到工期延误了40天,为加快进度召开了专门会议,决定简化材料采购程序,规定由建设单位指定钢绞线、普通钢筋、水泥等主材供应商。在建设单位口头担保的情况下,材料采购部门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施工单位与供货厂家签订了材料供货合同。
当第一批钢盘运送至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建设单位指定使用的钢筋,在认真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即用于工程施工。后经监理抽检,发现该批次钢筋质量存在问题,要求相关部位暂停施工,已完成的相关部分全部返工,由此造成经济损失60万元,项目部据此向建设单位索赔60万元。由于25mT形梁数量较多,施工单位设置了专门的预制场和存梁区,采用龙门吊机移运预制的梁段。施工中由于龙门吊机钢丝绳断裂导致预制梁坠落,两片T梁损毁。一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1.根据《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指出背景中所述的变更属于哪一级设计变更?简述该设计变更的程序。
2.指出施工单位在材料采购和进场检验中的错误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3.分别指出施工单位就工程变更提出的索赔和工程返工提出的索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指出预制场梁段坠落事故的等级。
5.写出T梁预制施工中应做好的主要环境保护工作。

答案: 1.属于较大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程序包括:意向通知、资料收集、费用许估、协商价格、签发变更令等。(注:此知识点在第四版教材...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