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服用的活性炭沉积 B.环境空气污染 C.输液微粒的污染 D.吞噬细胞运输而至 E.代谢物沉积转变
B.收集12小时尿液 C.饭前半小时 D.随时收集尿液 E.睡前收集尿液
A.阑尾开口于盲肠 B.阑尾卷曲 C.阑尾动脉为终末动脉 D.静脉回流至门静脉 E.阑尾位置多变
A.与强心药同时使用 B.舒张压不低于70mmHg C.脉搏100次/分以下 D.补足血容量 E.收缩压不低于90mmHg
A.春、夏、秋 B.春、秋 C.夏、冬 D.夏、秋 E.冬、春
A.药物过敏试验 B.多次注射 C.预防接种注射 D.一次注射 E.混合剂注射
A.所有资料均来自护士与患者的正式与非正式交谈 B.正式交谈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的引导患者交谈 C.正式交谈的内容应贴近患者的病情 D.非正式交谈常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进行 E.非正式交谈有助于护士和患者感情的增进及对病情的了解
A.出牙数目 B.头围、胸围 C.开始站立的时间 D.身长(高) E.囟门闭合时间
A.肾 B.肺 C.脑 D.脾 E.胃肠道
A.速脉可见于血容量减少 B.交替脉见于室性期前收缩 C.脉搏短绌见于心房颤动 D.奇脉见于心包积液 E.水冲脉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A.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连线外1/4处 B.髂嵴下缘与脊柱连线外1/4处 C.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1/3处 D.髂嵴与尾骨连线外1/3处 E.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1/3处
A.触摸 B.目光的接触 C.面部表情 D.手势 E.身体的姿势
A.1年 B.2年 C.5年 D.7年 E.10年
A.长期医嘱 B.临时医嘱 C.长期备用医嘱 D.临时备用医嘱 E.口头医嘱
A.2~3天 B.4~5天 C.5~7天 D.8~9天 E.10~12天
A.药物因素 B.感染因素 C.气候变冷 D.精神紧张 E.剧烈运动
A.应以多糖为好 B.应摄入单糖为主 C.少摄入膳食纤维 D.尽量少摄入谷类、薯类等食物 E.糖类供给能量应占总热能的50%
A.6小时 B.20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E.72小时
A.肺循环淤血 B.体循环静脉淤血 C.心肌缺血 D.心室重构增厚 E.冠脉痉挛
A.腹泻 B.喂养方法不当 C.食物中纤维素过少 D.长期摄入热量不足 E.辅食添加不合理
A.2007年5月12日 B.2008年5月12日 C.2009年5月12日 D.2010年5月12日 E.2011年5月12日
A.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降低 B.孕期长期限盐,引起低钠血症 C.产后腹压突降,内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 D.并发子宫破裂,内出血 E.产前有血容量偏低,未能纠正
A.局部湿热敷 B.局部冷水冲洗 C.局部涂抗生素软膏 D.局麻药局部浸泡 E.红润部置冰袋
A.加大胰岛素剂量 B.加用二甲双胍 C.使用强心药 D.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 E.应用呼吸兴奋药
A.150ml B.250ml C.360ml D.490ml E.550ml
A.渎职罪 B.过失犯罪 C.故意犯罪 D.疏忽大意 E.受贿
A.10% B.20% C.45% D.75% E.95%
A.普萘洛尔 B.维拉帕米 C.胺碘酮 D.苯妥英钠 E.阿托品
A.首次发病期 B.首次缓解期 C.首次复发期 D.第二次缓解期 E.第二次复发期
A.工作太忙可问其他护士 B.问值班医生比较好 C.告知其完全正常 D.客观介绍患者情况 E.要注意隐私权,需保密患儿病情
A.1年内提出 B.2年内提出 C.3年内提出 D.4年内提出 E.5年内提出
A.为患者置侧卧位 B.灌肠液800ml,液温35℃ C.插管深度7~10cm D.液面距肛门40cm E.嘱患者5~10分钟后排便
A.“你想爸爸妈妈了吧?我陪你说说话吧。” B.“如果你要乖乖的睡觉,我就给你拿玩具玩。” C.“你再闹的话,我就给你扎针了。” D.“你不许瞎闹,再闹大灰狼就来了。” E.“医院有规定,你现在的情况父母不能陪床。”
A.胸壁加压包扎固定 B.止痛 C.输血、输液 D.吸氧 E.机械通气
A.250U/ml B.150U/ml C.50U/ml D.25U/ml E.15U/ml
A.硝酸甘油 B.尿激酶 C.吗啡 D.洋地黄 E.哌替啶
