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皮肤 B.口腔 C.肠道 D.胃 E.肝脏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洗手 D.隔离患者 E.提高机体抵抗力
A.血制品及血液 B.药品及药液 C.诊疗器械 D.病例记录单 E.医务人员的手
A.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质平衡 B.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性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质平衡 C.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生理性组合,达到定位、定性、定量平衡 D.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病理性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性平衡 E.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的组合,达到定位、定量、定性平衡
A.气管镜属于高危险物品 B.肛表属于中危险物品 C.植入物属于中危险物品 D.腹腔镜属于中危险物品 E.呼吸机管道属于高危险物品
A.≤10cfu/ml B.≤50cfu/ml C.≤100cfu/ml D.≤200cfu/ml E.≤500cfu/ml
A.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B.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C.不得检出非病原微生物 D.不得检出任何细菌 E.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A.≤10cfu/每件 B.≤20cfu/每件 C.≤30cfu/每件 D.≤100cfu/每件 E.≤200cfu/每件
A.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多粘芽孢杆菌 D.环状芽孢杆菌 E.坚强芽孢杆菌
A.先消毒,再清洁 B.先清洁,后消毒或灭菌 C.先灭菌,再消毒,后清洁 D.先消毒,再灭菌 E.先消毒,再清洁,后灭菌
A.先消毒,再倾倒罐中液体 B.先倾倒罐中液体,再消毒 C.先倾倒罐中液体,再清洁,最后消毒 D.先灭菌,再清洁 E.先灭菌,再消毒,最后清洁
A.压力蒸汽灭菌 B.环氧乙烷灭菌 C.紫外线消毒 D.喷雾消毒法 E.干热灭菌
A.分枝杆菌 B.细菌芽胞 C.真菌 D.病毒 E.SARS
A.2ml空针 B.压舌板 C.痰盂 D.腹腔镜 E.听诊器
A.20cm×30cm×25cm B.20cm×20cm×25cm C.30cm×30cm×25cm D.30cm×30cm×30cm E.40cm×30cm×25cm
A.冲洗、漂洗、洗涤、再冲洗 B.冲洗、洗涤、漂洗、再洗涤 C.冲洗、洗涤、漂洗、终末冲洗 D.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E.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洗涤
A.1天 B.7天 C.14天 D.21天 E.1个月
A.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3个月 B.使用一次性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 C.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一年 D.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一年 E.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A.0.1%~0.2% B.0.2%~0.4% C.0.6%~0.8% D.1.0%~1.2% E.1.2%~1.4%
A.25% B.30% C.50% D.75% E.90%
A.1~5℃ B.5~10℃ C.15~30℃ D.40~60℃ E.70~80℃
A.40μW/cm2 B.60μW/cm2 C.70μW/cm2 D.90μW/cm2 E.100μW/cm2
A.应距地面高度0~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B.应距地面高度1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C.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D.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100cm E.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20~30cm,距天花板50cm
A.5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A.≥1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20分钟 E.≥30分钟
A.10~25℃ B.25~45℃ C.45~60℃ D.60~75℃ E.75~80℃
A.3kg B.5kg C.7kg D.9kg E.10kg
A.≥1mm B.≥2mm C.≥3mm D.≥5mm E.≥6mm
A.一天 B.一周 C.一个月 D.三个月 E.半年
A.器械轴节可不打开 B.可拆卸的零部件尽量不拆开 C.管腔类器械应使用专用清洗架 D.精细器械和锐利器械可随意放置 E.冲洗、洗涤、漂洗时可使用自来水
A.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B.不耐湿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C.粉剂 D.油类 E.裸露的耐热、耐湿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A.过氧化氢应在4℃冷冻下储存 B.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 C.过氧化氢对织物无漂白作用 D.过氧化氢喷雾对皮肤黏膜无不良作用 E.一旦溅上过氧化氢不宜使用清水冲洗
A.1~2遍,作用至少2分钟 B.2~3遍,作用至少2分钟 C.2~3遍,作用至少1分钟 D.2~3遍,作用至少3分钟 E.1~2遍,作用至少3分钟
A.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后 C.摘手套前 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之前 E.处理药物或配餐后
A.≥1cm×1cm B.≥2cm×2cm C.≥3cm×3cm D.≥4cm×4cm E.≥5cm×5cm
A.50mg/L B.100mg/L C.500mg/L D.1000mg/L E.1500mg/L
A.≤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B.≤10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C.≤1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D.≤20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E.≤25cfu/(30分钟·直径9cm平皿)
