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中,错误的是()
A.X线具有穿透性 B.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差异 C.X线具有感光效应 D.人体组织之间有厚度的差异 E.X线具有电离效应
A.X线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生物效应 E.X线的衰减
A.操作简单容易 B.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 C.可高保真储存、再现及传输图像 D.与胶片相比,可省却大量的存储空间 E.所需X线剂量明显低于常规X线摄影技术
A.穿透性 B.分辨力 C.感光效应 D.电离效应 E.荧光效应
A.X线透视 B.X线摄影 C.CT D.CT重建 E.MRI
A.X线摄片 B.徒手肌力 C.MRI D.CT E.关节腔造影
A.操作简单容易 B.X线剂量明显低于常规X线摄影技术 C.可高保真储存、再现及传输图像 D.空间分辨力增高 E.存储空间明显减小
A.体层摄影 B.高千伏摄影 C.软X线摄影 D.放大摄影 E.透视
A.心电图 B.胸椎正斜位X线片检查 C.胸椎MR检查 D.胸椎CT检查 E.肌电图
A.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 B.患者接受X线的剂量更小 C.后处理图像的层次更加丰富 D.实现X线数字化储存、再现及传输 E.省略TCR技术中激光读取的步骤,更加简单
A.显示小关节 B.显示椎间盘 C.增加反衬度 D.缩短物一片距 E.减少曝光时间
A.乳腺钼靶摄影 B.乳腺肿物切除活检 C.乳腺MR D.肿瘤标志物检测 E.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
A.CT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为体素 B.像素大小与图像的分辨率高低成反比 C.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 D.体素是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像单元 E.像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
A.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 B.不同机器的窗位值不同 C.窗位规定所显示的CT值的范围 D.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的CT值无关 E.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
A.通常窗宽除以16等于每个灰阶包含的CT值 B.缩小窗宽使图像中组织的密度对比缩小 C.组织CT值超过窗宽规定的范围时为全白密度 D.调节窗宽的大小可改变图像中组织的对比度 E.窗宽规定了显示的CT值的范围
A.1000 B.100 C.5 D.5000 E.16
A.伪影 B.部分容积效应 C.密度分辨率 D.空间分辨率 E.窗技术
普通CT的检查技术不包括()
A.平扫 B.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C.增强扫描 D.动态扫描 E.高分辨率扫描
A.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B.超长度或超精度的CT血管造影 C.动态增强扫描 D.CT灌注成像 E.仿真内镜
A.发病后即刻 B.发病后6小时 C.发病后1~2天 D.发病后1个月 E.发病后1周
A.多层螺旋 B.对比增强 C.流动效应 D.多参数成像 E.多方位成像
A.弥散成像 B.灌注成像 C.弥散张量成像 D.水成像 E.脑功能成像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
在自旋回波序列中,T2加权像是指()
A.MRI B.螺旋CT C.PET/CT D.ECT E.X线
A.多参数成像 B.多方位成像 C.流动效应 D.对比增强 E.多层螺旋
A.肩关节半脱位 B.肩周软组织粘连 C.肩袖撕裂伤 D.肩关节骨质增生 E.反射性交感性营养障碍
A.总面积5%~10% B.总面积11%~20% C.总面积11%~30% D.总面积21%~30% E.以上都错
A.髋关节外展运动 B.髋关节外旋运动 C.髋关节内旋运动 D.髋关节主动抗阻力运动 E.髋关节半屈位主动运动
A.踝关节背屈练习 B.直腿抬高练习 C.屈髋练习 D.翻身练习 E.髋关节外展练习
A.牵拉的力应持续而柔和,但有炎症时,牵拉的力量宜大些 B.牵拉关节时所用的力要比牵拉肌肉时稍大 C.牵引次数不宜过多,一般牵引后若仍有肌肉紧缩也不考虑再进行牵引 D.一般适用于已出现肌肉紧缩、关节活动范围刚受限的患者 E.水肿组织的牵引可缓解水肿和疼痛
A.微热量5~8min B.微热量10~15min C.微热量20min D.无热量8~10min E.无热量10~15min
A.超短波 B.一度 C.浅二度 D.深二度 E.三度
A.肢体肌张力升高 B.呐吃 C.面瘫 D.耳聋 E.视力减退
A.青春期 B.中老年 C.学龄期 D.青壮年 E.老年
A.肌肉强直常从肢体远端开始 B.平衡功能障碍,共济失调步态 C.随意运动时震颤明显 D."小写征" E.失语
A.带状疱疹在躯干或四肢沿所属皮肤感觉神经支配区出现带状分布的小水疱群 B.带状疱疹在躯干或四肢沿皮肤运动神经支配区出现带状分布的小水疱群 C.带状疱疹在躯干或四肢所属皮肤增厚出现带状分布的小水疱群 D.带状疱疹在躯干或四肢沿所属皮肤皮纹出现带状分布的小水疱群 E.不沿肋间神经走向分布
A.青壮年 B.中年 C.青春期 D.中老年 E.青少年
A.在躯干或四肢沿所属的皮肤感觉神经区出现带状分布的小水疱群 B.局部有皮肤过敏,灼热感和神经痛 C.经常为双侧性发病,轻微低热,逐渐发展伴全身不适 D.局部皮肤潮红,出现丘疹,发展为水疱,水疱间皮肤正常 E.A和B正确
A.关节僵硬 B.关节疼痛 C.关节肿胀 D.关节脱位 E.关节畸形
A.新生儿期 B.婴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A.腹壁反射阴性 B.巴宾斯基征阳性 C.踝阵挛阳性 D.握持反射阴性 E.克尼格征阳性
