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2小时内 C.手术开始时 D.手术开始后2小时 E.手术结束后2小时
A.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之前拟定的方案,包括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 B.计划工作的实质就是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C.要做好计划工作,必须解决“5W1H”,即what、why、when、where、who、how D.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 E.计划一旦制定,则不能改变
A.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 B.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员工共同参与的 C.目标管理是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 D.制定目标应具体、可行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 E.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来检查和评价目标达到情况
A.在护理部总目标指导下,各科护士长及全体护士共同商定,制定分目标 B.各科制定的分目标包括责任范围、实现优质化护理的时限及奖惩措施 C.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自觉努力实现目标 D.根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估、兑现奖惩 E.各科同时实现优质化护理
A.文化性 B.综合性 C.整合性 D.自觉性 E.实践性
A.满足患者护理需要原则 B.合理结构原则 C.优化组合原则 D.经济效能原则 E.动态调整原则
A.面部表情 B.仪表形象 C.动态语言 D.同类语言 E.体态语言
A.肠功能紊乱 B.假膜性肠炎 C.慢性咽喉炎 D.口腔炎 E.阴道炎
A.效果较好 B.易于保密 C.内容广泛 D.信息较可靠 E.易于保持沟通的权威性
A.目的性 B.计划性 C.可塑性 D.差异性 E.特异性
A.控制、调节、顺应、应对 B.控制、调整、顺从、顺应 C.控制、调试、顺从、应对 D.自我控制、调整、顺从、顺应 E.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
A.应激是人类适应行为的基础 B.应激多用于协调矛盾,解决冲突 C.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D.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E.应激指个体改变自身行为以达到社会适应
A.原始发展阶段 B.被动发展阶段 C.主动发展阶段 D.自主发展阶段 E.巩固发展阶段
A.始于成年 B.从婴幼儿延续到成年 C.标志着行为的定型 D.主要表现为好攻击、易激惹 E.不断完善、充实、提高的过程
A.流行病学诊断 B.行为环境诊断 C.社会诊断 D.教育与组织诊断 E.管理与政策诊断
A.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B.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C.对医务人员及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D.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E.对医务人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A.无菌技术、消毒、灭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监测和效果评价 B.消毒、灭菌、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感染监测和效果评价 C.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院内感染的监测 D.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E.隔离、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感染监测和效果评价
A.营养作用 B.免疫调节作用 C.降低脂肪作用 D.定植抵抗力作用 E.生物屏障作用
A.白假丝酵母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 B.白假丝酵母菌、肠球菌、乳酸菌 C.双歧杆菌、棒状杆菌、肠球菌 D.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埃希菌 E.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
A.一部分细菌受到抑制 B.另一部分细菌过度生长 C.正常菌群的结构和数量发生永久性变动 D.为可逆性失调 E.此失调可通过细菌定量检查得到反映
A.发生2例以上同种感染病例的现象 B.发生3例以上同种感染病例的现象 C.发生2例以上同种感染病例的现象 D.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E.发生4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E.48小时内
A.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B.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C.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胞 D.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 E.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A.含有效氯25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B.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C.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D.含有效氯1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E.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A.灭菌包的上层 B.灭菌包的中上层 C.灭菌包的中心层 D.灭菌包的中下层 E.灭菌包的下层
A.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30cm B.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完全锁扣 C.棉球罐不用开盖 D.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 E.管腔类物品应打活结,方便拿取
A.不超过10分钟 B.不超过20分钟 C.不超过30分钟 D.至少30分钟以上 E.至少1小时以上
A.2% B.10% C.50% D.75% E.90%
A.0.1% B.0.9% C.1% D.3% E.5%
A.一周一次 B.半月一次 C.一月一次 D.半年一次 E.一年一次
