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E.总结评价
A.无菌技术、消毒、灭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监测和效果评价 B.消毒、灭菌、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感染监测和效果评价 C.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院内感染的监测 D.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E.隔离、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感染监测和效果评价
A.营养作用 B.免疫调节作用 C.降低脂肪作用 D.定植抵抗力作用 E.生物屏障作用
A.白假丝酵母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 B.白假丝酵母菌、肠球菌、乳酸菌 C.双歧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 D.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埃希菌 E.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
A.一部分细菌受到抑制 B.另一部分细菌过度生长 C.正常菌群的结构和数量发生永久性变动 D.为可逆性失调 E.此失调可通过细菌定量检查得到反映
A.发生2例以上同种感染病例的现象 B.发生3例以上同种感染病例的现象 C.发生2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D.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E.发生4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E.48小时内
A.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B.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C.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胞 D.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 E.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A.70% B.80% C.85% D.90% E.95%
A.含有效氯25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B.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C.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D.含有效氯1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E.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A.灭菌包的上层 B.灭菌包的中上层 C.灭菌包的中心层 D.灭菌包的中下层 E.灭菌包的下层
A.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30cm B.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完全锁扣 C.棉球罐不用开盖 D.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 E.管腔类物品应打活结,方便拿取
A.不超过10分钟 B.不超过20分钟 C.不超过30分钟 D.30分钟以上 E.1小时以上
A.2% B.10% C.50% D.75% E.90%
A.0.1% B.0.9% C.1% D.3% E.5%
A.一周一次 B.半月一次 C.一月一次 D.半年一次 E.一年一次
A.45% B.50% C.60% D.70% E.80%
A.3kg B.5kg C.7kg D.9kg E.11kg
A.20℃以下 B.30℃以下 C.40℃以下 D.50℃以下 E.60℃以下
A.≥10秒 B.≥30秒 C.≥1分钟 D.≥1.5分钟 E.≥2分钟
A.≥1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20分钟 E.≥30分钟
A.一次性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 C.外科口罩 D.清洁手套 E.一次性无菌手套
A.遗传基因变化改变代谢途径 B.缺乏药物的靶位点 C.药物不能通过细胞壁 D.药物不能通过细胞膜 E.产生水解酶和钝化酶
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2小时内 C.手术开始时 D.手术开始后2小时 E.手术结束后2小时
A.乙肝 B.丙肝 C.丁肝 D.艾滋病 E.流行性出血热
A.灭鼠 B.灭蚊 C.灭蝇及灭蟑螂 D.灭蚤 E.灭螨
A.呼吸道传播 B.接触传播 C.使用染有结核杆菌的餐具 D.饮用病牛的牛奶 E.食用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品
A.提高经济效益 B.促使员工从物质利益角度关注组织目标 C.减少主观主义 D.减少社会利益 E.提高行政效果
A.韦伯 B.泰戈尔 C.法约尔 D.麦格雷戈 E.泰勒
A.探讨方法 B.行政方法 C.贯彻方法 D.互动方法 E.分析方法
A.目标、策略、政策 B.目标、规章、策略 C.预算、规章、目标 D.规章、规程、规则 E.目的、规划、过程
A.战略性B.战役性C.战术性D.战备性E.都不对
A.目标制定有难度 B.限制发挥管理者能力 C.缺乏灵活性 D.常忽视成本估计 E.缺乏连续性
A.评估 B.计划 C.实施 D.控制 E.评价
A.消耗时间 B.充分利用最佳工作时间 C.学会拒绝 D.学会授权 E.善于应用助手
A.拟定方案 B.评估方案 C.选择方案 D.实施方案 E.改变方案
A.2~4人 B.4~8人 C.8~10人 D.10~12人 E.12~14人
A.中层管理功能正逐渐由计算机完成 B.组织管理幅度变宽 C.组织管理层级变少 D.组织日益由扁平化走向高耸型 E.信息传递加快
A.指挥关系 B.人、财、物的流向 C.管理幅度 D.集中与分散 E.组织规模
A.文化性 B.综合性 C.整合性 D.自觉性 E.实践性
A.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B.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高 C.使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关系融洽 D.为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E.管理者掌握全部护理人力