A.一般的环境以消毒为主 B.清洁的程序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 C.清扫患者房间应先感染患者房间,后一般患者房间 D.地面应采用干燥拖把清洁 E.患者房间家具清洁应做到一屋一巾
A.自然通风 B.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C.机械通风 D.空气洁净技术 E.化学消毒
A.疫情监测 B.灭鼠、防鼠 C.积极治疗 D.全面消毒 E.灭蝇、防蝇
A.口头传达效果不佳 B.几种媒介互相冲突造成矛盾 C.信息传递程序或路径模糊 D.沟通对象选择错误 E.组织结构不合理
A.预警行为 B.C型行为 C.戒掉不良嗜好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遵医行为
A.呼吸机管道 B.麻醉机管道 C.胃镜 D.喉镜 E.手术用止血钳
A.医院感染 B.非医院感染 C.正常现象 D.并发症 E.难以确定
A.查找感染源 B.对感染病人和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调查 C.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病人 D.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E.调换所有工作人员
A.1~3层 B.2~4层 C.3~5层 D.4~6层 E.5~7层
A.自发形成 B.较强的约束力 C.讲究效率 D.方式灵活 E.沟通方便内容广泛
A.老年人 B.免疫性疾病患者 C.新生儿 D.手术后病人 E.年轻人
A.体温表 B.透析器 C.呼吸机管道 D.麻醉机管道 E.气管镜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B.脱去无菌手套 C.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D.接触病人血液后 E.接触病人体液后
A.化学消毒剂的细菌含量为150cfu/ml B.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为80μW/cm2 C.消毒后的喉镜细菌菌落数为30cfu/件 D.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500cfu/ml E.透析器出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为2500cfu/ml
A.统一化 B.系列化 C.规格化 D.整体化 E.系统化
A.呼吸道传播 B.空气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接触传播 E.性传播、血液传播
A.绝大部分是厌氧菌 B.在肠道可合成维生素 C.在抗感染上有重要作用 D.菌群失调可导致医院感染 E.有升高胆固醇的作用
A.选择授权对象 B.明确授权内容 C.形成沟通渠道 D.及时调整计划 E.评价授权效果
A.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B.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C.把所有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D.把传染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E.把传染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A.计划阶段 B.执行阶段 C.检查阶段 D.处理阶段 E.反馈阶段
A.协调是减少内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 B.协调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C.协调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D.协调的本质在于解决各种矛盾 E.协调措施可脱离既定的目标
A.视能授权 B.科学管理 C.权责对等 D.监督控制 E.合理合法
A.应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 B.病毒感染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使用广谱抗生素不必考虑病原学 D.抗生素可确保感染患者治疗效果 E.应考虑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A.操作技能培训 B.病人现身说法 C.模仿学习 D.行为矫正 E.模拟与游戏
A.3% B.4% C.5% D.8% E.9%
A.社会比较理论 B.期望论 C.归因论 D.强化论 E.双因素论
A.3g B.4g C.5g D.6g E.8g
A.对一切感染症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C.有了各种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就不成问题了 D.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对皮肤伤口消毒 E.发热病人都是感染,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A.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 C.氨基苷类抗生素采用间歇式给药方案,不宜静脉推注 D.静脉点滴抗生素的溶液,原则选用生理盐水,除必要时才选用5%葡萄糖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 E.原则上两种抗生素不宜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
A.效益原理 B.人本原理 C.动态原理 D.系统原理 E.激励原理
A.传播健康信息 B.干预不健康的行为 C.帮助个体树立健康观念 D.帮助群体采纳健康生活方式 E.提高生活质量
A.走廊 B.化验室 C.严密隔离病室 D.病人浴室 E.治疗室
A.X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B.X理论认为人不愿工作 C.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是负责任的,能够自我管理 D.Y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人是懒惰的 E.Y理论认为人是喜欢工作的
A.ICU病房 B.普通内科病房 C.门诊接诊室 D.放射科 E.门诊注射室
A.2h内 B.12h内 C.24h内 D.36h内 E.48h内
A.普通手术室 B.儿科病房 C.妇产科检查室 D.注射室 E.治疗室
A.求真 B.求广 C.求新 D.求短 E.求近
A.患者病因的教育 B.医院环境的教育 C.常见疾病防治的教育 D.医院生活制度的教育 E.患者治疗原则的教育
A.缩短住院时间 B.敷料被液体渗透及时更换 C.尽量采用封闭式重力引流 D.严格无菌操作 E.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A.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B.紫外线消毒 C.高压蒸汽灭菌 D.消毒液浸泡消毒 E.电离辐射灭菌
A.管理活动要注意环境变化 B.管理要有统一的整体目标 C.管理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 D.管理中有系统分析的方法 E.管理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