A.45% B.50% C.60% D.70% E.80%
A.3kg B.5kg C.7kg D.9kg E.11kg
A.20℃以下 B.30℃以下 C.40℃以下 D.50℃以下 E.60℃以下
A.≥10秒 B.≥30秒 C.≥1分钟 D.≥1.5分钟 E.≥2分钟
A.≥1分钟 B.≥5分钟 C.≥10分钟 D.≥20分钟 E.≥30分钟
A.一次性口罩 B.医用防护口罩 C.外科口罩 D.清洁手套 E.一次性无菌手套
A.遗传基因变化改变代谢途径 B.缺乏药物的靶位点 C.药物不能通过细胞壁 D.药物不能通过细胞膜 E.产生水解酶和钝化酶
A.做好气道护理 B.注意做好手卫生 C.视情况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E.掌握正确吸痰技术
A.乙肝 B.丙肝 C.丁肝 D.艾滋病 E.流行性出血热
A.灭鼠 B.灭蚊 C.灭蝇及灭蟑螂 D.灭蚤 E.灭螨
A.呼吸道传播 B.接触传播 C.使用染有结核杆菌的餐具 D.饮用病牛的生奶 E.食用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品
A.计划职能 B.人员管理职能 C.组织职能 D.领导职能 E.控制职能
A.提高经济效益 B.促使员工从物质利益角度关注组织目标 C.减少主观主义 D.减少社会利益 E.提高行政效果
A.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B.工作方法、环境标准化 C.确定合理的工作量 D.实行差别工资 E.实行职能工长制
A.韦伯 B.泰戈尔 C.法约尔 D.麦格雷戈 E.泰勒
A.探讨方法 B.行政方法 C.贯彻方法 D.互动方法 E.分析方法
A.目标、策略、政策 B.目标、规章、策略 C.预算、规章、目标 D.规章、规程、规则 E.目的、规划、过程
A.战略性 B.战役性 C.战术性 D.战备性 E.都不对
A.目标制订有难度 B.限制发挥管理者能力 C.缺乏灵活性 D.常忽视成本估计 E.缺乏连续性
A.消耗时间 B.充分利用最佳工作时间 C.学会拒绝 D.学会授权 E.善于应用助手
A.拟定方案 B.评估方案 C.选择方案 D.实施方案 E.改变方案
A.2~4人 B.4~8人 C.8~10人 D.10~12人 E.12~14人
A.中层管理功能正逐渐由计算机完成 B.组织管理幅度变宽 C.组织管理层级变少 D.组织日益由扁平化走向高耸型 E.信息传递加快
A.指挥关系 B.人、财、物的流向 C.管理幅度 D.集中与分散 E.组织规模
A.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B.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高 C.使护士长与护理人员关系融洽 D.为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 E.管理者掌握全部护理人力
A.临床实践 B.定期查房 C.专题讲座 D.读书报告会 E.短期培训班
A.专业结构 B.能级结构 C.年龄结构 D.知识结构 E.智能结构
A.传统因素 B.职位因素 C.资历因素 D.性格因素 E.品格因素
A.上下级关系 B.领导者职权 C.组织内上下沟通 D.下属的成熟度 E.组织的管理结构
A.视能授权 B.合理授权 C.临时授权 D.监督授权 E.权责授权
A.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B.认知和个性化 C.行为意向 D.行为 E.结果
A.及时协调与连续协调相结合 B.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调动当事者的积极性 D.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主 E.相互尊重
A.前馈控制 B.同期控制 C.反馈控制 D.质量控制 E.直接控制
A.听取所有护士的汇报 B.直接观察 C.指派专人监督 D.护士之间相互尊重 E.护士之间相互监督
A.整体性 B.主观性 C.全面性 D.反馈性 E.促进自我控制
A.“符合性质量”阶段 B.“适用性质量”阶段 C.“满意性质量”阶段 D.“卓越性质量”阶段 E.“全面质量满意”阶段
A.以患者为中心原则 B.预防为主原则 C.工作标准“零缺陷”原则 D.全员参与原则 E.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A.学校健康教育 B.防治疾病健康教育 C.营养健康教育 D.环境保护健康教育 E.生殖健康教育
A.《渥太华宪章》 B.《健康新地平线》 C.《阿拉木图宣言》 D.《雅加达宣言》 E.《健康新视野》
A.下雨打伞 B.躲避危险 C.与人交往 D.模仿表演 E.学习知识
A.适应过程 B.社会化过程 C.联系过程 D.模仿过程 E.学习过程
A.健康信念模式属于行为干预理论主要的理论模式 B.“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接受卫生保健等知识的过程 C.“知信行”模式中“信”是指对接受的新知识采用积极态度并建立健康信念 D.健康信念模式首先应充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健康行为的严重性 E.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A.讯息是一种信息 B.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C.讯息传播产生传、受双方有意义的交换 D.讯息传播产生传、受双方之间的互动 E.讯息是由一组信息符号构成的抽象信息
A.求新心理 B.求真心理 C.求近心理 D.求短心理 E.求富心理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诊断 D.教育诊断 E.管理与政策诊断
A.心理因素 B.倾向因素 C.促成因素 D.强化因素 E.微观环境因素
A.知识 B.医疗费用 C.态度、信念 D.个人的价值观 E.父母的劝告
A.when,why,which B.who,what,when C.when,why,what D.when,where,what E.who,what,why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局评价 E.总结评价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效应评价 D.结果评价 E.结局评价
A.住院教育 B.病房教育 C.随访教育 D.门诊教育 E.入院教育
A.提高患者依从性 B.心理治疗 C.消除致病因素 D.是影响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的根本措施 E.降低医疗成本
A.确定患者教育目标 B.分析患者的需求 C.制订患者教育计划 D.考虑患者教育的形式 E.评价教育需求
A.2小时 B.4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A.倒放 B.竖放 C.平放 D.斜放 E.侧放
A.戴手套 B.戴口罩及护目镜 C.穿防护衣、防护鞋 D.洗手或手消毒 E.戴帽子
A.高工作,高关系 B.高工作,低关系 C.中工作,中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E.低工作,低关系
A.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 B.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C.专题控制、专项控制和全面控制 D.日常控制和定期控制 E.技术控制、质量控制、资金控制、人力资源控制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环境因素 E.遗传因素