A.临床实践 B.定期查房 C.专题讲座 D.读书报告会 E.短期培训班
A.专业结构 B.能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知识结构 E.智能结构
A.传统因素 B.职位因素 C.资历因素 D.性格因素 E.品格因素
A.上下级关系 B.领导者职权 C.组织内上下沟通 D.下属的成熟度 E.组织的管理结构
A.视能授权 B.合理授权 C.临时授权 D.监督授权 E.权责授权
A.避免一味说教 B.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C.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 D.以行动强化语言 E.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A.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B.认知和个性化 C.行为意向 D.行为 E.结果
A.及时协调与连续协调相结合 B.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调动当事者的积极性 D.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主 E.相互尊重
A.前馈控制 B.同期控制 C.反馈控制 D.质量控制 E.直接控制
A.听取所有护士的汇报 B.直接观察 C.指派专人监督 D.护士之间相互尊重 E.护士之间相互监督
A.整体性 B.主观性 C.全面性 D.反馈性 E.促进自我控制
A."符合性质量"阶段 B."适用性质量"阶段 C."满意性质量"阶段 D."卓越性质量"阶段 E."全面质量满意"阶段
A.以患者为中心原则 B.预防为主原则 C.工作标准"零缺陷"原则 D.全员参与原则 E.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A.学校健康教育 B.防治疾病健康教育 C.营养健康教育 D.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E.生殖健康教育
A.《渥太华宪章》 B.《健康新地平线》 C.《阿拉木图宣言》 D.《雅加达宣言》 E.《健康新视野》
A.下雨打伞 B.躲避危险 C.与人交往 D.模仿表演 E.学习知识
A.健康信念模式属于行为干预理论主要的理论模式 B."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接受卫生保健等知识的过程 C."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对接受的新知识采用积极态度并建立健康信念 D.健康信念模式首先应充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健康行为的严重性 E.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A.求新心理 B.求真心理 C.求近心理 D.求短心理 E.求富心理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诊断 D.教育诊断 E.管理与政策诊断
A.心理因素 B.倾向因素 C.促成因素 D.强化因素 E.微观环境因素
A.知识 B.医疗费用 C.态度、信念 D.个人的价值观 E.父母的劝告
A.when,why,which B.who,what,when C.when,why,what D.when,where,what E.who,what,why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果评价 E.结局评价
A.住院教育 B.病房教育 C.随访教育 D.门诊教育 E.入院教育
A.提高患者依从性 B.心理治疗 C.消除致病因素 D.是影响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的治本措施 E.降低医疗成本
A.确定患者教育目标 B.分析患者的需求 C.制订患者教育计划 D.考虑患者教育的形式 E.评价教育需求
A.外科医生 B.监护病房护士 C.门诊护士 D.血液透析室护士 E.助产士
A.查找感染源 B.对感染病人及同期住院病人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C.进行消化道隔离措施 D.医院于36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E.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省卫生行政部门
A.接触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严密隔离 D.昆虫隔离 E.保护性隔离
A.医院感染散发 B.医院感染播散 C.医院感染流行 D.医院感染暴发 E.医院感染罹患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呼吸道隔离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环境因素 D.人际因素 E.情绪因素
A.整体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重点原则 D.创新原则 E.弹性原则
A.社会需求 B.社会竞争 C.服务对象的需求 D.组织资源 E.时间因素
A.用过的针头采用双手“复帽” B.不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 C.采用单手“复帽”技术 D.污染针头置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 E.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
A.负压吸引 B.体液引流 C.提高机体免疫力 D.药物祛痰 E.翻身、叩背
A.含氯化合物 B.碘伏 C.戊二醛 D.乙醇 E.氯己定
A.质量控制 B.定期控制 C.全面控制 D.直接控制 E.前馈控制
A.30%以下 B.40%以下 C.50%以下 D.60%以下 E.70%以下
A.医生对患者的咨询 B.出版书籍 C.在公共汽车上做广告 D.在电视上做广告 E.在广播里进行宣传
A.洗手 B.使用抗生素 C.使用消毒剂 D.穿隔离衣 E.手消毒
A.头脑风暴法 B.名义集体决策法 C.德尔菲法 D.电子会议法 E.团体决策法
A.护理群体文化 B.护理哲理 C.社会文化 D.护理价值观 E.护理专业
A.使用正式沟通的方式 B.考虑接受者的观点和立场 C.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D.以行动强化语言 E.避免一味说教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细胞膜的合成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