A.嘱咐家属说话声音应轻,避免患者听见 B.少接触、抚摸患者,避免影响其睡眠 C.多与患者沟通,以理解患者的意思 D.环境要热闹一些,避免患者孤独 E.闭眼困难,可用湿纱布覆盖双眼,防止角膜溃疡
A.氢氯噻嗪 B.硝苯地平 C.卡托普利 D.氯沙坦 E.普萘洛尔
A.头孢拉定 B.庆大霉素 C.泼尼松 D.环孢素A E.环磷酰胺
A.患肢抬高 B.增加患肢活动 C.超短波局部治疗 D.95%乙醇湿热敷 E.暂停从该静脉输液
A.用0.1%苯扎溴铵消毒尿道口 B.为患者翻身更换卧位 C.热水袋热敷下腹部 D.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 E.膀胱内滴药消除炎症
A.否认 B.退化 C.投射 D.转移 E.补偿
A.医院的救治不得力 B.医护人员与家属沟通不够 C.家属对结果无法接受 D.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欠佳 E.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A.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B.皮肤有破溃 C.表皮有水疱形成 D.局部皮肤可闻及臭味 E.浅表组织有脓液流出
A.头低足高位 B.截石位 C.中凹卧位 D.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E.端坐位
A.口服镇静药 B.口服避孕药 C.口服雌激素 D.口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E.口服促排卵药
A.暂停哺乳 B.吸净积乳 C.全身使用抗生素 D.切开引流 E.局部热敷
A.低钾、低钠血症 B.低钾、高钠血症 C.高钙血症 D.低氯、高镁血症 E.高钙、高镁血症
A.劝其忍耐 B.给予安慰和鼓励 C.抚摸腹部 D.握紧产妇的手 E.投以关切的目光
A.原发性高血压 B.冠心病 C.急性胰腺炎 D.脑栓塞 E.糖尿病
A.碘伏 B.过氧乙酸 C.甲醛 D.漂白粉 E.乙醇
A.4cm B.5cm C.6cm D.8cm E.9cm
A.脑器质性病变 B.环境因素 C.脑组织损伤 D.遗传因素 E.精神因素
A.心肌炎 B.尿毒症 C.消化道大出血 D.颅内高压 E.肺炎
A.智齿萌出 B.月经初潮 C.外生殖器变化 D.乳房发育 E.出现腋毛
A.不排卵 B.输卵管因素 C.慢性宫颈炎 D.卵巢囊肿 E.慢性盆腔炎
A.呼吸停止 B.心搏停止 C.反射消失 D.延髓深度抑制 E.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
A.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B.规范护理行为 C.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D.提高护理人员待遇 E.保证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
A.增加胆碱酯酶活性 B.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C.抑制大脑皮质 D.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E.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截石位 D.膝胸卧位 E.中凹卧位
A.正常血压 B.1级高血压 C.正常高值 D.2级高血压 E.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A.会俯卧抬头 B.会坐立 C.会扶栏杆单足站立 D.会爬行 E.会牵手行走
A.甲醛 B.甲苯 C.乳酸钠 D.浓盐酸 E.肝素钠
A.测量生命体征和体重 B.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有关规章制度 C.填写有关表格 D.氧气吸入,立即用平车送患者入病区 E.建立静脉通道,留血标本送检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5小时 E.6小时
A.反复洗胃 B.建立静脉通道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皮肤变化 E.给予吗啡镇静
A.引流尿液 B.压迫出血部位 C.膀胱冲洗 D.排尿功能训练 E.方便用药
A.充溢性 B.压力性 C.急迫性 D.真性 E.假性
A.交给病友保管 B.暂缓发药 C.置于床头柜上 D.交给患者家属 E.将药品退回药房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A.10%过氧乙酸 B.40%甲醛 C.浓盐酸 D.40%硫酸 E.1%~2%甲苯
A.松紧合适 B.局部置衬垫 C.维护患者的自尊 D.注意被约束肢体的皮肤颜色 E.每6小时松解1次
