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解目标并确立控制标准 B.对照标准衡量实际工作绩效 C.评价偏差及其严重程度 D.采取纠正行动 E.同步监测
A.模糊性反馈 B.直接性反馈 C.间接性反馈 D.肯定性反馈 E.否定性反馈
A.讨论开场 B.引起兴趣 C.打破僵局 D.建立融洽关系 E.引出讨论问题
A.who,what,when B.what,when,why C.who,what,which D.what,when,where E.when,where,which
A.候诊教育 B.随诊教育 C.出院教育 D.咨询教育 E.健康教育处方
A.刚刚形成的行为 B.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C.正处于发展时期的行为 D.既往无成功改变实例的行为 E.与文化传统关系不大的行为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A.危害性 B.稳定性 C.习得性 D.现存性 E.明显性
A.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适宜性 B.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效益 C.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优劣程度 D.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持续性 E.确定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A.预警行为 B.保健行为 C.日常健康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A.行政方法 B.法律方法 C.民主方法 D.思想教育方法 E.社会心理学方法
A.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B.患者使用后的心电图机应清洗后方可给其他患者使用 C.允许家属探视 D.每周进行一次病室消毒 E.为患者输液时只需戴手套
A.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更换抗菌药物时 E.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时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E.急性肠炎
A.β-内酰胺类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B.大环内酯类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C.多烯抗菌药物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D.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采用间歇给药方案 E.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采用隔日给药方案
A.10%以下 B.10%~30% C.30%~50% D.50%~70% E.70%以上
A.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0个/低倍视野 B.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 C.鳞状上皮细胞<15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 D.鳞状上皮细胞<15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20个/低倍视野 E.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和白细胞>30个/低倍视野
A.≥5cfu/ml B.≥10cfu/ml C.≥100cfu/ml D.≥500cfu/ml E.≥1000cfu/ml
A.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B.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C.切口有红、肿、热、痛 D.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E.切口有脓性分泌物
A.注意小儿的皮肤清洁 B.注意饮食卫生 C.注意环境卫生 D.注意手卫生 E.出现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继续工作
A.定期体检 B.建立健康档案 C.调入时不进行体检 D.了解受感染情况 E.调离时进行体检
A.挤血并冲洗伤口 B.清创和消毒 C.报告和记录 D.跟踪监测 E.直接包扎
A.不必消毒 B.2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以上 C.煮沸10分钟 D.流通蒸汽消毒10分钟 E.流通蒸汽消毒5分钟
A.贮存冰箱内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B.贮存冰箱内壁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C.贮存冰箱内壁用过氧乙酸擦拭消毒 D.阳性血液和血制品尽快彻底焚烧 E.贮存的冰箱解冻后的冰水,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排放
A.艾滋病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艾滋病病原体抵抗力很强 C.消毒剂很难将其杀灭 D.艾滋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E.艾滋病可以通过一般接触传播
A.200mg/L B.250mg/L C.500mg/L D.1000mg/L E.2000~5000mg/L
A.内衣 B.被褥 C.浴巾 D.马桶 E.碗筷
A.呼吸道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血液感染 D.皮肤破损接触感染 E.皮肤伤口接触感染
A.压力蒸汽灭菌 B.加入0.2%过氧乙酸作用30~60分钟 C.纸盒、纸袋盛装后焚烧 D.季铵盐类消毒剂消毒 E.不必进行处理
A.人员 B.资金 C.设备 D.客户 E.信息
A.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辞退、与开除 C.人员的选择、面试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时间的利用 E.人员的选择、聘任、考核、晋升及信息的收集整理
A.先进化 B.现实化 C.现代化 D.合理化 E.科学化
A.整分合原则 B.反馈原则 C.能级原则 D.弹性原则 E.价值原则
A.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 B.计划工作的实质就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C.要做好计划工作,必须解决"5W1H",即what、why、when、where、who、how D.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E.计划一旦制定,则不能改变
A.评估形势 B.系统原则 C.整体原则 D.评估原则 E.组织资源
A.方案条件 B.辅助计划条件 C.预算条件 D.人口条件 E.假设条件
A.目标由上下级共同制定,下级在制定过程中有充分的自主权 B.强调下级目标对上级目标的服从 C.成果评价方法是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D.让员工自己当老板,自己管理自己 E.工作成效是评价重点
A.以结果而不是以行为来表达 B.可度量和定量化 C.口头形式的 D.有清楚的时间框架 E.与组织的有关成员沟通过的
A.时间管理是指在时间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为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B.时间管理是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计划和分配 C.评估时间利用情况、评估管理者浪费时间的情况以及评估个人的最佳工作时间 D.时间管理的核心是效果的提升 E.实施时间计划时应注意:学会"一次性处理"或"即时处理"
A.学会记录 B.学会集中 C.学会授权 D.学会分析 E.学会总结
A.符合领导标准 B.符合全局性标准 C.符合适宜性标准 D.符合经济性标准 E.由决策者选出
A.直线型 B.职能型 C.直线-参谋型 D.分部型 E.委员会