A.腋神经 B.肌皮神经 C.尺神经 D.桡神经 E.正中神经
A.小儿出生前后,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综合征 B.一种小儿中枢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呈逐渐加重趋势 C.以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D.通常不伴有视听觉、语言行为障碍 E.一种单一独立的疾病
A.短缩移位少于2cm B.侧方移位少于2/3 C.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成角少于10° D.旋转移位少于10°~15° E.对儿童骨折的功能复位要求可适当放宽
A.霰粒肿 B.霰粒肿感染 C.泪腺炎 D.睑板腺炎 E.毛囊炎
A.坐骨结节 B.背部棘突 C.足跟 D.骶部 E.肩背部骨突处
A.可能终生不缓解 B.只有治疗才能使其变薄、变软 C.可能自行缓解 D.变化无一定规律 E.可能部分缓解或完全消退
A.拮抗肌 B.关节囊 C.韧带 D.肌腱 E.水肿炎症组织
A.固体 B.球状 C.任其自然 D.半固体 E.液状
A.表层组织损伤 B.组织张力变化 C.刺激过强 D.血管状态异常 E.脑神经组织损害
A.γ、α运动神经元敏感性增加 B.对侧伸肌反射亢进 C.屈肌反射亢进 D.牵张反射亢进 E.整个脊髓反射亢进
A.静止性震颤 B.共济失调 C.运动发育滞后 D.手足徐动 E.痉挛
A.运动轴突的传导功能 B.轴突与运动终板间的传导功能 C.运动终板与肌纤维间的传导功能 D.肌纤维本身的传导功能 E.感觉纤维与运动纤维间的传导功能
A.5~35μs B.5~35ms C.5~55μs D.5~55ms E.5~75μs
A.45% B.55% C.65% D.75% E.85%
A.40% B.50% C.60% D.70% E.80%
A.10 B.15 C.20 D.25 E.30
A.3.3kJ B.4.3kJ C.5.3kJ D.6.3kJ E.7.3kJ
A.痈为多个疖肿融合而成 B.痈基底大,红、肿、热、痛明显并伴功能障碍 C.可出现全身感染的中毒症状 D.患者可能患有高血压病 E.痈为多个疖肿融合而成,具有全身感染的中毒症状
A.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B.由病毒感染引起 C.只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D.又称小儿麻痹症 E.可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A.病毒经皮肤破口进入血液 B.病毒在血循环中繁殖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C.在脊髓、脑干、大脑皮质神经元中增殖,引起细胞变性坏死 D.一旦病毒入血均引起瘫痪 E.以上都不正确
A.2周~1个月 B.3周~1个月 C.2周~2个月 D.3周~2个月 E.2~3个月
A.1个月 B.6周 C.2个月 D.10周 E.12周
A.肌纤维肥大,体积增加 B.Ⅱa型纤维的增加较明显 C.纤维的收缩性发生变化 D.结缔组织的力量增加 E.训练早期力量增加可能快于肌容积增大
A.肌力均衡性瘫痪 B.患肢短缩2cm以上 C.多处严重畸形 D.年龄小于6岁 E.以上都不是
A.脑室周围、脊髓白质最易受侵犯 B.新发病例中,轴索也受累 C.视神经常受累 D.病理表现为多发的脱髓鞘斑块 E.新旧病灶同时存在
A.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组织 B.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 C.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及皮下组织 D.皮肤全层及其中的淋巴管 E.皮肤表面
A.原动肌 B.副动肌 C.拮抗肌 D.稳定肌 E.中和肌
A.纤维长 B.纤维平行排列 C.数量多 D.肌附着点离轴心近 E.以上都不是
A.5个方面,20项 B.6个方面,18项 C.6个方面,20项 D.6个方面,22项 E.5个方面,18项
C5神经根受压最可能出现肌力减弱的肌肉是()
A.三角肌 B.肱三头肌 C.骨间肌 D.肱二头肌 E.腕屈肌
C6神经根受压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冈上肌肌力减退 B.肱二头肌肌力减退 C.骨间肌萎缩 D.三角肌肌力减退 E.腕伸肌肌力减退
A.肩关节骨折后 B.颈椎病 C.肩部肌肉拉伤 D.肩部韧带撕裂 E.细菌感染
A.脑炎型 B.脊髓瘫痪型 C.肌张力低下型 D.混合型 E.单肢瘫痪型
A.予以确切有效的止痛药物 B.立即解除石膏外固定 C.抬高患肢以减轻疼痛 D.局部硫酸镁湿敷 E.更换石膏托或改用其他的外固定方法
A.膝关节B超 B.膝关节穿刺 C.膝关节核素扫描 D.膝关节MRI E.膝关节血管造影
A.外用中药膏药 B.关节腔内定期类固醇药物注入 C.膝关节软骨修复术 D.全膝关节置换术 E.无需治疗
A.病毒性脑炎 B.流感 C.脑膜炎 D.脊髓灰质炎 E.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A.给予丙种球蛋白 B.右下肢功能位 C.右下肢肌力训练 D.右下肢热敷 E.给予地巴唑
A.腔隙性脑梗死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血栓形成 D.脑栓塞 E.短暂性脑缺血
A.促进肌细胞内的糖酵解 B.以胞外糖的有氧代谢为主要能源 C.脂肪为主要能源 D.蛋白质为主要能源 E.以上都不是
A.短缩移位小于2cm B.侧方移位小于2/3 C.侧方移位小于1/4 D.旋转移位小于20° E.对线、对位均好
A.Ⅰ度 B.Ⅲ度 C.Ⅴ度 D.Ⅱ度 E.Ⅳ度
A.主动肌 B.副动肌 C.拮抗肌 D.固定肌 E.中和肌
A.烧伤总面积为31%~50% B.三度烧伤面积10%~19% C.总烧伤面积21%,伴有休克 D.总烧伤面积19%,伴有中度呼吸道烧伤 E.以上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