A.喂奶后取侧卧位,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 B.大便后用清水洗臀部,以免发生臀红 C.上腭中线及齿龈边缘的黄白色小点,须挑破 D.室内不宜用厚重窗帘遮光,自然光线最好 E.衣物和尿布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
A.维生素A B.钙剂 C.叶酸 D.维生素C E.蛋白质
A.“如果你不想听,我陪您坐一会儿吧。” B.“你现在需要多和人交流,否则病情无法减轻。” C.“认真听我说的话,听完病就会减轻。” D.“你必须听,配合我完成自己的工作。” E.“不想听也行,我把宣传材料放在这里,您一会自己看吧。”
A.30:2 B.30:1 C.15:1 D.15:2 E.10:1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沙门菌
A.热水坐浴 B.保持大便通畅 C.局部涂消炎止痛药膏 D.及早手术治疗 E.溃疡基底封闭注射
A.患者头部卧于护士推车的一侧 B.固定输液针头,保证液体通畅 C.上坡时,护士应位于坡下防止平车下滑 D.下坡时,使患者头部位于坡下防止坠车 E.进入手术间时护士在前,用身体顶开房门
A.暂停输液时应用肝素封管抗凝 B.及时更换输完的液体瓶,防止空气栓塞 C.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D.停止输液时,拔管动作轻柔以防折断胶管 E.每天用酒精棉球消毒硅胶管及穿刺点周围皮肤
A.使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 B.清理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C.给氧吸入 D.口对口人工呼吸 E.做好协助气管取异物的准备
A.发热反应 B.微粒栓塞 C.空气栓塞 D.循环负荷过重 E.过敏反应
A.下肢大、中动脉 B.下肢深静脉 C.上肢大动脉及深静脉 D.下肢中、小动静脉 E.上肢中、小动静脉
A.硫酸镁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哌替啶 D.吗啡 E.肾上腺素
A.否认期 B.愤怒期 C.接受期 D.默认期 E.躁狂期
A.心内注射肾上腺素 B.给予呼吸兴奋药洛贝林 C.通知医生 D.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E.静脉推注阿托品
A.测得血压偏高时应保持镇静 B.测后与原基础血压对照后。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 C.安慰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D.将血压计与患者视线平行,以便知晓病情 E.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A.详细询问病史 B.告知门诊医生提前接诊 C.进行心理护理 D.转入隔离门诊诊治 E.测量患者生命体征
A.猪肝 B.瘦肉 C.鲢鱼 D.豆腐 E.香菇
A.跪卧,胸部贴床面 B.两腿稍分开,大腿与床面成450 C.腹部悬空,臀部抬起 D.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E.头偏向一侧
A.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B.患者角色行为冲突 C.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D.患者角色行为缺如 E.患者角色行为适应
A.神经营养药物应用 B.抗生素应用 C.输液 D.立即手术 E.非手术治疗无效再手术
A.意外事故 B.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侵犯行为 E.医疗差错
A.连续3小时内引出血性液300ml B.连续3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200ml/小时 C.连续3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100ml/小时 D.连续6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200ml/小时 E.连续6小时内引出血性液超过300ml/小时
A.针头滑出血管外 B.针头斜面一部分穿透下面血管壁 C.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D.静脉有痉挛 E.针头部分阻塞
A.四级医疗事故 B.三级医疗事故 C.二级医疗事故 D.一级医疗事故 E.一般差错
A.药物应饭后服用B.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C.适当补充粗粮D.适当补充肉、蛋、奶等优质蛋白E.不宜食用香菜、芹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