A.0~1 B.1~2 C.2~4 D.4~6 E.6~8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综合护理
A.是以控制医疗成本,医疗团队合作为主的护理工作模式 B.以各项护理活动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方法 C.每个护理人员从事相对固定的护理活动 D.存在不利护患沟通的局限性 E.节省人力、经费、设备
A.便于小组成员协调合作,相互沟通,工作气氛好 B.护士轮换频繁,护理缺乏连续性 C.护理工作被视为机械性和重复性劳动 D.存在不利护患沟通的局限性 E.护理工作节奏加快,护士工作压力较大
A.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聘、培训和考评 B.目的是配备合适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服务 C.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发现、选聘、使用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D.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E.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
A.职务要求明确原则 B.责权利一致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用人之长原则 E.系统管理原则
A.满足患者护理需要原则 B.合理结构原则 C.优化组合原则 D.经济效能原则 E.动态调整原则
A.工作量和工作质量 B.人员素质 C.人员比例和管理水平 D.工作条件 E.政策法规
A.临床实践 B.定期查房 C.全脱产学习 D.专题讲座 E.实际操作训练
A.国家卫生部审批认可的国家教育项目 B.省审批认可的继续教育项目 C.市审批认可的继续教育项目 D.卫生部继续教育委员会专项备案的继续教育项目 E.区、县审批认可的继续教育项目
A.感情因素 B.能力因素 C.知识因素 D.职位因素 E.品格因素
A.由外界赋予的影响力 B.具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 C.影响力稳定而持久 D.随职位升高而增强 E.激励作用有限
A.高工作,高关系 B.高工作,低关系 C.中工作,中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E.低工作,低关系
A.监督控制 B.合理合法 C.以信为重 D.权责对等 E.视能授权
A.授权后领导不再承担最终的责任 B.被授予的下属具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 C.被授权的下属无自主权 D.被授权的下属无需监管 E.授权是领导者逃避工作和责任的一种方式
A.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B.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C.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D.工作绩效=f·(动力×激励) E.工作绩效=f·(动力×激励)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尊严需要
A.编码 B.译码 C.传递信息 D.解码 E.反馈
A.选择失误 B.目的不明 C.知觉偏差 D.心理障碍 E.组织结构不合理
A.及时、全面、准确 B.随时、全面、准确 C.及时、具体、准确 D.随时、具体、完整 E.及时、具体、完整
A.越级沟通原则 B.严禁使用非正式沟通的原则 C.信息明确原则 D.渠道畅通原则 E.限时沟通原则
A.沟通过程应使用专业术语 B.沟通中少用描述性语言 C.需要反反复复地与一个对象进行沟通 D.沟通中应该多说多讲,表达自己的情绪 E.随时评价沟通对象的观点,展开讨论
A.确定谈话的主题 B.确定谈话的时间和地点 C.发出合适的邀请 D.准备记录谈话的设备 E.了解被邀谈话的对象
A.某新来的护士迟到早退 B.某新来的护士在完成护理操作后未洗手 C.某新来的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热情交谈 D.某新来的护士在护士站放声大笑 E.某新来的护士涂抹指甲油,佩戴饰品
A.计划→沟通→组织协调→花费统计 B.计划→主持→组织协调→会议总结 C.计划→沟通→引导合作→会议总结 D.计划→主持→引导合作→会议总结 E.计划→沟通→组织协调→花费统计
A.感情冲突 B.组织间冲突 C.破坏性冲突 D.建设性冲突 E.群体冲突
A.实现个人社会价值 B.减少内耗 C.增强组织凝聚力 D.增加效益 E.调动员工积极性
A.直接控制原则 B.控制关键点原则 C.追求卓越原则 D.与计划相一致的原则 E.同组织文化相匹配的原则
A.环节质量管理 B.专科护理管理 C.新业务新技术管理 D.护理信息管理 E.处理护理缺陷的管理
A.是诊断人群疾病谱的过程 B.能提供健康教育的措施 C.是对人群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 D.可确定或推测与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 E.能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价值
A.威胁目标人群生命与健康的疾病或健康问题是什么? B.影响该疾病或健康问题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C.这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受害者在性别、年龄、种族、职业上有何特征? D.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是什么? E.对哪些(哪个)问题进行干预可能最敏感?
A.了解社会问题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 B.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C.确定导致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D.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E.组织评估和资源评估
A.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8CFU/ml B.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7CFU/ml C.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D.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5CFU/ml E.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4CFU/ml
A.10天内 B.30天内 C.60天内 D.120天内 E.180天内
A.信息源环节 B.编码环节 C.传递信息环节 D.解码环节 E.反馈环节
A.方法一致 B.途经一致 C.目标一致 D.感情一致 E.认知一致
A.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B.失职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C.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D.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E.失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A.直接评估法 B.间接评估法 C.病历评估法 D.非语言评估法 E.语言评估法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激励因素 E.健康相关行为
A.目标冲突 B.破坏性冲突 C.角色冲突 D.人际冲突 E.过程冲突
A.管理的科学性 B.管理的自然属性 C.管理的广泛性 D.人和时间 E.能源和信息
A.系统原则 B.重点原则 C.创新原则 D.弹性原则 E.可考核性原则
A.可预测的投入与效益之比 B.选定方案 C.比较方案 D.执行方案 E.编制方案
A.200张 B.500张 C.700张 D.800张 E.1000张
A.1.1型管理 B.1.9型管理 C.9.9型管理 D.9.1型管理 E.5.5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